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浑水,欢聚时代  暴风集团,退市  华为  欢聚时代,浑水  蚂蚁集团,IPO  新浪,私有化  京东健康,阿里健康      易果生鲜 

日本晚樱的病害及其防治

   日期:2023-10-09 16:57:42     浏览:8    

根瘤病

该病害的发生部位在地面或靠近地面的根颈部,或者也可能发生在砧木同接穗结合处,造成植株矮小,生长不良。症状表现为发病时,植株根部产生形态各异的瘤状物,多呈现褐色,表皮粗糙并常伴有龟裂状。防治方法如下:

掘出发病的日本晚樱植株,并冲干净根上的泥土,然后把根浸泡在1%的硫酸铜溶液中约5-8分钟,之后取出冲洗。之后取出冲洗,若有瘤状物,需进行切除并且在伤口处涂抹0.1%升汞溶液,最后可重新栽植。

日本晚樱

炭疽病

在发病初期,幼嫩叶上出现圆形的病斑,而当这些病斑愈合后就会形成穿孔,六月以后叶片变硬,同时叶面上产生不规则状的粗糙病斑,颜色为褐色。发病严重的情况下,会造成大量的落叶,并伴有枯芽。防治方法如下:

一般每隔7-10天左右可交替喷施一次50%多菌灵可湿性颗粒500倍液,或是70%代森锰锌可湿性颗粒1000倍液等进行防治,需要连喷3,4次。必须注意的是,发病期间不能对叶片进行喷雾。

日本晚樱

叶穿孔病

发病时,最初有灰褐色圆形小点着生在叶部上,后逐渐扩大成直径约3厘米的圆形斑,病斑的具体特征为其边界清晰,病斑外部呈紫褐色,而病斑内部则为白褐色,并带有轮纹,待病斑脱落后则有不规则的穿孔形成。防治方法如下:

发病后可每隔10天用50%加瑞农1000倍液喷施进行防治,连喷3-4次。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推荐图文
推荐民生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