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校长  时期  日方  裂缝  创新  小品  药厂  作业  京秦高速  窗帘 

解码科技冬奥 这些“黑科技”也将“飞入寻常百姓家”

   日期:2022-02-17 08:21:09     浏览:20    评论:0    

在2022北京新闻中心16日举行的科技冬奥专场新闻发布会上,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主任黄晶系统讲述了北京冬奥会开幕式里的“黑科技”元素:目前全球最大的超高清LED三维舞台,集成了智能播控系统,将超高分辨率的视频素材分秒不差地呈现在所有模块上;主火炬台的雪花结构, 在设计、储氢、供氢、燃烧技术等方面进行了多项创新,展现了高新技术实现绿色低碳新理念的创新实践。

科技让开幕式上的创意更加闪耀,这绝非一日之功。2017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设立了“科技冬奥”重点专项。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司长祝学华介绍,围绕场馆、运行、指挥、安保、医疗、气象、交通、转播、观赛等关键场景,500多家单位、超过万名科研人员参与研发的200多项技术成果已在测试赛、运动员训练、正式比赛中开展了示范应用,为北京冬奥会高质量办赛和高水平参赛提供了有力支撑。

北京冬奥组委技术部部长喻红介绍,国家速滑馆的“冰”面,在冬奥历史上第一个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制造,为运动员创造更快的成绩提供了保障,已见证了8项新的奥运记录和1项世界纪录的诞生。

“本届冬奥会众多‘黑科技’的背后,是北京科技创新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既有科研机构的奉献,也有中关村一大批新型显示、人工智能、机器人、新材料等领域企业的积极参与和攻关。”北京市科委主任许强说。

许强介绍,科技让防疫更可控。150余台生物气溶胶新冠病毒的监测系统,可及时检测场馆内各点位的空气环境,监测灵敏度比传统手段高3倍;为赛事服务保障人员配备了3万余台多体征感知设备,及时发现并上报身体异常情况。

河北省科技厅厅长龙奋杰介绍,河北省科技厅制定实施《科技冬奥 智慧崇礼行动计划》,设立科技冬奥专项,支持项目100余项。目前,有46个项目成果正在保障冬奥会举办。

龙奋杰提到,云顶滑雪公园使用的“室外雪上项目场地防风网技术”,得到了国际奥委会和国际雪联的高度认可;在“雪如意”安装北斗微基站定位系统,首次实现了室内亚米级精准定位;复杂山地气象预报关键技术,精细化程度达到“百米级、分钟级”。

“在后冬奥时代,我们将在城市发展中,持续为科技冬奥的成果提供应用场景,使冬奥科技成果从冬奥会走向城市发展的应用场,飞入寻常百姓家,也成为推动北京国际科技中心建设和科技强国建设的新动力。”许强说。

智慧场馆技术在城市场景落地,可使其运行管理更准确,让城市更具“智慧”。目前,北京已着手在城市副中心一些大型的公共建筑和枢纽型建筑里推广使用这些新技术,“智慧崇礼”也在有序推进中。

 

在2022北京新闻中心16日举行的科技冬奥专场新闻发布会上,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主任黄晶系统讲述了北京冬奥会开幕式里的“黑科技”元素:目前全球最大的超高清LED三维舞台,集成了智能播控系统,将超高分辨率的视频素材分秒不差地呈现在所有模块上;主火炬台的雪花结构, 在设计、储氢、供氢、燃烧技术等方面进行了多项创新,展现了高新技术实现绿色低碳新理念的创新实践。

科技让开幕式上的创意更加闪耀,这绝非一日之功。2017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设立了“科技冬奥”重点专项。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司长祝学华介绍,围绕场馆、运行、指挥、安保、医疗、气象、交通、转播、观赛等关键场景,500多家单位、超过万名科研人员参与研发的200多项技术成果已在测试赛、运动员训练、正式比赛中开展了示范应用,为北京冬奥会高质量办赛和高水平参赛提供了有力支撑。

北京冬奥组委技术部部长喻红介绍,国家速滑馆的“冰”面,在冬奥历史上第一个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制造,为运动员创造更快的成绩提供了保障,已见证了8项新的奥运记录和1项世界纪录的诞生。

“本届冬奥会众多‘黑科技’的背后,是北京科技创新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既有科研机构的奉献,也有中关村一大批新型显示、人工智能、机器人、新材料等领域企业的积极参与和攻关。”北京市科委主任许强说。

许强介绍,科技让防疫更可控。150余台生物气溶胶新冠病毒的监测系统,可及时检测场馆内各点位的空气环境,监测灵敏度比传统手段高3倍;为赛事服务保障人员配备了3万余台多体征感知设备,及时发现并上报身体异常情况。

河北省科技厅厅长龙奋杰介绍,河北省科技厅制定实施《科技冬奥 智慧崇礼行动计划》,设立科技冬奥专项,支持项目100余项。目前,有46个项目成果正在保障冬奥会举办。

龙奋杰提到,云顶滑雪公园使用的“室外雪上项目场地防风网技术”,得到了国际奥委会和国际雪联的高度认可;在“雪如意”安装北斗微基站定位系统,首次实现了室内亚米级精准定位;复杂山地气象预报关键技术,精细化程度达到“百米级、分钟级”。

“在后冬奥时代,我们将在城市发展中,持续为科技冬奥的成果提供应用场景,使冬奥科技成果从冬奥会走向城市发展的应用场,飞入寻常百姓家,也成为推动北京国际科技中心建设和科技强国建设的新动力。”许强说。

智慧场馆技术在城市场景落地,可使其运行管理更准确,让城市更具“智慧”。目前,北京已着手在城市副中心一些大型的公共建筑和枢纽型建筑里推广使用这些新技术,“智慧崇礼”也在有序推进中。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