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校长  时期  日方  裂缝  创新  药厂  小品  京秦高速  作业  窗帘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智慧洋山港未来更可期

   日期:2022-02-22 11:31:37     浏览:19    评论:0    

驱车穿过蜿蜒30多公里的东海大桥,记者来到上海港洋山港区。春寒料峭,但在洋山四期码头,一艘艘国际货轮正在装卸货物,充满繁忙的暖意。在岸边,只见一排排红色桥吊、轨道吊运转自如,自动导引车有序穿行,把集装箱准确无误地搭载到各处……

“洋山四期是全球单体规模最大的自动化码头。2021年,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4700万标准箱,其中洋山四期集装箱吞吐量超570万标箱,同比增长35.7%。”上港集团生产业务部副总经理杨焱滨告诉记者,今年1月,洋山四期集装箱吞吐量超60万标准箱,同比增长19.8%,创开港以来月度新高。

近两年,上海港在岸线资源零增长情况下,屡破吞吐量与生产效率纪录,成为国际物流供应链的一颗“定心丸”。“这是整个上海港持续升级硬件和软件,通过制度、业务、技术创新,不断内部挖潜的结果。”杨焱滨说。

在洋山四期360度中控室,操控台上方有6块屏幕,实时显示集装箱装卸作业各个流程。上港集团洋山四期信息技术部副经理顾志华表示,“我们在全球港口中首次使用F5G技术超远程控制港口大型设备作业,实现了百公里外操纵岸桥‘无人驾驶’。疫情之下,此举既可以减少人员接触,也大大提升了港口应急响应能力和作业效率”。

借助VR、数字孪生等新技术与新手段,上港集团今年计划持续推进“智慧港口生产智慧数字化平台”建设,实现对码头生产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实时动态管控。“上海港拥有300多条国际航线,连接度连续多年位居世界首位。在高密度作业情况下,我们希望提前统筹调配港口资源,进一步释放吞吐能力,保障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畅通。”杨焱滨说。

记者发现,港口运行的“5G+L4级智能重卡”也拥有了“智能大脑”,具备了自动驾驶载货运输能力。与普通大卡车相比,智能重卡车上多了雷达和摄像头,如同眼睛和耳朵,能感知外部环境和障碍物,确保车辆在自动驾驶中随机应变。数据显示,洋山四期自动化码头精准泊车入位仅需70秒,优于熟练驾驶员;港区作业定位精度高达±3厘米级别。截至去年底,“5G+L4级智能重卡”已经累计转运集装箱约6.1万个。

上海洋山港区布局智能化的同时,也在向“更绿色”迈进。最近,洋山港区的海面上,一艘全球最大型2万立方米液化天然气(LNG)加注船正整装待发。“它可以一边装卸集装箱,一边补给燃料,大大节约了国际班轮在港口周转时间。”上海上港能源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徐龙平介绍,今年3月开启LNG加注业务后,上海港将成为全球第四个拥有LNG加注服务能力的港口。

新的一年,上海港力争在去年4703.3万标准箱的基础上实现更大突破。洋山港区仍将成为箱量增长的主要贡献者。洋山港区的“上海港东北亚空箱调运中心”将于今年上半年启用,更加美好的未来清晰可见。

驱车穿过蜿蜒30多公里的东海大桥,记者来到上海港洋山港区。春寒料峭,但在洋山四期码头,一艘艘国际货轮正在装卸货物,充满繁忙的暖意。在岸边,只见一排排红色桥吊、轨道吊运转自如,自动导引车有序穿行,把集装箱准确无误地搭载到各处……

“洋山四期是全球单体规模最大的自动化码头。2021年,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4700万标准箱,其中洋山四期集装箱吞吐量超570万标箱,同比增长35.7%。”上港集团生产业务部副总经理杨焱滨告诉记者,今年1月,洋山四期集装箱吞吐量超60万标准箱,同比增长19.8%,创开港以来月度新高。

近两年,上海港在岸线资源零增长情况下,屡破吞吐量与生产效率纪录,成为国际物流供应链的一颗“定心丸”。“这是整个上海港持续升级硬件和软件,通过制度、业务、技术创新,不断内部挖潜的结果。”杨焱滨说。

在洋山四期360度中控室,操控台上方有6块屏幕,实时显示集装箱装卸作业各个流程。上港集团洋山四期信息技术部副经理顾志华表示,“我们在全球港口中首次使用F5G技术超远程控制港口大型设备作业,实现了百公里外操纵岸桥‘无人驾驶’。疫情之下,此举既可以减少人员接触,也大大提升了港口应急响应能力和作业效率”。

借助VR、数字孪生等新技术与新手段,上港集团今年计划持续推进“智慧港口生产智慧数字化平台”建设,实现对码头生产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实时动态管控。“上海港拥有300多条国际航线,连接度连续多年位居世界首位。在高密度作业情况下,我们希望提前统筹调配港口资源,进一步释放吞吐能力,保障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畅通。”杨焱滨说。

记者发现,港口运行的“5G+L4级智能重卡”也拥有了“智能大脑”,具备了自动驾驶载货运输能力。与普通大卡车相比,智能重卡车上多了雷达和摄像头,如同眼睛和耳朵,能感知外部环境和障碍物,确保车辆在自动驾驶中随机应变。数据显示,洋山四期自动化码头精准泊车入位仅需70秒,优于熟练驾驶员;港区作业定位精度高达±3厘米级别。截至去年底,“5G+L4级智能重卡”已经累计转运集装箱约6.1万个。

上海洋山港区布局智能化的同时,也在向“更绿色”迈进。最近,洋山港区的海面上,一艘全球最大型2万立方米液化天然气(LNG)加注船正整装待发。“它可以一边装卸集装箱,一边补给燃料,大大节约了国际班轮在港口周转时间。”上海上港能源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徐龙平介绍,今年3月开启LNG加注业务后,上海港将成为全球第四个拥有LNG加注服务能力的港口。

新的一年,上海港力争在去年4703.3万标准箱的基础上实现更大突破。洋山港区仍将成为箱量增长的主要贡献者。洋山港区的“上海港东北亚空箱调运中心”将于今年上半年启用,更加美好的未来清晰可见。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