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  ????  content=  校长  时期  日方  裂缝  创新  小品  药厂 

走向“高端”的锦鲤小镇

   日期:2021-12-05 21:20:16     浏览:4    评论:0    

新华社济南12月5日电 题:走向“高端”的锦鲤小镇

新华社记者陈灏、陈国峰

“这1000多亩地以前种着树,六七年卖一茬才能挣30多万元。现在建了锦鲤产业园,一年产出2亿多元,还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行走在鱼池间,山东高唐县三十里铺镇徐马新村党支部书记夏广顺对这片林地的转型很是满意。

20世纪80年代,锦鲤养殖业在三十里铺镇兴起。经过30多年的发展,当地的锦鲤闯出了一定的市场知名度,但长期停留在“家家点火、户户冒烟”的分散发展阶段,没有龙头企业、没有良品率高的品种,不少从业者连年亏损。

2019年,三十里铺镇瞄准锦鲤产业高端化这一瓶颈,在徐马新村建设了专业产业园,推动锦鲤产业提档升级,走品质化发展道路。

产业园建起来了,但很多人心里在打鼓。夏广顺告诉记者,村民担心养锦鲤不如种树稳妥,林地流转出去之后拿不回钱;养殖户习惯了“大路货”薄利多销,担心转型有风险。

“以前我虽然赚不到大钱,但有稳定的客户。如果换品种,万一失去客源怎么办?”养殖户马传升就曾打过退堂鼓,但他实在眼馋高品质锦鲤的高昂价格和地方给出的优惠政策,一咬牙进了园区。

面对这些顾虑,当地政府部门出手,将锦鲤养殖作为地方特色产业进行扶持。高唐县组建了由国内知名专家领衔的锦鲤养殖专业技术创新组和锦鲤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站,推动锦鲤产业园与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等机构联手成立锦鲤良种研究院,用科技和人才支撑产业发展。

走进锦鲤产业园的养殖大棚,记者看到,增氧泵在一个个鱼池里鼓出水花,不同品种的锦鲤悠然游动。一把饵料撒下去,鱼群聚集抢食,正红、金黄、黑白等各种色彩浮出水面,宛如一幅活动的国画。

体型更大、色彩更多样、斑块形状更美观的新品种,价格高的每条能卖到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这也让马传升等养殖户打消了担忧。他告诉记者,在科研机构支持下,新品种培育速度不断加快,让产业驶上了发展快车道。“有些锦鲤养出来,令人惊艳不已。”

从三十里铺镇出发,锦鲤不但“游”向全国,还“跃”上了网。在锦鲤产业园电商交易中心,记者看到,两名主播正在直播平台推介锦鲤。三十里铺镇人大副主席郭昊淳介绍,当地不少业户也正学着用电商新业态进行推销,一次直播的平均收入超过3万元。

象征着富贵和好运的锦鲤,成了当地名副其实的“富贵鱼”。郭昊淳告诉记者,锦鲤产业园年销售收入已超过2亿元,带动周边村民就业3000人、人均增收5万元以上。

“锦鲤在中国养殖历史悠久,但现在国外锦鲤品种名头更响。”三十里铺镇畜牧水产站站长张健说,锦鲤产业园人气越来越旺,已经开始自我发展。以后,他们将着力打造具有高唐特色的高品质锦鲤品系,让中国锦鲤“游”得更远。

新华社济南12月5日电 题:走向“高端”的锦鲤小镇

新华社记者陈灏、陈国峰

“这1000多亩地以前种着树,六七年卖一茬才能挣30多万元。现在建了锦鲤产业园,一年产出2亿多元,还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行走在鱼池间,山东高唐县三十里铺镇徐马新村党支部书记夏广顺对这片林地的转型很是满意。

20世纪80年代,锦鲤养殖业在三十里铺镇兴起。经过30多年的发展,当地的锦鲤闯出了一定的市场知名度,但长期停留在“家家点火、户户冒烟”的分散发展阶段,没有龙头企业、没有良品率高的品种,不少从业者连年亏损。

2019年,三十里铺镇瞄准锦鲤产业高端化这一瓶颈,在徐马新村建设了专业产业园,推动锦鲤产业提档升级,走品质化发展道路。

产业园建起来了,但很多人心里在打鼓。夏广顺告诉记者,村民担心养锦鲤不如种树稳妥,林地流转出去之后拿不回钱;养殖户习惯了“大路货”薄利多销,担心转型有风险。

“以前我虽然赚不到大钱,但有稳定的客户。如果换品种,万一失去客源怎么办?”养殖户马传升就曾打过退堂鼓,但他实在眼馋高品质锦鲤的高昂价格和地方给出的优惠政策,一咬牙进了园区。

面对这些顾虑,当地政府部门出手,将锦鲤养殖作为地方特色产业进行扶持。高唐县组建了由国内知名专家领衔的锦鲤养殖专业技术创新组和锦鲤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站,推动锦鲤产业园与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等机构联手成立锦鲤良种研究院,用科技和人才支撑产业发展。

走进锦鲤产业园的养殖大棚,记者看到,增氧泵在一个个鱼池里鼓出水花,不同品种的锦鲤悠然游动。一把饵料撒下去,鱼群聚集抢食,正红、金黄、黑白等各种色彩浮出水面,宛如一幅活动的国画。

体型更大、色彩更多样、斑块形状更美观的新品种,价格高的每条能卖到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这也让马传升等养殖户打消了担忧。他告诉记者,在科研机构支持下,新品种培育速度不断加快,让产业驶上了发展快车道。“有些锦鲤养出来,令人惊艳不已。”

从三十里铺镇出发,锦鲤不但“游”向全国,还“跃”上了网。在锦鲤产业园电商交易中心,记者看到,两名主播正在直播平台推介锦鲤。三十里铺镇人大副主席郭昊淳介绍,当地不少业户也正学着用电商新业态进行推销,一次直播的平均收入超过3万元。

象征着富贵和好运的锦鲤,成了当地名副其实的“富贵鱼”。郭昊淳告诉记者,锦鲤产业园年销售收入已超过2亿元,带动周边村民就业3000人、人均增收5万元以上。

“锦鲤在中国养殖历史悠久,但现在国外锦鲤品种名头更响。”三十里铺镇畜牧水产站站长张健说,锦鲤产业园人气越来越旺,已经开始自我发展。以后,他们将着力打造具有高唐特色的高品质锦鲤品系,让中国锦鲤“游”得更远。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