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  ????  content=  校长  时期  日方  裂缝  创新  药厂  小品 

访秦皇岛“喇叭匠”:唢呐声里的坚守与传承

   日期:2022-01-30 14:03:29     浏览:5    评论:0    

中新网秦皇岛1月30日电 (肖光明 李洋)15岁拜师学习唢呐的演奏,此后一直与唢呐行走“江湖”。如今,43岁的董连吉传艺的弟子遍布多地,他想让更多人认识、喜爱和传承这项技艺。

春节将近,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河北鼓吹乐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董连吉正陶醉在唢呐的吹奏中,在渤海岸边吹一曲已成为他的日常习惯。唢呐声,时而高亢嘹亮,时而悦耳动听,音调喜庆热烈。

董连吉在1993年就拜师学习唢呐演奏,掌握了传统民间创作手法“七调串吹移位法”和“借字”“加花、减字、变奏”等独特的演奏方法,并熟悉掌握冀东各种民间音乐唢呐曲牌,擅长多种形制的唢呐、鼓艺等乐器。曾赴全国各地演出,多次荣获唢呐艺术奖项。

据董连吉讲述,在坊间人们把鼓吹乐艺人称为“喇叭匠”,看似普通的唢呐,能传递出百种乐曲,或慷慨激昂,或温情婉转,或绵延悠长,总能表达出人生喜怒哀乐的情绪。过去在农村无论是红事、白事、喜庆还是祭祀,都离不开唢呐。“七寸唢呐拿在手,五音六律里边有,婚丧嫁娶没有它,闷声闷气蛮难受。”

坚守着对唢呐的痴迷与挚爱,董连吉执着地传承着传统文化,不管是谁来学习,他都会热心传授这门艺术。如今董连吉是秦皇岛市北戴河新区一所唢呐学校的负责人,学在苦中求,艺在勤中练,海边经常会出现他和学生们练习唢呐的身影。

随着时代发展,如何让更多人了解冀东唢呐的魅力,成为董连吉追求的目标。他将搜集的唢呐曲谱整理成册,曲谱以传统的“工尺谱”与“简谱”对照的形式呈现。“‘工尺谱’是中国传统记谱法之一,可以让更多爱好者了解传统乐曲记谱方式。”董连吉说。

虽然因长时间练习唢呐,董连吉的听力已受损,但他表示,唢呐声声留乡愁,唢呐是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希望唢呐文化能一代代传承下去,焕发生机。

中新网秦皇岛1月30日电 (肖光明 李洋)15岁拜师学习唢呐的演奏,此后一直与唢呐行走“江湖”。如今,43岁的董连吉传艺的弟子遍布多地,他想让更多人认识、喜爱和传承这项技艺。

春节将近,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河北鼓吹乐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董连吉正陶醉在唢呐的吹奏中,在渤海岸边吹一曲已成为他的日常习惯。唢呐声,时而高亢嘹亮,时而悦耳动听,音调喜庆热烈。

董连吉在1993年就拜师学习唢呐演奏,掌握了传统民间创作手法“七调串吹移位法”和“借字”“加花、减字、变奏”等独特的演奏方法,并熟悉掌握冀东各种民间音乐唢呐曲牌,擅长多种形制的唢呐、鼓艺等乐器。曾赴全国各地演出,多次荣获唢呐艺术奖项。

据董连吉讲述,在坊间人们把鼓吹乐艺人称为“喇叭匠”,看似普通的唢呐,能传递出百种乐曲,或慷慨激昂,或温情婉转,或绵延悠长,总能表达出人生喜怒哀乐的情绪。过去在农村无论是红事、白事、喜庆还是祭祀,都离不开唢呐。“七寸唢呐拿在手,五音六律里边有,婚丧嫁娶没有它,闷声闷气蛮难受。”

坚守着对唢呐的痴迷与挚爱,董连吉执着地传承着传统文化,不管是谁来学习,他都会热心传授这门艺术。如今董连吉是秦皇岛市北戴河新区一所唢呐学校的负责人,学在苦中求,艺在勤中练,海边经常会出现他和学生们练习唢呐的身影。

随着时代发展,如何让更多人了解冀东唢呐的魅力,成为董连吉追求的目标。他将搜集的唢呐曲谱整理成册,曲谱以传统的“工尺谱”与“简谱”对照的形式呈现。“‘工尺谱’是中国传统记谱法之一,可以让更多爱好者了解传统乐曲记谱方式。”董连吉说。

虽然因长时间练习唢呐,董连吉的听力已受损,但他表示,唢呐声声留乡愁,唢呐是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希望唢呐文化能一代代传承下去,焕发生机。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