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12月8日电 (杨诗涵)业内专家认为,在中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后,如何保证农村儿童的早期发展质量,在避免出现贫困代际传递的问题上仍需继续努力。
近日,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与浙江敦和慈善基金会举行“毕节儿童发展示范区早期养育综合支持项目”签约仪式,在仪式现场,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原副理事长卢迈认为,毕节已经在收入方面实现脱贫,但仍需要对当地近70万0到6岁儿童进行有效的早期干预。
“当前,教育差距对收入差距的影响越来越大,实现人力资本投资,尤其是公共投资的均等化,是助力共同富裕、缩小人与人之间发展差距最有效的办法。”卢迈说。
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共享与发展研究院院长李实做出了相似的判断。在他看来,缩小教育机会的差距、不断提升整个社会的受教育程度,将帮助缩小工资差距和收入差距。从这个意义来说,从儿童早期发展做起,实现人力资本投资均等化,特别是人力资本公共投资的均等化,是实现共同富裕、缩小人与人之间发展差距最有效的办法。
李实认为,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心已由过去的实物资本投资转向当前的人力资本投资,后者有助于提高消费需求,将带来长期的经济增长效益。
具体怎么做?农村孩子与城市孩子“起跑线上的平等”要从教育和医疗抓起。李实指出,一方面公共教育投资应前移到婴幼儿养育及学前教育阶段,尽快实行免费学前教育制度;另一方面,要让儿童医疗免费,提高健康保障水平。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儿童发展中心高级顾问蔡建华指出,0-3岁是儿童早期发展的关键时期,促进儿童早期发展,对我国顺利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至关重要。目标的实现需要所有人的共同参与,因此尤其需要为农村儿童提供与城市儿童平等的参与发展的能力和机会,同时通过赋能和政策完善持续推动社会纵向流动。
“为农村儿童提供与城市儿童平等的参与发展的能力和机会,是实现目标的关键,儿童教育投资需要‘和时间赛跑’。”蔡建华说。
根据上述签约,敦和基金会将提供2000万元人民币的资金,用于投资毕节儿童早期发展,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巩固脱贫成果。(完)
中新网北京12月8日电 (杨诗涵)业内专家认为,在中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后,如何保证农村儿童的早期发展质量,在避免出现贫困代际传递的问题上仍需继续努力。
近日,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与浙江敦和慈善基金会举行“毕节儿童发展示范区早期养育综合支持项目”签约仪式,在仪式现场,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原副理事长卢迈认为,毕节已经在收入方面实现脱贫,但仍需要对当地近70万0到6岁儿童进行有效的早期干预。
“当前,教育差距对收入差距的影响越来越大,实现人力资本投资,尤其是公共投资的均等化,是助力共同富裕、缩小人与人之间发展差距最有效的办法。”卢迈说。
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共享与发展研究院院长李实做出了相似的判断。在他看来,缩小教育机会的差距、不断提升整个社会的受教育程度,将帮助缩小工资差距和收入差距。从这个意义来说,从儿童早期发展做起,实现人力资本投资均等化,特别是人力资本公共投资的均等化,是实现共同富裕、缩小人与人之间发展差距最有效的办法。
李实认为,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心已由过去的实物资本投资转向当前的人力资本投资,后者有助于提高消费需求,将带来长期的经济增长效益。
具体怎么做?农村孩子与城市孩子“起跑线上的平等”要从教育和医疗抓起。李实指出,一方面公共教育投资应前移到婴幼儿养育及学前教育阶段,尽快实行免费学前教育制度;另一方面,要让儿童医疗免费,提高健康保障水平。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儿童发展中心高级顾问蔡建华指出,0-3岁是儿童早期发展的关键时期,促进儿童早期发展,对我国顺利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至关重要。目标的实现需要所有人的共同参与,因此尤其需要为农村儿童提供与城市儿童平等的参与发展的能力和机会,同时通过赋能和政策完善持续推动社会纵向流动。
“为农村儿童提供与城市儿童平等的参与发展的能力和机会,是实现目标的关键,儿童教育投资需要‘和时间赛跑’。”蔡建华说。
根据上述签约,敦和基金会将提供2000万元人民币的资金,用于投资毕节儿童早期发展,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巩固脱贫成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