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App  青田  中国地震台网  质检  湖北黄冈  助攻  中方  作者,  习近平,发扬, 

钟南山学生支援河北抗疫:去到哪里都一样,只要能治病救人-4dx厅

   日期:2021-01-22 17:51:20     作者:wangxiao    浏览:7    
核心提示:中新网广州1月22日电题:钟南山学生支援河北抗疫:去到哪里都一样,只要能治病救人作者蔡敏婕韩文青近日,正在河北指导重症病人救治工作的国家级专家组成员、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
<p>  中新网广州1月22日电 题:钟南山学生支援河北抗疫:去到哪里都一样,只要能治病救人</p> <p>  作者 蔡敏婕 韩文青</p> <p>  近日,正在河北指导重症病人救治工作的国家级专家组成员、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徐永昊结束一天忙碌的工作之后,疲惫不堪地靠在办公桌前。他早在今年1月4日受到国家卫健委调派,只身一人从广州连夜出发抵达石家庄。“去到哪里都一样,只要能治病救人!”他说。</p> <p>  徐永昊是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和重症医学领域专家黎毅敏教授的学生,得到两位老师传授的衣钵,在团队的培养下,加之个人不断地努力,成长为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年轻骨干力量。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他辗转省内、国内,乃至伊拉克国际抗疫战场,冒着生命危险支援各地抗疫工作。</p> <img alt="徐永昊支援河北抗疫。广医一院供图"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1/01/22/10857be5eb47c4cd6b45be01.jpg" title="徐永昊支援河北抗疫。广医一院供图" /> 徐永昊支援河北抗疫。广医一院供图 <p>  去年底,徐永昊作为新冠疫苗与冬春疫情防控督导专家,继续往返于国内重要省市地区,从青海到西藏,再到河南,元旦当天晚上才回到广州家中,第二天却放弃休息,回到医院值班看病人。1月4日下午,他接到黎毅敏的电话,“当时黎老师跟我说,河北有疫情,需要派人过去,问我有没有问题,我没有任何思考,话直接蹦到嘴边说没有问题。”徐永昊说,经过不平凡的2020,他已经习惯了“飞来飞去”。</p> <p>  当天晚上,徐永昊背上行囊,直飞河北石家庄,成为第一位支援河北疫情的广东医生。</p> <p>  徐永昊说,目前还没有明确有效治疗新冠病毒肺炎的药物,这个病进展相对比较慢,常常一两周之后才会发展成重症,“我们一方面要指导重症和危重症病人的救治工作,另一方面也要关注那些具有高危风险的普通型病人,尽可能降低发展成为重症的几率。”</p> <p>  让徐永昊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一位30多岁的肥胖病人,体重超过260斤,入院之后病情进展,出现严重的呼吸窘迫,最严重的时候吃不了饭,说话也不能连续,“我们首先采取无创通气,然后就给他做俯卧位通气,尽可能减少插管率。”徐永昊说,专家组们讨论总结出一条不成文的经验,要让这些呼吸窘迫的病人“应趴尽趴”,帮助他们恢复通气,“毕竟气管插管有一定的风险,会带来很多后续的问题。”</p> <p>  尽管为这样一个特别肥胖的病人做俯卧位通气并不是件容易的事,由于肚子太大,医护人员要想办法给他找到一个相对舒适的姿势,由于他吃饭都要趴在那里,通过吸管喝营养素,徐永昊和战友们不停地鼓励他、安慰他,熬过最初也是最难的两天之后,患者终于有所好转,已经可以间接停下无创通气机,也可以正常吃饭和说话。</p> <p>  曾有一位75岁的新冠肺炎患者,本身就有脑梗、冠心病等基础疾病,转到医院时,已经出现神志不清、休克、血压低等情况,彩超显示心功能较差,多脏器功能衰竭,值班医生立即打电话通知已经下班回到宾馆的徐永昊,当时已近深夜11点,徐永昊放下电话立即赶回医院,“我们看到患者的手脚已经冰冷,皮肤出现花斑,判断他可能神经性休克,立即给他进行床旁液体复苏。”由于老人家心功能很差,液体复苏需要格外谨慎,他和其他专家一起守在床边。</p> <p>  3个多小时后,这位患者血压逐渐恢复正常,神志也得到了改善,生命体征趋于稳定后,徐永昊他们才松了一口气。</p> <p>  徐永昊说,受教于钟南山院士,成长于ICU,淬炼于抗疫战场,“哪里需要我,我就到那里去”。(完)</p><!--画中画广告start--> <!--画中画广告end-->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推荐图文
推荐国内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