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中新网杭州1月28日电(钱晨菲)“浙江设立全国首个省级生态环境司法保护一体化平台,健全长三角、大运河、钱塘江、瓯江等重点地域、流域司法协作机制……”28日的浙江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李占国作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时,如是介绍2020年该省法院司法护绿方面的成绩。</p>
<p> 2020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15周年,浙江作为该理念的发源地,近年其持续推进生态环保法治建设,提高生态环境治理水平。</p>
<p> 李占国介绍,总结湖州法院经验,去年该省设立全国首个省级生态环境司法保护一体化平台,健全长三角、大运河、钱塘江、瓯江等重点地域、流域司法协作机制,汇聚司法、行政与第三方机构力量,共同守护绿色生态。</p>
<p> 如在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指导下,2020年10月,杭州、嘉兴、湖州中院与上海三中院、江苏南京环资法庭、安徽宣城中院签署《长三角环境资源司法协作框架协议实施细则》,深化沪苏浙皖跨四地环境资源司法协作;同年7月,嘉兴中院会同杭州、宁波、湖州、绍兴四地中院举行大运河(浙江段)环境资源司法协作工作会议,建立大运河流域环境资源司法协作机制;《钱塘江流域环境资源司法协作宣言》《关于构建瓯江流域生态司法保护协作机制的意见》等亦于去年发布。</p>
<p> 此外,浙江在打击环境违法行为方面也坚持“高压态”“零容忍”态度。李占国说,去年该省全力护航美丽浙江建设,审结环境资源案件1.9万件、公益诉讼案件138件。其举例,如深圳某公司在网上销售规避机动车尾气检查的“年检神器”系列产品,使尾气超标的车辆得以继续上路,该省法院依法判决其赔偿大气污染环境修复费用350万元。</p>
<img alt="浙江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贾宇。 胡元勇 摄"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1/01/28/e7f82f015984ea0d9fb18879.jpg" title="浙江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贾宇。 胡元勇 摄" />
浙江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贾宇。 胡元勇 摄
<p> 为共建美丽浙江,浙江省人民检察院亦重拳出击违法行为。该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贾宇当日作浙江省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时提到,去年该省起诉破坏环境资源犯罪2298人,办理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公益诉讼案件3285件。湖州市德清县人民检察院办理了全国首例违法使用消耗臭氧层物质犯罪案。联合多部门开展守护“美丽河湖”专项行动,绍兴、嘉兴、丽水等多地检察机关推动运河、古镇、古树等生态保护,共同守护美丽浙江。</p>
<p> 聚焦2021年,李占国还指出,该省将进一步加强环境资源审判,健全生态环境司法一体化保护机制,助力建设美丽中国先行示范区。(完)</p><!--画中画广告start-->
<!--画中画广告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