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3月12日电 题:中新网评:大家再坚持一下!</p>
<p> 记者 马学玲 张尼</p>
<p> 74例,41例,36例,17例,13例,8例!</p>
<p> 一泻而下的曲线,代表的是3月6日-11日武汉每日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的数字。日增确诊病例从最高时的四位数到个位数,武汉战局扭转。</p>
<img alt="一名援助武汉医疗队队员。中新社记者 张畅 摄"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03/12/22d8bca264ce82912c51527b.jpg" title="一名援助武汉医疗队队员。中新社记者 张畅 摄" /><input id="0c73e58376e2424ab380d6c5304965a2" name="0c73e58376e2424ab380d6c5304965a2" type="hidden" />
3月9日,随着最后34名患者离开武汉国际会展中心,武汉市开放床位、累计收治及出院人数最多的江汉方舱医院宣布“休舱”。图为一名援助武汉医疗队队员在庆祝。中新社记者 张畅 摄
<p> 放眼湖北,除武汉外其他16个市州新增确诊病例已连续7日保持“0”。</p>
<p> 除湖北及境外输入外,其余30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新增确诊病例已连续多日保持个位数,其中几日为零新增。</p>
<p> 至此,可以说,中国疫情蔓延扩散势头得到基本遏制,防控形势逐步向好。特别是,3月11日,武汉新增确诊病例首次降至个位数。于是,有人不禁问道:武汉何时解封?</p>
<p> 最迫切知道答案的,当属武汉城里的人们。</p>
<p> 毕竟,“封城”给这座有着“九省通衢”之称的重镇、给城内上千万人带来的困难,是超乎外界想象的。</p>
<p> 在这场举国战疫中,湖北人民特别是武汉人民识大体、顾大局,作出了牺牲、作出了重大贡献。湖北、武汉战局的扭转,为中国战疫阶段性重要成果奠定了基础,亦为世界其他国家防控疫情争取了时间、积累了经验。</p>
<p> 换言之,正是因为有了武汉人民的牺牲和奉献,有了武汉人民的坚持和努力,才有了今天疫情防控的积极向好态势。</p>
<p> 但须注意:只是向好态势,并未大获全胜,疫情防控任务依然艰巨繁重。</p>
<p> 之所以艰巨繁重,从数据方面分析,一则,湖北现有确诊病例仍超过1.4万,其中重症病例超过4000,这些病例绝大多数都在武汉。</p>
<p> 二则,全球疫情汹涌之下,中国以外确诊病例数已超过3.7万例。这使得境外输入风险骤增,截至3月11日24时,已累计报告境外输入确诊病例85例。</p>
<p> 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而每一个生命背后,都是一个家庭。</p>
<p> 敬畏生命,就必须慎终如始!</p>
<img alt="方舱医院的医护人员向送最后一批患者挥手告别。中新社记者 张畅 摄"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03/12/e736a468eb444748ce9fc36f.jpg" title="方舱医院的医护人员向送最后一批患者挥手告别。中新社记者 张畅 摄" /><input id="bfb26bfcb43c47349fa9eac8e2262958" name="bfb26bfcb43c47349fa9eac8e2262958" type="hidden" />
方舱医院的医护人员向送最后一批患者挥手告别。中新社记者 张畅 摄
<p> 另外,从此次疫情的特殊性来看,防控任务亦是艰巨繁重。</p>
<p> 如专家所指,“因为此次疫情的特殊性,若说疫情基本结束,应该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指标,一个是清零之后再过两个潜伏期的国际标准,另一个是把现有的病例全部找出来收治住院或隔离,以确保不再有新发病例。”</p>
<p> 可见,还不能轻易说疫情结束,亦很难定义具体的疫情结束时间。至少,武汉还要坚持一段时间。</p>
<p> 眼下,疫情防控斗争进入关键阶段,唯有咬紧牙关,坚持到底,扛得住,守得住,才能不前功尽弃。</p>
<p> 坚持就是胜利,请大家再坚持一下!不麻痹、不厌战、不松劲,在这场全民战争中,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战士!</p>
<p> 待武汉解封时,让我们噙着热泪,与她一道,铭记历史这一刻。(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