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  ????  content=  校长  时期  日方  裂缝  创新  药厂  小品 

长江禁捕成效初显,销声匿迹多年的“鳤”频频出水

   日期:2021-10-26 11:02:36     浏览:4    评论:0    

10月26日,记者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获悉,该所与九江市水产科学研究所在10月25日联合开展的长江湖口江段水生生物资源监测中调查到了一尾鳤。

这是继2017年6月科研人员在长江洪湖江段调查到一尾鳤后,第6次在长江流域江段调查到了鳤。此外,就被监测到的数量而言,最多的一次是在2020年12月于长江公安江段调查到的7尾鳤。

长江水产研究所科研人员杨海乐介绍,这种从“常见”变“稀有”,如今又频频出水的鳤,反映出长江水生生物资源的变化趋势,即从一步步衰退到近乎崩溃,在2017年保护区禁捕、2021年长江全面禁捕后,部分短生命周期、栖息地尚存的受胁鱼类种群又渐行恢复。

鳤俗称刁子、麦秆刁,历史上广泛分布于长江及其以南的江河湖泊中,可在长江中游一些通江湖泊中形成渔汛,为重要的经济鱼类。

杨海乐介绍,近年来,由于过度捕捞、江湖阻隔及栖息地生境退化,鳤在多个历史分布区绝迹(仅鄱阳湖和赣江有零星样本采集,非公开报道),先后被湖北、湖南等地列为省级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

“情况类似的还有长江洄游刀鲚。过度捕捞曾导致刀鲚种群近乎崩溃,2019年取消刀鲚捕捞特许后,入鄱阳湖的刀鲚种群出现恢复。此后,随着长江全面禁捕的推进,2020年、2021年入湖刀鲚的种群持续恢复。”杨海乐说,这表明禁捕之后,一些濒危鱼类的保护取得了效果。

10月26日,记者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获悉,该所与九江市水产科学研究所在10月25日联合开展的长江湖口江段水生生物资源监测中调查到了一尾鳤。

这是继2017年6月科研人员在长江洪湖江段调查到一尾鳤后,第6次在长江流域江段调查到了鳤。此外,就被监测到的数量而言,最多的一次是在2020年12月于长江公安江段调查到的7尾鳤。

长江水产研究所科研人员杨海乐介绍,这种从“常见”变“稀有”,如今又频频出水的鳤,反映出长江水生生物资源的变化趋势,即从一步步衰退到近乎崩溃,在2017年保护区禁捕、2021年长江全面禁捕后,部分短生命周期、栖息地尚存的受胁鱼类种群又渐行恢复。

鳤俗称刁子、麦秆刁,历史上广泛分布于长江及其以南的江河湖泊中,可在长江中游一些通江湖泊中形成渔汛,为重要的经济鱼类。

杨海乐介绍,近年来,由于过度捕捞、江湖阻隔及栖息地生境退化,鳤在多个历史分布区绝迹(仅鄱阳湖和赣江有零星样本采集,非公开报道),先后被湖北、湖南等地列为省级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

“情况类似的还有长江洄游刀鲚。过度捕捞曾导致刀鲚种群近乎崩溃,2019年取消刀鲚捕捞特许后,入鄱阳湖的刀鲚种群出现恢复。此后,随着长江全面禁捕的推进,2020年、2021年入湖刀鲚的种群持续恢复。”杨海乐说,这表明禁捕之后,一些濒危鱼类的保护取得了效果。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