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国市场主体已突破1.5亿户,其中个体工商户突破1亿户,亿万市场主体的磅礴力量推动我国经济总量迈上百万亿元大关,实现国家财力和社会财富稳定增长,也承载了7亿多人的就业基本盘。
昨天,记者从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获悉,截至2021年底,全国登记在册的市场主体总量达到1.54亿户,同比增长11.1%,其中,企业4842.3万户,个体工商户1.03亿户。从增量看,2021年,我国新设市场主体2887.2万户,同比增长15.4%,其中,企业904万户,同比增长12.5%;个体工商户1970.1万户,同比增长17.2%。党的“十八大”以来,市场主体总量已经比2012年底的5494.9万户增长了2.8倍,年均增长达到12.1%,其中企业年均增长15.1%,个体工商户年均增长10.9%。全国日均新设企业由0.69万户持续增长到2021年的2.48万户。
新设企业中,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快速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亮点。2021年,我国“四新经济”新设企业383.8万户,同比增长15.8%,占新设企业总量的42.5%。此外,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住宿和餐饮业加速恢复,全年新设市场主体305.9万户,略超2019年304万户的水平,较2020年增长14.8%。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加速恢复,新设市场主体52.3万户,同比增长44.1%,远超2020年同比增长0.4%的水平。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蒲淳介绍,下一步还将在深入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加强公平公正监管、提升改革获得感、完善法制保障等四方面持续发力,支持市场主体发展。具体举措包括牵头推进深化“证照分离”改革,在全国范围实现全覆盖;推动制定企业开办全程网上办国家标准;加快建设企业电子证照库,2022年底前全面实现涉企证照电子化;加强和改进反垄断执法,防止资本无序扩张;从财税、金融、社保等多方面加大对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的帮扶力度等。
此外,发布会上还介绍了今年3月1日即将正式实施的《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条例》是我国制定出台的第一部统一规范各类市场主体登记管理的行政法规,将极大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和市场主体制度性交易成本。同时,兼顾效率与安全,统筹宽进和严管,在放宽准入的同时进一步强化市场主体的法律责任,加大信用约束,引入了信用风险分级分类管理等制度,强化市场主体登记监管信息的公示公开。
目前,全国市场主体已突破1.5亿户,其中个体工商户突破1亿户,亿万市场主体的磅礴力量推动我国经济总量迈上百万亿元大关,实现国家财力和社会财富稳定增长,也承载了7亿多人的就业基本盘。
昨天,记者从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获悉,截至2021年底,全国登记在册的市场主体总量达到1.54亿户,同比增长11.1%,其中,企业4842.3万户,个体工商户1.03亿户。从增量看,2021年,我国新设市场主体2887.2万户,同比增长15.4%,其中,企业904万户,同比增长12.5%;个体工商户1970.1万户,同比增长17.2%。党的“十八大”以来,市场主体总量已经比2012年底的5494.9万户增长了2.8倍,年均增长达到12.1%,其中企业年均增长15.1%,个体工商户年均增长10.9%。全国日均新设企业由0.69万户持续增长到2021年的2.48万户。
新设企业中,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快速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亮点。2021年,我国“四新经济”新设企业383.8万户,同比增长15.8%,占新设企业总量的42.5%。此外,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住宿和餐饮业加速恢复,全年新设市场主体305.9万户,略超2019年304万户的水平,较2020年增长14.8%。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加速恢复,新设市场主体52.3万户,同比增长44.1%,远超2020年同比增长0.4%的水平。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蒲淳介绍,下一步还将在深入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加强公平公正监管、提升改革获得感、完善法制保障等四方面持续发力,支持市场主体发展。具体举措包括牵头推进深化“证照分离”改革,在全国范围实现全覆盖;推动制定企业开办全程网上办国家标准;加快建设企业电子证照库,2022年底前全面实现涉企证照电子化;加强和改进反垄断执法,防止资本无序扩张;从财税、金融、社保等多方面加大对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的帮扶力度等。
此外,发布会上还介绍了今年3月1日即将正式实施的《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条例》是我国制定出台的第一部统一规范各类市场主体登记管理的行政法规,将极大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和市场主体制度性交易成本。同时,兼顾效率与安全,统筹宽进和严管,在放宽准入的同时进一步强化市场主体的法律责任,加大信用约束,引入了信用风险分级分类管理等制度,强化市场主体登记监管信息的公示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