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校长  时期  日方  裂缝  创新  小品  药厂  京秦高速  作业  窗帘 

谨防披着“积分兑换”外衣的诈骗

   日期:2022-01-27 11:06:12     浏览:3    评论:0    

“清零提醒:尊敬的尾号为xxxx的用户,您累计的7580积分即将全部清零,请点击链接兑换奖品。”来自深圳的吴先生近日收到了这样一条短信。

岁末年初,不少用户都收到积分兑换礼品的短信提醒。“刚开始以为是信用卡或者手机卡的积分,但是点击链接进去发现是一个没听说过的电子商城。”吴先生说,手机尾号确实是自己的,但自己从来没在这个平台上注册过,哪来的积分呢?然而,电子商城首页显眼位置提醒“现有7580积分,将于3天后过期”。那么,这些积分又该如何兑换呢?

记者操作发现,所谓的“兑换”不过是用“积分+现金”方式购买商品。例如,一款高温蒸汽拖把需要500积分+498元兑换,一套餐具需要1028积分+358元兑换。而在其他电商平台上,同款拖把只需398元,而同款餐具只需267元。

“以积分兑换为噱头诱导消费者高价购买商品,怕是这些平台的套路。”吴先生根据商城网页提示搜索到该平台的微信公众号发现,该账号由于用户投诉并经平台审核,涉嫌欺诈,已被停止使用。

此外,一些诈骗分子冒充运营商客服用呼号软件拨打电话给受害人,告知其积分即将到期,并向机主索要验证码和收货地址,表示将礼品邮寄给受害人。而事实上,验证码被诈骗分子用于积分兑换代金券,邮寄给受害人的礼品却是远低于积分可兑换价值的三无产品。

深圳警方近期公布,还有不法分子通过伪基站伪装成电信运营商发送短信,诱导受害人填写姓名、身份证号、信用卡号、手机号等信息,并要求受害人下载以“安全控件”为名的木马程序,盗刷受害人信用卡,给受害人造成财产损失。

北京市中伦(上海)律师事务所律师沈立表示,积分兑换礼品本是商家回馈顾客的活动,有时却被不法分子利用。积分兑换礼品的短信中,不乏以积分兑换为噱头诱导消费者高价购买商品的套路,更有甚者,打着积分兑换的幌子对用户实施诈骗。用户在操作时要仔细辨别,以免上当受骗。

“清零提醒:尊敬的尾号为xxxx的用户,您累计的7580积分即将全部清零,请点击链接兑换奖品。”来自深圳的吴先生近日收到了这样一条短信。

岁末年初,不少用户都收到积分兑换礼品的短信提醒。“刚开始以为是信用卡或者手机卡的积分,但是点击链接进去发现是一个没听说过的电子商城。”吴先生说,手机尾号确实是自己的,但自己从来没在这个平台上注册过,哪来的积分呢?然而,电子商城首页显眼位置提醒“现有7580积分,将于3天后过期”。那么,这些积分又该如何兑换呢?

记者操作发现,所谓的“兑换”不过是用“积分+现金”方式购买商品。例如,一款高温蒸汽拖把需要500积分+498元兑换,一套餐具需要1028积分+358元兑换。而在其他电商平台上,同款拖把只需398元,而同款餐具只需267元。

“以积分兑换为噱头诱导消费者高价购买商品,怕是这些平台的套路。”吴先生根据商城网页提示搜索到该平台的微信公众号发现,该账号由于用户投诉并经平台审核,涉嫌欺诈,已被停止使用。

此外,一些诈骗分子冒充运营商客服用呼号软件拨打电话给受害人,告知其积分即将到期,并向机主索要验证码和收货地址,表示将礼品邮寄给受害人。而事实上,验证码被诈骗分子用于积分兑换代金券,邮寄给受害人的礼品却是远低于积分可兑换价值的三无产品。

深圳警方近期公布,还有不法分子通过伪基站伪装成电信运营商发送短信,诱导受害人填写姓名、身份证号、信用卡号、手机号等信息,并要求受害人下载以“安全控件”为名的木马程序,盗刷受害人信用卡,给受害人造成财产损失。

北京市中伦(上海)律师事务所律师沈立表示,积分兑换礼品本是商家回馈顾客的活动,有时却被不法分子利用。积分兑换礼品的短信中,不乏以积分兑换为噱头诱导消费者高价购买商品的套路,更有甚者,打着积分兑换的幌子对用户实施诈骗。用户在操作时要仔细辨别,以免上当受骗。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