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杭州12月2日电(记者张璇)记者2日获悉,浙江目前已建成规范化“残疾人之家”1285家,为2.67万名精神、智力和其他重度残疾人筑起温馨的港湾。
据介绍,建设规范化“残疾人之家”是浙江省政府民生实事项目之一。在生活保障方面,近年来,浙江一直坚持“普惠+特惠”原则,高密度织牢到底到边、分层分类的残疾人基本民生保障网。
例如,为实现应保尽保、一个不漏,浙江把依靠家庭供养的成年重度和三四级精神、智力残疾人,全部按单人户纳入低保;对低保低边家庭中的成年重度残疾人和未成年三四级精神、智力残疾人,参照社会散居孤儿养育标准发放基本生活补贴。
“十三五”期间,浙江省完成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5万余户。浙江创建“残疾人之家”政协委员会客厅,成立浙江省孤独症人士及亲友协会,设立孤独症研究专项基金。
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浙江省残疾人事业经费投入达275亿元,比“十二五”期间增长83.5%;2020年,城乡残疾人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6万元,比2015年增长57%。
新华社杭州12月2日电(记者张璇)记者2日获悉,浙江目前已建成规范化“残疾人之家”1285家,为2.67万名精神、智力和其他重度残疾人筑起温馨的港湾。
据介绍,建设规范化“残疾人之家”是浙江省政府民生实事项目之一。在生活保障方面,近年来,浙江一直坚持“普惠+特惠”原则,高密度织牢到底到边、分层分类的残疾人基本民生保障网。
例如,为实现应保尽保、一个不漏,浙江把依靠家庭供养的成年重度和三四级精神、智力残疾人,全部按单人户纳入低保;对低保低边家庭中的成年重度残疾人和未成年三四级精神、智力残疾人,参照社会散居孤儿养育标准发放基本生活补贴。
“十三五”期间,浙江省完成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5万余户。浙江创建“残疾人之家”政协委员会客厅,成立浙江省孤独症人士及亲友协会,设立孤独症研究专项基金。
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浙江省残疾人事业经费投入达275亿元,比“十二五”期间增长83.5%;2020年,城乡残疾人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6万元,比2015年增长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