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校长  时期  日方  裂缝  创新  小品  药厂  作业  京秦高速  窗帘 

广东台商林秋霖:扎根大陆三十余载 精细裁剪亮相冬奥

   日期:2022-02-20 21:04:21     浏览:6    评论:0    

原标题:广东台商林秋霖:扎根大陆三十余载 精细裁剪亮相冬奥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惠州2月20日电 题:广东台商林秋霖:扎根大陆三十余载 精细裁剪亮相冬奥

作者 孙秋霞

今年71岁的林秋霖,是最早一批到广东惠州发展的台商之一,他在大陆扎根三十余载,从事服装生产至今已有47年。年过七旬,林秋霖依然精神矍铄,对自己的创业史如数家珍。最令他感到自豪的,是他创办的制衣厂成为北京冬奥会滑雪赛事服生产商。

“二十几年前我们就开始做工艺复杂的滑雪服,之前我们出口的一件衣服有400多道工序,冬奥会服总共有382道工序,我们的技术团队可以很快上手适应。”林秋霖近日接受中新社采访时说。

林秋霖从小家境贫寒,17岁开始步入社会,从最初的裁剪工做起,在服装行业打拼近50年。1991年,林秋霖回到祖籍地梅州五华后,决定在惠州投资建厂,租了一栋厂房,创办惠州市宏星塑胶工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宏星制衣厂”),从做了17年的老本行外销雨衣起步。

惠州是客家人的重要聚居地和集散地之一,这给同样身为客家人的林秋霖带来许多亲近感。“我讲客家话,惠州也讲客家话,客家人吃苦耐劳的精神是相通的。到现在我都认为,来到惠州真的很幸运。”林秋霖说。

办厂之初,林秋霖从台湾带来了一批技术熟练的工人,给厂里的员工做培训。随着工人技术提高,工艺也慢慢从简单转向复杂,并开始制作冲锋衣、航海衣和滑雪服等国内外高端品牌系列产品。林秋霖对此深感欣慰:“这个厂已经十几年没有台湾的干部了,工人的技术都跟上去了。”

凭借积攒多年的技术经验和客家人吃苦耐劳的精神,在林秋霖的带领下,宏星制衣厂的生意越做越大,并成功在全国几万家生产厂家中脱颖而出,成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制服装备的生产厂家,共承担5万余套户外功能外套、功能运动裤的成衣生产任务。

“由于对工艺要求不断提升,冬奥服装用了两年时间修改了45次,到最后原料确定只剩下3个月。为了能够如期交货,工人克服困难,加班加点生产,他们都没有怨言,我也很感动。”林秋霖说。

在宏星制衣厂陈列室,至今仍摆放着北京冬奥会中国队领奖服、技术官员服、志愿者服和安保服等。这些看似普通的服装,背后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科技含量,它融合了中国传统山水画与冬奥核心图形的雪山图景,将功能性、民族性和艺术性完美结合。

宏星制衣厂副总经理张新培介绍,制作冬奥会服装,最难的是定位裁剪。衣服上的图案分几片展示,每一片都是对位的,要根据定位去裁剪,保证尺寸和高度完全一致。面料上喷绘的山峰、万里长城等图案,不能有墨点瑕疵。

“当初做滑雪服的时候,没想到我们国家会参与冰雪运动的人口超过3亿,我们以前全部做国外的订单,从2008年开始慢慢转回国内,国内市场份额现在有60%,未来国内份额会越来越多,准备再招几百个工人。”林秋霖说。

林秋霖坦言,三十多年前,自己来大陆创业抓住了最好的机会。“现在这个时候,台湾年轻人如果来大陆,肯吃苦耐劳,成功的机会也一定很大,我认为台湾年轻人要把握机会。”(完)

原标题:广东台商林秋霖:扎根大陆三十余载 精细裁剪亮相冬奥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惠州2月20日电 题:广东台商林秋霖:扎根大陆三十余载 精细裁剪亮相冬奥

作者 孙秋霞

今年71岁的林秋霖,是最早一批到广东惠州发展的台商之一,他在大陆扎根三十余载,从事服装生产至今已有47年。年过七旬,林秋霖依然精神矍铄,对自己的创业史如数家珍。最令他感到自豪的,是他创办的制衣厂成为北京冬奥会滑雪赛事服生产商。

“二十几年前我们就开始做工艺复杂的滑雪服,之前我们出口的一件衣服有400多道工序,冬奥会服总共有382道工序,我们的技术团队可以很快上手适应。”林秋霖近日接受中新社采访时说。

林秋霖从小家境贫寒,17岁开始步入社会,从最初的裁剪工做起,在服装行业打拼近50年。1991年,林秋霖回到祖籍地梅州五华后,决定在惠州投资建厂,租了一栋厂房,创办惠州市宏星塑胶工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宏星制衣厂”),从做了17年的老本行外销雨衣起步。

惠州是客家人的重要聚居地和集散地之一,这给同样身为客家人的林秋霖带来许多亲近感。“我讲客家话,惠州也讲客家话,客家人吃苦耐劳的精神是相通的。到现在我都认为,来到惠州真的很幸运。”林秋霖说。

办厂之初,林秋霖从台湾带来了一批技术熟练的工人,给厂里的员工做培训。随着工人技术提高,工艺也慢慢从简单转向复杂,并开始制作冲锋衣、航海衣和滑雪服等国内外高端品牌系列产品。林秋霖对此深感欣慰:“这个厂已经十几年没有台湾的干部了,工人的技术都跟上去了。”

凭借积攒多年的技术经验和客家人吃苦耐劳的精神,在林秋霖的带领下,宏星制衣厂的生意越做越大,并成功在全国几万家生产厂家中脱颖而出,成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制服装备的生产厂家,共承担5万余套户外功能外套、功能运动裤的成衣生产任务。

“由于对工艺要求不断提升,冬奥服装用了两年时间修改了45次,到最后原料确定只剩下3个月。为了能够如期交货,工人克服困难,加班加点生产,他们都没有怨言,我也很感动。”林秋霖说。

在宏星制衣厂陈列室,至今仍摆放着北京冬奥会中国队领奖服、技术官员服、志愿者服和安保服等。这些看似普通的服装,背后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科技含量,它融合了中国传统山水画与冬奥核心图形的雪山图景,将功能性、民族性和艺术性完美结合。

宏星制衣厂副总经理张新培介绍,制作冬奥会服装,最难的是定位裁剪。衣服上的图案分几片展示,每一片都是对位的,要根据定位去裁剪,保证尺寸和高度完全一致。面料上喷绘的山峰、万里长城等图案,不能有墨点瑕疵。

“当初做滑雪服的时候,没想到我们国家会参与冰雪运动的人口超过3亿,我们以前全部做国外的订单,从2008年开始慢慢转回国内,国内市场份额现在有60%,未来国内份额会越来越多,准备再招几百个工人。”林秋霖说。

林秋霖坦言,三十多年前,自己来大陆创业抓住了最好的机会。“现在这个时候,台湾年轻人如果来大陆,肯吃苦耐劳,成功的机会也一定很大,我认为台湾年轻人要把握机会。”(完)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