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4年前的1月18日,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出席“共商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高级别会议,并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详细阐释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动因、愿景与实施路径。</p>
<p> 面对世界经济增长乏力、金融危机阴云不散、发展鸿沟日益突出等问题,如何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让发展的动力源源不断,让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辉?在演讲中,习近平给出了中国方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p>
<p> “这个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2013年3月,习近平主席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演讲时如是说道。这是习近平首次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p>
<p> 此后,习近平主席在多个场合、多次演讲,以及在与多国政要会见时,一次次提到“命运共同体”,一遍遍深入阐述中国主张。</p>
<p> 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各国人民的命运从未像今天这样紧密相连。在密集开展“云外交”的2020年,习近平提出一系列攸关人类发展和世界前途命运的重大倡议和主张,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更多实践探索。</p>
<p> 2020年3月,中国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习近平主席向法国总统马克龙致慰问电时首次提出“打造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理念。2020年4月2日,在同印度尼西亚总统佐科通电话时,习近平重申:“中国将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全球疫情防控分享经验,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同各国一道促进全球公共卫生事业发展,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p>
<p> 疫情发生以来,中国积极履行国际义务,密切同世界卫生组织和相关国家的友好合作,主动同国际社会分享疫情和病毒信息、抗疫经验做法。向150多个国家和10个国际组织提供抗疫援助,向34个国家派出36支医疗专家组,向各国提供2200多亿只口罩、22.5亿件防护服、10.2亿份检测试剂盒,加入“新冠肺炎疫苗实施计划”,承诺将疫苗作为全球公共产品……中国履行国际义务,发挥全球抗疫物资最大供应国作用,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p>
<p align="center"><img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1/01/18/f4dec981459cca72e45e0098.jpg" /></p>
<p> 2020年2月5日,在中国政府和人民正在全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时,柬埔寨首相洪森特意来华访问。“患难见真情。在这个特殊时刻,柬埔寨人民同我们站在一起。”习近平在会见洪森时由衷地说,“体现了牢不可破的中柬友谊和互信,诠释了患难与共这一中柬命运共同体的核心要义。”</p>
<p> 9个月后,习近平在北京为柬埔寨太后莫尼列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友谊勋章”颁授仪式。这枚沉甸甸的“友谊勋章”,代表了中国人民对莫尼列太后的崇敬之情和对柬埔寨人民的深厚情谊,也象征着中柬两国亲密无间的友好感情。中柬建交62年来,双方始终相互支持、相互帮助,结下牢不可破的“铁杆”友情,成为具有战略意义的命运共同体。</p>
<p> 过去的一年,在习近平主席的倡导和推动下,中国与友好伙伴构建的命运共同体越来越多,更为紧密。</p>
<p align="center"><img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1/01/18/d65dbdc172148458a53ce819.jpg" /></p>
<p> 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安全共同体、发展共同体、人文共同体……中国倡议、中国主张、中国行动,让世界看到更加丰富多样的“共同体”。</p>
<p align="center"><img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1/01/18/252f424ae8550f39c358e54e.jpg" /></p>
<p>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厚植于鲜明的文化基因,发源于深邃的历史延展,升华自崇高的理论品格。</p>
<p> 天下一家、张开怀抱、彼此理解、求同存异,习近平主席倡导世界各国人民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努力。未来,中国已经并将继续按照习近平主席指引的方向坚定前行——</p>
<p> <strong>“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我们应该锲而不舍、驰而不息进行努力,不能因现实复杂而放弃梦想,也不能因理想遥远而放弃追求。”</strong></p>
<p align="center"><img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1/01/18/855d928784a1451f79035272.jpg" /></p>
<p> 监制丨王姗姗 张鸥</p>
<p> 制片人丨兴来 吴璇</p>
<p> 视觉丨杨丽璇</p>
<p> 资料丨张亚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