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  ????  content=  校长  时期  日方  裂缝  创新  药厂  小品 

黄河流域工业亟待转型升级

   日期:2021-12-07 14:00:50     浏览:18    评论:0    

中新社北京12月7日电 (记者 刘育英)黄河流域工业发展现状如何,今后应如何高质量发展?专家接受采访时表示,在生态保护的发展前提下,黄河流域产业转型升级成为唯一选择。

今年10月,《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发布,这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近日由赛迪研究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发布的《黄河流域工业高质量发展白皮书(2021年)》,对黄河流域各地“十三五”期间的工业发展质量进行了评价研究,并分析了近五年来各地产业结构变迁以及主要指标与长江流域的对比情况。

赛迪研究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韩建飞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黄河流域产业结构整体偏重,9个省(自治区)主导产业多为化工、有色、能源等产业。在生态保护的发展前提下,产业转型升级成为唯一选择。

经报告指数体系评估,“十三五”期间,黄河流域九省区工业化水平整体处于工业化后期前半段,而且发展水平不够均衡。

其中,山东、山西保持在工业化后期后半段,工业化进程稳步提升;河南由工业化后期前半段加快迈入后半段;内蒙古一直处于工业化后期前半段;宁夏、山西、四川、青海由工业化中期正在迈入工业化后期前半段。

韩建飞表示,与长江流域相比,黄河流域省份工业总量明显不及长江流域,但工业占比高于长江流域。

经评估,“十三五”期间,黄河流域工业高质量发展总指数均值为31.8,低于长江流域9.7个点。其中,技术创新指数与长江流域差距最明显,低于长江流域20个点。

从研发经费投入看,2017年之前,黄河流域研发经费约为长江流域的60%,而到2019年,黄河流域工业企业研发投入经费2806亿元人民币,仅为长江流域的一半。

“黄河流域研发投入不足,推进创新驱动发展任重道远”,韩建飞表示。

《纲要》提出,黄河流域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在此目标下,黄河流域工业的转型升级成为必然选择。

韩建飞认为,一是加强传统优势产业的绿色改造升级,构建全生命周期的循环经济产业链;二是加强传统优势产业的科技创新,支持优势企业在传统业务的基础上进军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三是加快布局大数据、云计算、工业互联网,推动既有产业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

黄河流域的工业布局未来也应有所优化。目前,黄河流域工业目前主要布局在济(南)青(岛)烟(台)为主的山东半岛城市群、郑州为主中原城市群、西安为主的关中平原城市群以及银川、兰州、西宁等中心城市周边。中上游以能源、化工、有色等材料工业、能源工业为主,中下游以能源、化工、高端装备、轻工为主。

韩建飞表示,未来,黄河流域可以通过建立产业联盟、产业投资基金、协同创新平台,建设产业集群,开展飞地经济合作等方式,聚焦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绿色食品等领域,加强产业分工协作。

重大区域战略新增长极也会启动拉动效应,应鼓励济南、青岛、郑州、西安、兰州、银川等地制造业进一步做大做强,支持淄博、洛阳、渭南、吴忠等次中心城市加快特色产业发展。

中新社北京12月7日电 (记者 刘育英)黄河流域工业发展现状如何,今后应如何高质量发展?专家接受采访时表示,在生态保护的发展前提下,黄河流域产业转型升级成为唯一选择。

今年10月,《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发布,这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近日由赛迪研究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发布的《黄河流域工业高质量发展白皮书(2021年)》,对黄河流域各地“十三五”期间的工业发展质量进行了评价研究,并分析了近五年来各地产业结构变迁以及主要指标与长江流域的对比情况。

赛迪研究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韩建飞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黄河流域产业结构整体偏重,9个省(自治区)主导产业多为化工、有色、能源等产业。在生态保护的发展前提下,产业转型升级成为唯一选择。

经报告指数体系评估,“十三五”期间,黄河流域九省区工业化水平整体处于工业化后期前半段,而且发展水平不够均衡。

其中,山东、山西保持在工业化后期后半段,工业化进程稳步提升;河南由工业化后期前半段加快迈入后半段;内蒙古一直处于工业化后期前半段;宁夏、山西、四川、青海由工业化中期正在迈入工业化后期前半段。

韩建飞表示,与长江流域相比,黄河流域省份工业总量明显不及长江流域,但工业占比高于长江流域。

经评估,“十三五”期间,黄河流域工业高质量发展总指数均值为31.8,低于长江流域9.7个点。其中,技术创新指数与长江流域差距最明显,低于长江流域20个点。

从研发经费投入看,2017年之前,黄河流域研发经费约为长江流域的60%,而到2019年,黄河流域工业企业研发投入经费2806亿元人民币,仅为长江流域的一半。

“黄河流域研发投入不足,推进创新驱动发展任重道远”,韩建飞表示。

《纲要》提出,黄河流域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在此目标下,黄河流域工业的转型升级成为必然选择。

韩建飞认为,一是加强传统优势产业的绿色改造升级,构建全生命周期的循环经济产业链;二是加强传统优势产业的科技创新,支持优势企业在传统业务的基础上进军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三是加快布局大数据、云计算、工业互联网,推动既有产业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

黄河流域的工业布局未来也应有所优化。目前,黄河流域工业目前主要布局在济(南)青(岛)烟(台)为主的山东半岛城市群、郑州为主中原城市群、西安为主的关中平原城市群以及银川、兰州、西宁等中心城市周边。中上游以能源、化工、有色等材料工业、能源工业为主,中下游以能源、化工、高端装备、轻工为主。

韩建飞表示,未来,黄河流域可以通过建立产业联盟、产业投资基金、协同创新平台,建设产业集群,开展飞地经济合作等方式,聚焦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绿色食品等领域,加强产业分工协作。

重大区域战略新增长极也会启动拉动效应,应鼓励济南、青岛、郑州、西安、兰州、银川等地制造业进一步做大做强,支持淄博、洛阳、渭南、吴忠等次中心城市加快特色产业发展。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