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校长  quot;/  quot;  lt;met  作者,    时期  叶县  APP  重点 

鲁中小山村振兴见闻:“花果山”上的致富密码

   日期:2021-10-15 21:33:30     浏览:7    评论:0    

新华社济南10月15日电(记者陈国峰)步入深秋,鲁中山区果香花艳。艳阳高照下,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太河镇下端士村党支部书记肖玉爱望着树上个头硕大的桃子喜不自禁:“这种桃成熟期晚,果实大、口感甜、收益高,是山区老百姓的致富果。”

这几年,下端士村立足村情栽花、种桃,带动村民增收致富,让昔日的穷山村,成了乡村旅游的网红打卡地。

“这些地过去没人种,现在可抢手了。”指着山坡上成片的菊花,村民侯珂兰说,过去村里的土地因坡度大、土层薄、田块小,很难种庄稼,大多成了荒山荒地。这几年,村里组织种上了万寿菊,栽下了桃树,不但让土地增了值,也让荒山变成花果山。

让这个穷山村“开窍”的是到峨庄古村落国家森林公园游玩的游客。下端士村坐落在峨庄古村落国家森林公园内,每年游客络绎不绝。“这些游客岂不就是送上门的顾客?”村“两委”灵机一动,让下端士村搭上了旅游的“东风”。

他们多方筹集资金,投资50余万元,在村北的凤凰山及周边山坳流转280余亩土地,引进金丝皇菊、万寿菊、金光菊3个兼具观赏和经济效益的菊花品种。

“菊花适应性比较强,生长力旺,比较容易种植,正适合我们村。”肖玉爱说,村里种植的这些菊花品种,除了可以让游客看花,采摘后还能卖给企业,做成保健品或中药,一朵花可以生双份钱。

光有“花”还不够,还要有“果”。2016年,肖玉爱从外地引进了雪桃新品种,嫁接在村里的150亩老桃树上,并起了个好听的名字——状元红。

为了种出好桃子,村民严格按照无公害生产要求管理桃园,优先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方法治病虫害。为了保证雪桃品质,肖玉爱每年买20多吨羊粪,堆放发酵后施到桃园里。

由于管理到位,结出的雪桃个大、汁多、果肉脆甜,出众的口感和品相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采摘,每斤卖到四五元,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我们村的冬雪桃,还通过电商平台走出村子。”肖玉爱说,下一步他们将扩大种植面积,吸引更多游客走进桃园,同时还探索将雪桃卖进超市,做大做强“状元红”这一品牌。

如今,下端士村的荒山成了村民发家致富的“银行”。“我们十几个人在这里干了4天活,每人每天收入100元左右。”在雪桃园里摘桃子的村民肖子华说,他自己家里也有1亩桃园,在这里干活,挣钱的同时也能学习桃树管理技术,“说不定以后咱也能当致富带头人哩!”

为进一步拉动乡村旅游,村里又高标准建起民宿。赏花、摘桃、住宿、写生等一系列旅游元素让这个常住人口只剩100多人的小山村,每年吸引2万人次游客来此寻觅乡愁。

吃上“旅游饭”的下端士村集体腰包越发殷实,村民收入稳步增长,年轻人开始回流,一幅美丽的振兴画卷正在乡村山野间徐徐展开。

新华社济南10月15日电(记者陈国峰)步入深秋,鲁中山区果香花艳。艳阳高照下,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太河镇下端士村党支部书记肖玉爱望着树上个头硕大的桃子喜不自禁:“这种桃成熟期晚,果实大、口感甜、收益高,是山区老百姓的致富果。”

这几年,下端士村立足村情栽花、种桃,带动村民增收致富,让昔日的穷山村,成了乡村旅游的网红打卡地。

“这些地过去没人种,现在可抢手了。”指着山坡上成片的菊花,村民侯珂兰说,过去村里的土地因坡度大、土层薄、田块小,很难种庄稼,大多成了荒山荒地。这几年,村里组织种上了万寿菊,栽下了桃树,不但让土地增了值,也让荒山变成花果山。

让这个穷山村“开窍”的是到峨庄古村落国家森林公园游玩的游客。下端士村坐落在峨庄古村落国家森林公园内,每年游客络绎不绝。“这些游客岂不就是送上门的顾客?”村“两委”灵机一动,让下端士村搭上了旅游的“东风”。

他们多方筹集资金,投资50余万元,在村北的凤凰山及周边山坳流转280余亩土地,引进金丝皇菊、万寿菊、金光菊3个兼具观赏和经济效益的菊花品种。

“菊花适应性比较强,生长力旺,比较容易种植,正适合我们村。”肖玉爱说,村里种植的这些菊花品种,除了可以让游客看花,采摘后还能卖给企业,做成保健品或中药,一朵花可以生双份钱。

光有“花”还不够,还要有“果”。2016年,肖玉爱从外地引进了雪桃新品种,嫁接在村里的150亩老桃树上,并起了个好听的名字——状元红。

为了种出好桃子,村民严格按照无公害生产要求管理桃园,优先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方法治病虫害。为了保证雪桃品质,肖玉爱每年买20多吨羊粪,堆放发酵后施到桃园里。

由于管理到位,结出的雪桃个大、汁多、果肉脆甜,出众的口感和品相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采摘,每斤卖到四五元,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我们村的冬雪桃,还通过电商平台走出村子。”肖玉爱说,下一步他们将扩大种植面积,吸引更多游客走进桃园,同时还探索将雪桃卖进超市,做大做强“状元红”这一品牌。

如今,下端士村的荒山成了村民发家致富的“银行”。“我们十几个人在这里干了4天活,每人每天收入100元左右。”在雪桃园里摘桃子的村民肖子华说,他自己家里也有1亩桃园,在这里干活,挣钱的同时也能学习桃树管理技术,“说不定以后咱也能当致富带头人哩!”

为进一步拉动乡村旅游,村里又高标准建起民宿。赏花、摘桃、住宿、写生等一系列旅游元素让这个常住人口只剩100多人的小山村,每年吸引2万人次游客来此寻觅乡愁。

吃上“旅游饭”的下端士村集体腰包越发殷实,村民收入稳步增长,年轻人开始回流,一幅美丽的振兴画卷正在乡村山野间徐徐展开。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