<p> 中新网1月15日电 生态环境部今日通报2020年12月和1-12月全国地表水、环境空气质量状况。数据显示,2020年1-12月,1940个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中,水质优良(Ⅰ~Ⅲ类)断面比例为83.4%,同比上升8.5个百分点;2020年1-12月,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87.0%,同比上升5.0个百分点。</p>
<ol class="banquan_pic" style="margin: 0;padding: 0;border: 0;outline: 0;list-style:none;vertical-align: baseline;background: transparent;">
<img alt="资料图:探空气球飞往天空。张瑶 摄"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1/01/15/b5ed7dad45cf981ea0eb01a3.jpg" title="资料图:探空气球飞往天空。张瑶 摄" /><input id="2767f1c0726c4216aa1297e4106b2e0d" name="2767f1c0726c4216aa1297e4106b2e0d" type="hidden" />
资料图:探空气球飞往天空。张瑶 摄
</ol>
<p> 地表水总体情况如下:2020年12月,1940个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中,水质优良(Ⅰ~Ⅲ类)断面比例为84.6%,同比上升7.0个百分点;劣Ⅴ类断面比例为1.0%,同比下降1.8个百分点。主要污染指标为总磷、化学需氧量和高锰酸盐指数。</p>
<img alt="2020年12月全国地表水水质类别比例"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1/01/15/ea5b2c0062e83ac141d59ee0.jpg" style="border:px solid #000000" title="2020年12月全国地表水水质类别比例" />
2020年12月全国地表水水质类别比例
<p> 2020年1-12月,1940个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中,水质优良(Ⅰ~Ⅲ类)断面比例为83.4%,同比上升8.5个百分点;劣Ⅴ类断面比例为0.6%,同比下降2.8个百分点。主要污染指标为化学需氧量、总磷和高锰酸盐指数。</p>
<img alt="2020年1-12月全国地表水水质类别比例"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1/01/15/e536808f87b87c9899aac6f0.jpg" style="border:px solid #000000" title="2020年1-12月全国地表水水质类别比例" />
2020年1-12月全国地表水水质类别比例
<p> 主要江河水质状况如下:</p>
<p> 2020年12月,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辽河等七大流域及西北诸河、西南诸河和浙闽片河流水质优良(Ⅰ~Ⅲ类)断面比例为88.7%,同比上升6.9个百分点;劣Ⅴ类断面比例为0.9%,同比下降1.0个百分点。主要污染指标为化学需氧量、氨氮和高锰酸盐指数。其中,西北和西南诸河,长江、珠江、松花江流域和浙闽片河流水质为优;淮河、黄河和辽河流域水质良好;海河流域为轻度污染。</p>
<img alt="2020年12月七大流域和西南、西北诸河及浙闽片河流水质类别比例"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1/01/15/9e3a39beea2af244d035e871.jpg" style="border:px solid #000000" title="2020年12月七大流域和西南、西北诸河及浙闽片河流水质类别比例" />
2020年12月七大流域和西南、西北诸河及浙闽片河流水质类别比例
<p> 2020年1-12月,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辽河等七大流域及西北诸河、西南诸河和浙闽片河流水质优良(Ⅰ~Ⅲ类)断面比例为87.4%,同比上升8.3个百分点;劣Ⅴ类断面比例为0.2%,同比下降2.8个百分点。主要污染指标为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和五日生化需氧量。其中,西北诸河、浙闽片河流、长江流域、西南诸河和珠江流域水质为优,黄河、松花江和淮河流域水质良好,辽河和海河流域为轻度污染。</p>
<img alt="2020年1-12月七大流域和西南、西北诸河及浙闽片河流水质类别比例"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1/01/15/52f9c4e1fbef0f51a7b3189c.jpg" style="border:px solid #000000" title="2020年1-12月七大流域和西南、西北诸河及浙闽片河流水质类别比例" />
2020年1-12月七大流域和西南、西北诸河及浙闽片河流水质类别比例
<p> <strong>重要湖(库)水质状况及营养状态如下:</strong></p>
<p> 2020年12月,监测的110个重点湖(库)中,Ⅰ~Ⅲ类水质湖库个数占比78.2%,同比上升8.3个百分点;劣Ⅴ类水质湖库个数占比3.6%,同比下降3.2个百分点。主要污染指标为总磷、化学需氧量和高锰酸盐指数。99个监测营养状态的湖(库)中,中度富营养的5个,占5.1%;轻度富营养的14个,占14.1%;其余湖(库)未呈现富营养化。其中,太湖为轻度污染、轻度富营养,主要污染指标为总磷;巢湖为中度污染、轻度富营养,主要污染指标为总磷;滇池为轻度污染、中度富营养,主要污染指标为化学需氧量和总磷;丹江口水库水质为优、中营养;洱海和白洋淀水质良好、中营养。与去年同期相比,滇池水质明显好转,太湖水质有所好转,巢湖和洱海水质均有所下降,丹江口水库和白洋淀水质均无明显变化;滇池营养状态有所下降,太湖、巢湖、丹江口水库、洱海和白洋淀营养状态均无明显变化。</p>
<p> 2020年1-12月,监测的112个重点湖(库)中,Ⅰ~Ⅲ类水质湖库个数占比76.8%,同比上升7.7个百分点;劣Ⅴ类水质湖库个数占比5.4%,同比下降1.9个百分点。主要污染指标为总磷、化学需氧量和高锰酸盐指数。110个监测营养状态的湖(库)中,重度富营养的1个,占0.9%;中度富营养的5个,占4.5%;轻度富营养的26个,占23.6%;其余湖(库)未呈现富营养化。其中,太湖和巢湖为轻度污染、轻度富营养,主要污染指标为总磷;滇池为轻度污染、中度富营养,主要污染指标为化学需氧量和总磷;丹江口水库和洱海水质为优、中营养;白洋淀为轻度污染、轻度富营养,主要污染指标为化学需氧量和总磷。与去年同期相比,洱海水质有所好转,太湖、巢湖、滇池、丹江口水库和白洋淀水质均无明显变化;滇池营养状态有所下降,太湖、巢湖、洱海、丹江口水库和白洋淀营养状态均无明显变化。</p>
<p> <strong>地级及以上城市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排名如下:</strong></p>
<p> 参加排名的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覆盖2050个国控断面(其中1940个为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110个为入海控制断面)。2020年12月,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中,林芝、河源和崇左市等30个城市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相对较好(从第1名至第30名),东营、庆阳和铜川市等30个城市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相对较差(从倒数第1名至倒数第30名)。2020年1-12月,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中,柳州、桂林和张掖市等30个城市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相对较好(从第1名至第30名),铜川、沧州和邢台市等30个城市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相对较差(从倒数第1名至倒数第30名);营口、吕梁和东莞市等30个城市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变化情况相对较好(从第1名至第30名),铜川、东营和海口市等30个城市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变化情况相对较差(从倒数第1名至倒数第30名)。详细见附表1~附表6。</p>
<p> 通报同时包括环境空气方面:</p>
<p> 12月,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77.7%,同比上升0.7个百分点;PM2.5平均浓度为5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3.6%;PM10平均浓度为7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3.7%;O3平均浓度为74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5.1%;SO2平均浓度为1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3.3%;NO2平均浓度为3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7.7%;CO平均浓度为1.4毫克/立方米,同比下降6.7%。</p>
<p> 1-12月,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87.0%,同比上升5.0个百分点;PM2.5平均浓度为3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8.3%;PM10平均浓度为5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1.1%;O3平均浓度为138 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6.8%;SO2平均浓度为1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9.1%;NO2平均浓度为24 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1.1%;CO平均浓度为1.3毫克/立方米,同比下降7.1%。</p>
<img alt="2020年1-12月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各级别天数比例"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1/01/15/944ecc73dd98dc7015765d67.jpg" style="border:px solid #000000" title="2020年1-12月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各级别天数比例" />
2020年1-12月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各级别天数比例
<img alt="2020年1-12月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六项指标浓度及同比变化"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1/01/15/edb2efce661d5d9230dc2498.jpg" style="border:px solid #000000" title="2020年1-12月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六项指标浓度及同比变化" />
2020年1-12月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六项指标浓度及同比变化
<p> 12月,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54.0%,同比下降1.4个百分点;PM2.5浓度为7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6.2%。1-12月,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63.5%,同比上升10.4个百分点;PM2.5浓度为51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0.5%。</p>
<p> 北京市12月优良天数比例为100.0%,同比上升19.4个百分点;PM2.5浓度为2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35.6%。1-12月,优良天数比例为75.4%,同比上升9.6个百分点;PM2.5浓度为3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9.5%。</p>
<p> 长三角地区41个城市12月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66.7%,同比下降6.1个百分点;PM2.5浓度为64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10.3%。1-12月,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85.2%,同比上升8.7个百分点;PM2.5浓度为3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4.6%。</p>
<p> 汾渭平原11个城市12月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56.0%,同比上升2.0个百分点;PM2.5浓度为72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5.3%。1-12月,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70.6%,同比上升8.9个百分点;PM2.5浓度为4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2.7%。</p>
<p> 12月,168个重点城市中,乌鲁木齐、安阳和临沂市等城市空气质量相对较差(从倒数第1名至并列倒数第20名);厦门、福州和舟山市等城市空气质量相对较好(从第1名至第20名),见附表7。</p>
<p> 1-12月,168个重点城市中,安阳、石家庄和太原市等城市空气质量相对较差(从倒数第1名至并列倒数第20名);海口、拉萨和舟山市等城市空气质量相对较好(从第1名至第20名),见附表8。包头、哈尔滨和银川市等城市空气质量变化情况相对较差(从倒数第1名至倒数第20名);肇庆、东莞和佛山市等城市空气质量变化情况相对较好(从第1名至第20名),见附表9。</p>
<p> <strong>附表1:2020年12月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状况排名前30位城市及所在水体</strong></p>
<img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1/01/15/93e6bd5f1fe8811642a40b76.jpg" style="border:px solid #000000" />
<p> <strong>附表2:2020年12月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状况排名后30位城市及所在水体</strong></p>
<img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1/01/15/3bb3085f779d875a8fe2581b.jpg" style="border:px solid #000000" />
<p> <strong>附表3:2020年1-12月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状况排名前30位城市及所在水体</strong></p>
<img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1/01/15/6300af5baad04a72b03024b3.jpg" style="border:px solid #000000" />
<p> <strong>附表4:2020年1-12月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状况排名后30位城市及所在水体</strong></p>
<img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1/01/15/beadb6a8ee832791c3835de3.jpg" style="border:px solid #000000" />
<p> <strong>附表5:2020年1-12月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变化情况排名前30位城市及所在水体</strong></p>
<img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1/01/15/6acb3579f3d7eb04dd007b16.jpg" style="border:px solid #000000" />
<p> <strong>附表6:2020年1-12月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变化情况排名后30位城市及所在水体</strong></p>
<img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1/01/15/298fe92cf5eec6aaf60353b7.jpg" style="border:px solid #000000" />
<p> <strong>附表7:2020年12月168个重点城市排名前20位和后20位城市名单</strong></p>
<img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1/01/15/3c460b873ae171047e444ea8.jpg" style="border:px solid #000000" />
<p> <strong>附表8:2020年1-12月168个重点城市排名前20位和后20位城市名单</strong></p>
<img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1/01/15/ee69383156aa7279ba844b73.jpg" style="border:px solid #000000" />
<p> <strong>附表9:2020年1-12月168个重点城市空气改善幅度排名前20位和后20位城市名单</strong></p>
<img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1/01/15/c2415d0c289e1f880f7b777b.jpg" style="border:px solid #000000" />
<!--画中画广告start-->
<!--画中画广告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