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  ????  content=  校长  时期  日方  裂缝  创新  药厂  小品 

河南新乡:以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

   日期:2022-01-14 11:50:56     浏览:4    评论:0    

“年产50万吨,总投资30亿元,达产后年产值200亿元!”迎着新年的第一场雪,全国最大且河南唯一的PBAT类可降解树脂产业项目,在国家新乡经济技术开发区(简称“新乡经开区”)开工。

塑料降解难、污染大。2021年,河南升级实施“限塑令”。据介绍,PBAT属于热塑性生物降解塑料,整个生产过程不产生有机污染物和固体废弃物,项目达产后形成绿色全产业链,具有极大示范带动效应。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绿色是底色,项目为“底盘”,创新乃动力源。河南新乡稳中求进,坚持项目为王、创新至上,突出模式创新,把开发区作为经济建设的主阵地、主战场、主引擎。

作为主城区、核心区,新乡红旗区驻有7所大中专院校,科技服务发展实力雄厚。“我们深耕主导产业、做强服务业、做大工业、做精农业,经济发展在难中求成、稳中有进、逐步向好。”红旗区委书记刘宏锋告诉记者。

在河南省第三期“三个一批”活动中,新乡总投资755.6亿元的161个项目集中签约。在红旗区,总投资80.5亿元的7个战略性创新型产业项目正式开工,占地12000平方米的新乡新材料研发检测公共平台项目就是其中之一。该项目由红旗区、新乡学院联合西北工业大学,实施三方合作兴建,针对我国当前测试机构、测试设备和检测人才等方面的难点、堵点,突出3D打印材料检验检测、极端环境长寿命服役性能评估和全国性材料检测实习实训基地三大特色,立足中西部产业发展,辐射全国3D打印、航空航天和教育行业,力争在三五年内打造成国家级行业检测中心。

过去的2021年,对新乡而言,极不平凡,也极为艰辛。7月中下旬的特大洪涝灾害,带来直接经济损失421亿元。加快灾后恢复重建,钱从哪儿来?该市以模式创新倒逼平台重塑、项目加速、资源聚集。

仅仅3个月时间,整合国有企业近400家,盘活各类资产资源近百亿元,成功组建了资产规模超千亿元的新乡国有资本运营集团。大数据综合服务监管平台、项目全生命周期监管平台成功上线,新乡智慧金融服务平台线上24小时“不打烊”,新乡融资担保公司、新中农商行、新乡农商行等相继揭牌。

“有望搬进高标准的安置房,多亏党和政府的好政策!”在受灾最严重的卫辉市,60岁的田有祥在原华新纱厂住了30年,洪水过后,房屋受损严重,再逢下雨下雪,基本没法入住。

四方合作、市县联动——“资产公司+社会资本+金融机构+资金平衡”,创新的投融资模式一举引来总投资186.5亿元的城区灾后重建项目快速落地。该项目占地350亩,建成后能安置4335户居民,受灾群众关心的衣食住行、医教文卫等难题能够全部解决。

这一年,在1092个亿元以上项目助力下,新乡多项主要经济指标高于河南省平均水平。前三季度,经济增速6%,二产投资增长达23.8%,“规上”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相当于2020年全年的总和,以72.7%的税占比继续领先全省。

“新乡将进一步树牢创新驱动、项目为王理念,把起步当冲刺、开局当决战,通过一个个创新型重大项目添秤加码,确保实现开门红、全年红。”新乡市市长魏建平表示。

“年产50万吨,总投资30亿元,达产后年产值200亿元!”迎着新年的第一场雪,全国最大且河南唯一的PBAT类可降解树脂产业项目,在国家新乡经济技术开发区(简称“新乡经开区”)开工。

塑料降解难、污染大。2021年,河南升级实施“限塑令”。据介绍,PBAT属于热塑性生物降解塑料,整个生产过程不产生有机污染物和固体废弃物,项目达产后形成绿色全产业链,具有极大示范带动效应。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绿色是底色,项目为“底盘”,创新乃动力源。河南新乡稳中求进,坚持项目为王、创新至上,突出模式创新,把开发区作为经济建设的主阵地、主战场、主引擎。

作为主城区、核心区,新乡红旗区驻有7所大中专院校,科技服务发展实力雄厚。“我们深耕主导产业、做强服务业、做大工业、做精农业,经济发展在难中求成、稳中有进、逐步向好。”红旗区委书记刘宏锋告诉记者。

在河南省第三期“三个一批”活动中,新乡总投资755.6亿元的161个项目集中签约。在红旗区,总投资80.5亿元的7个战略性创新型产业项目正式开工,占地12000平方米的新乡新材料研发检测公共平台项目就是其中之一。该项目由红旗区、新乡学院联合西北工业大学,实施三方合作兴建,针对我国当前测试机构、测试设备和检测人才等方面的难点、堵点,突出3D打印材料检验检测、极端环境长寿命服役性能评估和全国性材料检测实习实训基地三大特色,立足中西部产业发展,辐射全国3D打印、航空航天和教育行业,力争在三五年内打造成国家级行业检测中心。

过去的2021年,对新乡而言,极不平凡,也极为艰辛。7月中下旬的特大洪涝灾害,带来直接经济损失421亿元。加快灾后恢复重建,钱从哪儿来?该市以模式创新倒逼平台重塑、项目加速、资源聚集。

仅仅3个月时间,整合国有企业近400家,盘活各类资产资源近百亿元,成功组建了资产规模超千亿元的新乡国有资本运营集团。大数据综合服务监管平台、项目全生命周期监管平台成功上线,新乡智慧金融服务平台线上24小时“不打烊”,新乡融资担保公司、新中农商行、新乡农商行等相继揭牌。

“有望搬进高标准的安置房,多亏党和政府的好政策!”在受灾最严重的卫辉市,60岁的田有祥在原华新纱厂住了30年,洪水过后,房屋受损严重,再逢下雨下雪,基本没法入住。

四方合作、市县联动——“资产公司+社会资本+金融机构+资金平衡”,创新的投融资模式一举引来总投资186.5亿元的城区灾后重建项目快速落地。该项目占地350亩,建成后能安置4335户居民,受灾群众关心的衣食住行、医教文卫等难题能够全部解决。

这一年,在1092个亿元以上项目助力下,新乡多项主要经济指标高于河南省平均水平。前三季度,经济增速6%,二产投资增长达23.8%,“规上”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相当于2020年全年的总和,以72.7%的税占比继续领先全省。

“新乡将进一步树牢创新驱动、项目为王理念,把起步当冲刺、开局当决战,通过一个个创新型重大项目添秤加码,确保实现开门红、全年红。”新乡市市长魏建平表示。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