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关注妇女儿童权益保护的全国人大代表、广西壮族自治区昭平县昭平镇龙潭村卫生室所长陈坤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工作中她发现夫妻关系紧张、男方有酗酒赌博恶习的家庭更容易发生家庭暴力行为。陈坤建议,仅靠妇联难以制止家暴,应加强司法联动鼓励妇女使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北青报:您认为什么样的家庭比较容易发生家暴?家暴者有哪些特征?
陈坤:首先发生家暴的家庭里夫妻关系一般都很紧张。第二很多家暴者本身有一些恶习,比如酗酒、赌博,那么他喝醉酒、赌博输钱时都可能会家暴。有很多妇女和我反映过这些问题。
北青报:这些妇女被家暴后她们一般会选择什么方式来保护自己?
陈坤:在农村,很多妇女的法律意识还不够强。大概三四年前,我在我们村委妇女之家里做过一次调查,当时参与调查的妇女有30多人,但是知道《妇女儿童保护法》的人寥寥无几,甚至不少80后、90后也不知道。之后我就向我们当地法院和检察院建议,让他们来我们村里做讲座,向村民普及家暴的相关法律知识,也鼓励村里妇女们,遇到家暴时要及时主动和我们妇联说,我们就会去调解。
北青报:妇联和村委的调解效果如何?
陈坤:妇联没有执法权,调解的效果其实并不太好。很多家暴者当着我们的面会答应要改,但是我们一走,他可能会觉得没面子而变本加厉。再加上一些妇女为了孩子不愿意离婚,我们只能劝她外出打工,但这又会造成留守儿童的问题。
北青报:那您认为该如何帮助被家暴的妇女?
陈坤:我认为这就需要村委会、妇联和公安、法院进行联动,不然仅靠村委会或者妇联很难解决。其次就是加强宣传,向妇女宣传《反家暴法》《妇女儿童保护法》,比如我们现在会和法院合作,通过一些群众喜闻乐见的小品等形式进行宣传,让妇女遇到家暴时能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对于家暴严重的,我会建议被家暴者向法院申请保护令。
文/本报记者 张月朦
多年来关注妇女儿童权益保护的全国人大代表、广西壮族自治区昭平县昭平镇龙潭村卫生室所长陈坤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工作中她发现夫妻关系紧张、男方有酗酒赌博恶习的家庭更容易发生家庭暴力行为。陈坤建议,仅靠妇联难以制止家暴,应加强司法联动鼓励妇女使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北青报:您认为什么样的家庭比较容易发生家暴?家暴者有哪些特征?
陈坤:首先发生家暴的家庭里夫妻关系一般都很紧张。第二很多家暴者本身有一些恶习,比如酗酒、赌博,那么他喝醉酒、赌博输钱时都可能会家暴。有很多妇女和我反映过这些问题。
北青报:这些妇女被家暴后她们一般会选择什么方式来保护自己?
陈坤:在农村,很多妇女的法律意识还不够强。大概三四年前,我在我们村委妇女之家里做过一次调查,当时参与调查的妇女有30多人,但是知道《妇女儿童保护法》的人寥寥无几,甚至不少80后、90后也不知道。之后我就向我们当地法院和检察院建议,让他们来我们村里做讲座,向村民普及家暴的相关法律知识,也鼓励村里妇女们,遇到家暴时要及时主动和我们妇联说,我们就会去调解。
北青报:妇联和村委的调解效果如何?
陈坤:妇联没有执法权,调解的效果其实并不太好。很多家暴者当着我们的面会答应要改,但是我们一走,他可能会觉得没面子而变本加厉。再加上一些妇女为了孩子不愿意离婚,我们只能劝她外出打工,但这又会造成留守儿童的问题。
北青报:那您认为该如何帮助被家暴的妇女?
陈坤:我认为这就需要村委会、妇联和公安、法院进行联动,不然仅靠村委会或者妇联很难解决。其次就是加强宣传,向妇女宣传《反家暴法》《妇女儿童保护法》,比如我们现在会和法院合作,通过一些群众喜闻乐见的小品等形式进行宣传,让妇女遇到家暴时能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对于家暴严重的,我会建议被家暴者向法院申请保护令。
文/本报记者 张月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