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校长  时期  日方  裂缝  创新  小品  药厂  作业  京秦高速  窗帘 

一不怕苦 二不怕死——王杰精神述评

   日期:2021-11-26 06:30:37     浏览:3    评论:0    

在最近一次实兵对抗中,面对蓝军多重设障、层层阻击,参与攻坚任务的第71集团军某合成旅“王杰班”车组顶住强大火力,直插纵深,帮助后续部队进攻成功撕开突破口。

56年前,王杰在组织民兵埋排雷训练时,现场突发意外。生死瞬间,为保护他人,王杰用生命践行“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誓言。

56年来,王杰精神激励着英雄部队不断创造辉煌。

10余万字日记

是践行“两不怕”精神的生动写照

王杰,1942年出生,山东省金乡县人。1961年入伍来到原济南军区装甲兵某部工兵营一连,连续3年被评为“五好战士”,2次荣立三等功。

1965年7月14日,班长王杰在组织民兵训练时突遇炸药包意外爆炸。危急关头,为保护在场的12名民兵和人武干部的生命安全,他毅然扑向炸药包,献出了23岁的年轻生命。

王杰舍己救人牺牲后,他生前所在班被国防部命名为“王杰班”。

当兵4年,王杰写下了350多篇、10余万字的日记。“这些日记真实记录了英雄成长的心路历程,是他践行‘两不怕’精神的生动写照。”这个旅王杰事迹陈列馆解说员谢梦琪说。

应征入伍,王杰写下了第一篇日记——“人一生,能服从祖国的需要为最快乐,服兵役是第一志愿。”

1965年,王杰在日记中写下“我要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做一个大无畏的人”。仅仅两个月后,他用自己的生命践行了铮铮誓言。

2017年12月1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到第71集团军视察时强调,王杰精神过去是、现在是、将来永远是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要学习践行王杰精神,让王杰精神绽放新的时代光芒。

王杰精神是众多新“王杰”涌现成长的“催化剂”

英雄从未走远,他的精神永远传承。

王杰生前所在连每次点名,呼点的第一个名字永远是“王杰”。每逢重大任务前后,官兵都要整齐列队,向老班长宣誓、汇报。

“这是一种纪念和景仰,更是一种传承和激励。”旅政委汤炜说,旅队始终注重用王杰精神建队育人。新兵入营,做的第一件事是参观王杰事迹陈列馆,学唱的第一首歌是《王杰的枪我们扛》,上的第一堂教育课是“弘扬‘两不怕’精神,当好王杰传人”,读的第一本书是《王杰日记故事选》……

正是这种传承弘扬,王杰精神成为众多新“王杰”涌现成长的“催化剂”。

王杰精神是部队战斗力提升的“加速器”

50多年来,王杰精神,历久弥新,激励广大官兵不断精武强能,提升实战技能,在强军路上留下一串串闪亮足迹。

4年前,“王杰班”由工兵班转型装甲步兵班,换装某新型两栖步兵战车,这是新的挑战。

新装备列装不足百天,“王杰班”首次实弹射击全部命中目标。

如今,“王杰班”战士个个能在步战车所有战位任意互换,成为集团军班组训练标杆,成果在全旅推广。

王杰精神加速战斗力提升。旅队捷报频传,先后在陆军各项比武中摘金夺银。

时光流逝,精神永恒。50多年来,王杰精神在一代代官兵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他们争当王杰传人,用王杰精神凝神聚魂、精武强能、练兵备战,不断书写着王杰精神新篇章。

新华社记者 刘小红

在最近一次实兵对抗中,面对蓝军多重设障、层层阻击,参与攻坚任务的第71集团军某合成旅“王杰班”车组顶住强大火力,直插纵深,帮助后续部队进攻成功撕开突破口。

56年前,王杰在组织民兵埋排雷训练时,现场突发意外。生死瞬间,为保护他人,王杰用生命践行“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誓言。

56年来,王杰精神激励着英雄部队不断创造辉煌。

10余万字日记

是践行“两不怕”精神的生动写照

王杰,1942年出生,山东省金乡县人。1961年入伍来到原济南军区装甲兵某部工兵营一连,连续3年被评为“五好战士”,2次荣立三等功。

1965年7月14日,班长王杰在组织民兵训练时突遇炸药包意外爆炸。危急关头,为保护在场的12名民兵和人武干部的生命安全,他毅然扑向炸药包,献出了23岁的年轻生命。

王杰舍己救人牺牲后,他生前所在班被国防部命名为“王杰班”。

当兵4年,王杰写下了350多篇、10余万字的日记。“这些日记真实记录了英雄成长的心路历程,是他践行‘两不怕’精神的生动写照。”这个旅王杰事迹陈列馆解说员谢梦琪说。

应征入伍,王杰写下了第一篇日记——“人一生,能服从祖国的需要为最快乐,服兵役是第一志愿。”

1965年,王杰在日记中写下“我要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做一个大无畏的人”。仅仅两个月后,他用自己的生命践行了铮铮誓言。

2017年12月1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到第71集团军视察时强调,王杰精神过去是、现在是、将来永远是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要学习践行王杰精神,让王杰精神绽放新的时代光芒。

王杰精神是众多新“王杰”涌现成长的“催化剂”

英雄从未走远,他的精神永远传承。

王杰生前所在连每次点名,呼点的第一个名字永远是“王杰”。每逢重大任务前后,官兵都要整齐列队,向老班长宣誓、汇报。

“这是一种纪念和景仰,更是一种传承和激励。”旅政委汤炜说,旅队始终注重用王杰精神建队育人。新兵入营,做的第一件事是参观王杰事迹陈列馆,学唱的第一首歌是《王杰的枪我们扛》,上的第一堂教育课是“弘扬‘两不怕’精神,当好王杰传人”,读的第一本书是《王杰日记故事选》……

正是这种传承弘扬,王杰精神成为众多新“王杰”涌现成长的“催化剂”。

王杰精神是部队战斗力提升的“加速器”

50多年来,王杰精神,历久弥新,激励广大官兵不断精武强能,提升实战技能,在强军路上留下一串串闪亮足迹。

4年前,“王杰班”由工兵班转型装甲步兵班,换装某新型两栖步兵战车,这是新的挑战。

新装备列装不足百天,“王杰班”首次实弹射击全部命中目标。

如今,“王杰班”战士个个能在步战车所有战位任意互换,成为集团军班组训练标杆,成果在全旅推广。

王杰精神加速战斗力提升。旅队捷报频传,先后在陆军各项比武中摘金夺银。

时光流逝,精神永恒。50多年来,王杰精神在一代代官兵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他们争当王杰传人,用王杰精神凝神聚魂、精武强能、练兵备战,不断书写着王杰精神新篇章。

新华社记者 刘小红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