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中新社北京1月18日电 1月17日,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结束访问缅甸、印度尼西亚、文莱、菲律宾之际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要对各种“伪多边主义”加以警惕,并就此强调“三个反对”。</p>
<p> 在此次东南亚之行中,王毅就支持和践行多边主义同各国交换了意见。在受访时,王毅说,中国和东盟是维护多边主义的中坚力量。东亚合作的历史进程,就是多边主义的成功实践。东盟主导、协商一致、开放包容的合作原则,是多边主义在本地区的宝贵成果。</p>
<p> 王毅表示,在这场全球疫情中,中国和东盟国家坚持践行多边主义,勠力同心、携手并肩,在合作抗疫和疫后复苏方面走在世界前列。事实再次表明,坚守区域和多边机制比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坚持多边主义与合作共赢才是人间正道。</p>
<p> 王毅指出,当前地区和国际形势进入动荡变革期,中国与东盟国家都认为,要确保东亚持久和平和繁荣发展,必须支持和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那就是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坚持国家不分大小一律平等,坚持各国有权自主选择发展道路,坚持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画中画广告start-->
<!--画中画广告end--></p>
<p> 王毅说,习近平主席指出,世界上只有一个体系,就是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只有一套规则,就是以联合国宪章宗旨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完善多边体系、践行多边主义,带来的应当是团结而不是分裂,合作而不是对抗。</p>
<p> 王毅强调,国际社会对维护多边主义普遍抱有期待。同时,我们也要对各种“伪多边主义”加以警惕,反对以多边主义为幌子搞集团政治,反对以多边主义为借口将自己的规则强加给国际社会,反对将多边主义意识形态化针对特定国家。“我们愿同东盟国家一道,走出有东亚特色的多边合作之道,为地区和世界的繁荣作出新的贡献。”</p>
<p> 缅甸是此次王毅东南亚之行的首站,王毅也是缅甸大选后访缅的首位外国外长。谈及此次访缅,王毅指出,习近平主席去年1月对缅甸进行历史性访问,同缅方达成构建中缅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共识,赋予千年“胞波”情谊新的时代内涵。</p>
<p> “选择缅甸作为今年周边首访首站,旨在全面落实习近平主席访缅成果,扎实推进中缅命运共同体建设。”王毅说,同时,此访也正值缅甸新一届政府成立在即,传递了中方愿同缅方深化沟通,加强对接,支持缅甸新政府顺利施政的明确信息。访问期间,双方就构建中缅命运共同体的行动计划达成原则共识,就下阶段两国全方位合作形成一系列具体思路和举措。</p>
<p> 对于两国合作,王毅指出,团结抗疫是中缅命运共同体的优先要务。经济走廊建设是中缅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支持对方核心关切是中缅命运共同体的突出特征。促进区域合作是中缅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p>
<p> 王毅说,缅甸是澜沧江—湄公河合作的“首倡地”,澜湄合作明确提出以命运共同体建设为目标。今年是澜湄合作五周年,恰逢缅甸与中国担任共同主席国。双方将携手拓展澜湄合作领域,打造澜湄流域经济发展带,加快澜湄合作同“陆海新通道”对接,推动澜湄国家命运共同体建设不断走向深入。(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