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  ????  content=  校长  时期  日方  裂缝  创新  药厂  小品 

总导演张艺谋:闭幕式将时空串联2008年北京奥运会

   日期:2022-02-06 07:40:59     浏览:8    评论:0    

2月4日晚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主火炬台和点火方式出乎所有人的意料。2月5日进行的北京冬奥组委、国际奥委会开幕式后首场新闻发布会上,开幕式总导演张艺谋线上接受采访。张艺谋透露,当时提出这个方案时很忐忑,没想到北京冬奥组委和国际奥委会非常喜欢,批准了他这个有点大胆、甚至“离经叛道”的创意。

2008年,张艺谋执导了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谈及两个开幕式,张艺谋表示,“我认为2022年的开幕式更温暖、更从容、更简约,也更好地阐释了全世界在一起的奥运理念,尤其体现在主火炬台和火炬点燃上,这一点是我最自豪的。”

张艺谋介绍,已全面开始筹备闭幕式,闭幕式上将时空串联2008年北京奥运会,呈现一个“双奥”瞬间。

●主火炬

小小火炬体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总结开幕式时,张艺谋说最大的特点是创新,“它的规模不是最大的,表演不是最多的,但创新和创意理念表现了人类在一个艰难时刻的那种温暖,一起面向未来的勇气。”

这些创新环节中,火炬环节无疑是最富有创意的。张艺谋坦言,开幕式上火炬和点火方式让很多人感到惊讶,但这是一个很好的创新和改变,体现了中国美学讲究含蓄、空灵、以一当十的留白风格。

张艺谋介绍说,全世界雪花汇聚在一起,一个小小的火炬体现了低碳环保的理念,也体现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说法,更体现了人类最早的一种感觉,“当我们原始人类发现火是生命之源时,所有人一起在洞穴里保护、呵护这个火种,希望它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张艺谋坦言他的角度不再仅仅是关注中国五千年的文化,更多想去体现全世界对奥林匹克火种的呵护和陪伴,“用这样的理念去表现出来,我觉得很美,回到了我们人类的初心,也是奥林匹克精神。我觉得这一刻对我来说充满了意义。”

张艺谋透露,当时提出这个方案时很忐忑,没想到北京冬奥组委和国际奥委会非常喜欢,批准了他这个有点大胆、甚至“离经叛道”的创意。

●科技亮点

鸟巢内巨大LED“地屏”面积达11600平方米

北京冬奥组委开闭幕式工作部部长、国家体育场场馆主任常宇介绍了开幕式的众多科技亮点。

常宇透露,部分环节对技术的要求极高,给工作团队、技术团队带来很大的挑战。以国家体育场内部的巨大LED“地屏”为例,面积达到11600平方米,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播放系统,对画面质量的要求特别高。

“电视机前的观众和现场的观众,看到的都是一个画面。实际上这个‘地屏’分成了4个窗口来播放,窗口零延时组成同一个画面。最终呈现的效果有目共睹,其实背后涉及优化播放系统等诸多技术细节。”

常宇还提到,“和平鸽”环节,节目名称为《雪花》,为了小朋友脚下那一朵朵闪亮的雪花,技术团队克服了许多困难。

“大家都看到了,无论小朋友跑到哪儿,脚下的雪花都会跟随着,场面非常灵动,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常宇称,这并非提前设计好的雪花特效,而是采用了实时捕捉、实时渲染、实时播放等技术。

常宇表示,现场的实时捕捉、渲染、播放并非最新的技术,只是在如此大型的实景广场演出上,实现如此大规模的应用是非常少见的,“对我们来说,技术上面临很大的挑战。我们和TOP合作伙伴、北京电影学院共同合作,克服了许多困难,最终成功完成这个兼具难度和创新性的演出环节。”

●转播

为让烟火呈现更好效果 在鸟巢外安排工作人员

奥林匹克广播服务公司首席执行官伊阿尼斯·埃克萨科斯接受了中外记者的提问。

伊阿尼斯强调,北京冬奥会开幕式转播过程中,他们的确运用了很多最新的技术,让转播效果更加出色,但并没有反客为主,“转播团队是服务于开幕式本身的,我们主要还是对外表达东道主想要传达的信息,讲述运动员等群体的故事,传递感人、美丽、有温度的故事。”

伊阿尼斯举例说,第一次彩排过后,转播团队的准备工作其实已经做得差不多了。不过,为了让蔡国强担任总设计的冬奥焰火表演呈现更好的效果,他们临时增加、调整了特定的机位,比如在鸟巢外甚至闭环外安排了工作人员。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想向世界传达什么样的理念?伊阿尼斯认为自己并没有发言权,但他有自己的感受。

伊阿尼斯参加过多届奥运会的开幕式转播,对于2月4日晚的开幕式,他个人非常喜欢,融合了多种元素,“从开始到结束,整个仪式都在展现团结,很多人都在找主火炬在哪里,其实就在眼前。我认为,这种团结理念让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变得与众不同。”

●闭幕式

希望闭幕式呈现快乐 将更多服务于运动员

2008年,张艺谋执导了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谈及两个开幕式,张艺谋表示完全不一样,也不能简单比拼艺术表演,艺术表演本身没有好坏,每一种艺术表现都有它的特点,更重要的是看创意和理念。“我认为2022年的开幕式更温暖、更从容、更简约,也更好地阐释了全世界在一起的奥运理念,尤其体现在主火炬台和火炬点燃上,这一点是我最自豪的。”

张艺谋表示,除点火仪式外,他最喜欢持续1分半的萌娃滑冰滑雪视频。“虽然只有1分半钟,我看了很多次,很感动,很温暖,也很生动。”张艺谋称,所有人看到这样一群小萌娃滑冰滑雪,不断跌倒又不断爬起来时都会露出会心一笑,这恰好也表达了三亿人参与冰雪的理念。

被问及给开幕式打多少分,张艺谋说不会给自己拍的电影打高分,但要给团队和开幕式的呈现打一百分,“一个导演坐在这里,他的背后是无数默默付出的人。是无数人的艰辛努力、创意创造,才会有开幕式的成功。”

张艺谋介绍,已全面开始筹备闭幕式,闭幕式上将时空串联2008年北京奥运会,呈现一个“双奥”瞬间。

张艺谋表示,开幕式结束后便已立即进行了场地转换,目前方方面面都开始准备2月20日闭幕式。“这次比较好的是鸟巢没有承担比赛,跟2008年不一样,这次只是负责4个仪式。”张艺谋称,这可以让他专心、专注地完成北京冬奥会、北京冬残奥会开闭幕式工作。

“闭幕式工作今天已经开始了,很希望在开幕式之后给大家呈现一个快乐的闭幕式。”张艺谋表示,运动员是主人,闭幕式更多的是服务于运动员,希望运动员最后能有一种快乐、圆满,跟大家依依惜别的心情。

此外,张艺谋透露,北京冬奥会闭幕式上会呈现一个“双奥”瞬间,“鸟巢是唯一的‘双奥’(开闭幕式)场馆,我们希望在闭幕式上有一个瞬间,展现‘双奥’的特点,呈现出穿越历史、打通瞬间的感觉,希望这个瞬间会成为一个亮点。”

2月4日晚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主火炬台和点火方式出乎所有人的意料。2月5日进行的北京冬奥组委、国际奥委会开幕式后首场新闻发布会上,开幕式总导演张艺谋线上接受采访。张艺谋透露,当时提出这个方案时很忐忑,没想到北京冬奥组委和国际奥委会非常喜欢,批准了他这个有点大胆、甚至“离经叛道”的创意。

2008年,张艺谋执导了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谈及两个开幕式,张艺谋表示,“我认为2022年的开幕式更温暖、更从容、更简约,也更好地阐释了全世界在一起的奥运理念,尤其体现在主火炬台和火炬点燃上,这一点是我最自豪的。”

张艺谋介绍,已全面开始筹备闭幕式,闭幕式上将时空串联2008年北京奥运会,呈现一个“双奥”瞬间。

●主火炬

小小火炬体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总结开幕式时,张艺谋说最大的特点是创新,“它的规模不是最大的,表演不是最多的,但创新和创意理念表现了人类在一个艰难时刻的那种温暖,一起面向未来的勇气。”

这些创新环节中,火炬环节无疑是最富有创意的。张艺谋坦言,开幕式上火炬和点火方式让很多人感到惊讶,但这是一个很好的创新和改变,体现了中国美学讲究含蓄、空灵、以一当十的留白风格。

张艺谋介绍说,全世界雪花汇聚在一起,一个小小的火炬体现了低碳环保的理念,也体现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说法,更体现了人类最早的一种感觉,“当我们原始人类发现火是生命之源时,所有人一起在洞穴里保护、呵护这个火种,希望它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张艺谋坦言他的角度不再仅仅是关注中国五千年的文化,更多想去体现全世界对奥林匹克火种的呵护和陪伴,“用这样的理念去表现出来,我觉得很美,回到了我们人类的初心,也是奥林匹克精神。我觉得这一刻对我来说充满了意义。”

张艺谋透露,当时提出这个方案时很忐忑,没想到北京冬奥组委和国际奥委会非常喜欢,批准了他这个有点大胆、甚至“离经叛道”的创意。

●科技亮点

鸟巢内巨大LED“地屏”面积达11600平方米

北京冬奥组委开闭幕式工作部部长、国家体育场场馆主任常宇介绍了开幕式的众多科技亮点。

常宇透露,部分环节对技术的要求极高,给工作团队、技术团队带来很大的挑战。以国家体育场内部的巨大LED“地屏”为例,面积达到11600平方米,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播放系统,对画面质量的要求特别高。

“电视机前的观众和现场的观众,看到的都是一个画面。实际上这个‘地屏’分成了4个窗口来播放,窗口零延时组成同一个画面。最终呈现的效果有目共睹,其实背后涉及优化播放系统等诸多技术细节。”

常宇还提到,“和平鸽”环节,节目名称为《雪花》,为了小朋友脚下那一朵朵闪亮的雪花,技术团队克服了许多困难。

“大家都看到了,无论小朋友跑到哪儿,脚下的雪花都会跟随着,场面非常灵动,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常宇称,这并非提前设计好的雪花特效,而是采用了实时捕捉、实时渲染、实时播放等技术。

常宇表示,现场的实时捕捉、渲染、播放并非最新的技术,只是在如此大型的实景广场演出上,实现如此大规模的应用是非常少见的,“对我们来说,技术上面临很大的挑战。我们和TOP合作伙伴、北京电影学院共同合作,克服了许多困难,最终成功完成这个兼具难度和创新性的演出环节。”

●转播

为让烟火呈现更好效果 在鸟巢外安排工作人员

奥林匹克广播服务公司首席执行官伊阿尼斯·埃克萨科斯接受了中外记者的提问。

伊阿尼斯强调,北京冬奥会开幕式转播过程中,他们的确运用了很多最新的技术,让转播效果更加出色,但并没有反客为主,“转播团队是服务于开幕式本身的,我们主要还是对外表达东道主想要传达的信息,讲述运动员等群体的故事,传递感人、美丽、有温度的故事。”

伊阿尼斯举例说,第一次彩排过后,转播团队的准备工作其实已经做得差不多了。不过,为了让蔡国强担任总设计的冬奥焰火表演呈现更好的效果,他们临时增加、调整了特定的机位,比如在鸟巢外甚至闭环外安排了工作人员。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想向世界传达什么样的理念?伊阿尼斯认为自己并没有发言权,但他有自己的感受。

伊阿尼斯参加过多届奥运会的开幕式转播,对于2月4日晚的开幕式,他个人非常喜欢,融合了多种元素,“从开始到结束,整个仪式都在展现团结,很多人都在找主火炬在哪里,其实就在眼前。我认为,这种团结理念让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变得与众不同。”

●闭幕式

希望闭幕式呈现快乐 将更多服务于运动员

2008年,张艺谋执导了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谈及两个开幕式,张艺谋表示完全不一样,也不能简单比拼艺术表演,艺术表演本身没有好坏,每一种艺术表现都有它的特点,更重要的是看创意和理念。“我认为2022年的开幕式更温暖、更从容、更简约,也更好地阐释了全世界在一起的奥运理念,尤其体现在主火炬台和火炬点燃上,这一点是我最自豪的。”

张艺谋表示,除点火仪式外,他最喜欢持续1分半的萌娃滑冰滑雪视频。“虽然只有1分半钟,我看了很多次,很感动,很温暖,也很生动。”张艺谋称,所有人看到这样一群小萌娃滑冰滑雪,不断跌倒又不断爬起来时都会露出会心一笑,这恰好也表达了三亿人参与冰雪的理念。

被问及给开幕式打多少分,张艺谋说不会给自己拍的电影打高分,但要给团队和开幕式的呈现打一百分,“一个导演坐在这里,他的背后是无数默默付出的人。是无数人的艰辛努力、创意创造,才会有开幕式的成功。”

张艺谋介绍,已全面开始筹备闭幕式,闭幕式上将时空串联2008年北京奥运会,呈现一个“双奥”瞬间。

张艺谋表示,开幕式结束后便已立即进行了场地转换,目前方方面面都开始准备2月20日闭幕式。“这次比较好的是鸟巢没有承担比赛,跟2008年不一样,这次只是负责4个仪式。”张艺谋称,这可以让他专心、专注地完成北京冬奥会、北京冬残奥会开闭幕式工作。

“闭幕式工作今天已经开始了,很希望在开幕式之后给大家呈现一个快乐的闭幕式。”张艺谋表示,运动员是主人,闭幕式更多的是服务于运动员,希望运动员最后能有一种快乐、圆满,跟大家依依惜别的心情。

此外,张艺谋透露,北京冬奥会闭幕式上会呈现一个“双奥”瞬间,“鸟巢是唯一的‘双奥’(开闭幕式)场馆,我们希望在闭幕式上有一个瞬间,展现‘双奥’的特点,呈现出穿越历史、打通瞬间的感觉,希望这个瞬间会成为一个亮点。”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