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  ????  content=  校长  时期  日方  裂缝  创新  药厂  小品 

当代女诗人、鲁迅文学奖得主傅天琳在重庆因病去世

   日期:2021-10-23 21:10:40     浏览:26    评论:0    

图为诗人傅天琳。郑劲松供图

中新网重庆10月23日电 (记者 钟旖)记者23日从重庆市散文学会获悉,23日11时03分,中国著名诗人、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重庆新诗学会会长、鲁迅文学奖诗歌奖获得者傅天琳,因病医治无效在重庆逝世,享年76岁。

傅天琳1946年1月生于四川省资中县。上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她曾在重庆市北碚缙云山农场种果树。期间,她在诗和生活的感召下,开始尝试写诗,并于1978年参加重庆市文学创作会。因她的文学创作生涯启蒙于果园,多以果园、果树为题材,因此傅天琳也被读者们亲切地称为“果园诗人”。

2010年10月,傅天琳凭借诗集《柠檬叶子》摘获鲁迅文学奖(诗歌奖),这是重庆文学界在鲁奖层面“零”的突破。傅天琳从事诗歌创作整整60年,写诗2000余首,出版诗集10余部。“诗歌就是命运,写诗就是写阅历,写时代,写人生”是傅天琳的诗歌观念。文学界也经常用“真诚”“干净”评价傅天琳的作品。

“1987年我读大学期间,我就酷爱她的诗歌,还用笔抄写在本子上。2013年一次偶然机会,我和傅老师正式相识,后常一起参加诗歌笔会等活动。”傅天琳生前好友、西南大学档案馆副馆长、重庆市散文学会副会长郑劲松说,傅天琳是一个乐观、善良的朋友、家人,友人亲切地喊她“外婆姐姐”“老师妈妈”,“在她影响下,我也开始写诗,当我向她请教,她会逐字逐句地提出意见”。

令郑劲松印象深刻的是,2016年1月23日,重庆罕见全境大雪,傅天琳来到缙云山麓的西南大学游玩,当看到一群工人冒雪种植玉兰树,她诗兴大发,写下《一株玉兰》。诗云:“你是幸运的。你的幸运在于/你不是别处的玉兰/你是重庆西南大学的玉兰/会读书的玉兰。身逢盛世/你全身的灯,会被知识的睿智之光/一盏一盏点亮……”

“早在今年初,我们就想为她办一场诗歌创作60年朗诵会,我负责策划、选篇目、准备资料等。”郑劲松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说,尽管傅天琳老师已离开,但朗诵会一定会用其他方式举行,因为“对一个人最好的怀念,就是读她的诗”。(完)

图为诗人傅天琳。郑劲松供图

中新网重庆10月23日电 (记者 钟旖)记者23日从重庆市散文学会获悉,23日11时03分,中国著名诗人、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重庆新诗学会会长、鲁迅文学奖诗歌奖获得者傅天琳,因病医治无效在重庆逝世,享年76岁。

傅天琳1946年1月生于四川省资中县。上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她曾在重庆市北碚缙云山农场种果树。期间,她在诗和生活的感召下,开始尝试写诗,并于1978年参加重庆市文学创作会。因她的文学创作生涯启蒙于果园,多以果园、果树为题材,因此傅天琳也被读者们亲切地称为“果园诗人”。

2010年10月,傅天琳凭借诗集《柠檬叶子》摘获鲁迅文学奖(诗歌奖),这是重庆文学界在鲁奖层面“零”的突破。傅天琳从事诗歌创作整整60年,写诗2000余首,出版诗集10余部。“诗歌就是命运,写诗就是写阅历,写时代,写人生”是傅天琳的诗歌观念。文学界也经常用“真诚”“干净”评价傅天琳的作品。

“1987年我读大学期间,我就酷爱她的诗歌,还用笔抄写在本子上。2013年一次偶然机会,我和傅老师正式相识,后常一起参加诗歌笔会等活动。”傅天琳生前好友、西南大学档案馆副馆长、重庆市散文学会副会长郑劲松说,傅天琳是一个乐观、善良的朋友、家人,友人亲切地喊她“外婆姐姐”“老师妈妈”,“在她影响下,我也开始写诗,当我向她请教,她会逐字逐句地提出意见”。

令郑劲松印象深刻的是,2016年1月23日,重庆罕见全境大雪,傅天琳来到缙云山麓的西南大学游玩,当看到一群工人冒雪种植玉兰树,她诗兴大发,写下《一株玉兰》。诗云:“你是幸运的。你的幸运在于/你不是别处的玉兰/你是重庆西南大学的玉兰/会读书的玉兰。身逢盛世/你全身的灯,会被知识的睿智之光/一盏一盏点亮……”

“早在今年初,我们就想为她办一场诗歌创作60年朗诵会,我负责策划、选篇目、准备资料等。”郑劲松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说,尽管傅天琳老师已离开,但朗诵会一定会用其他方式举行,因为“对一个人最好的怀念,就是读她的诗”。(完)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