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新建1亿亩高标准农田”……提请大会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对2022年如何解决好吃饭问题这个头等大事进行了部署,并给出明确的数字指标,确保把14亿多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吃饭问题”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着墨颇多的一个重点,而这三个指标作为其中的重要内容,受到代表委员和业界专家们的关注。他们表示,粮食安全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关键在于要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明确的数字指标有助于推动各项政策和工作落地,有效保障粮食安全。
农业农村部指出,2021年,虽然受到疫情、灾害天气等不利因素影响,但我国粮食产量仍然达到1.37万亿斤,创历史新高,且粮食产量已连续7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粮食供给总量充足、库存充裕。但也要看到,我国粮食供求中长期仍是紧平衡态势。由于人多地少,资源环境约束日益趋紧,粮食增面积、提产量的难度越来越大。
“中国14亿多人口,每天就要消耗70万吨粮、9.8万吨油、192万吨菜和23万吨肉。”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说。
要满足如此庞大的需求,必须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做到未雨绸缪、防患未然。唐仁健表示,每年的粮棉油糖菜播种面积大概稳定在23亿至24亿亩,如果按1.3的复种指数倒推计算,耕地必须保持在18亿亩,这是底线。
中国农业大学农民问题研究所所长朱启臻表示,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和政府工作报告都强调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这是作为“长牙齿”的硬措施来体现的。
“不是我们的粮食不够吃,而是我们的需求在不断提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重视粮食安全。”朱启臻表示,中国人的饭碗必须牢牢端在中国人自己手上,我们饭碗里边要装中国人自己的粮食,这是我们的国情所决定的。
针对一些地区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等问题,唐仁健表示,将按照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的顺序,划好三条控制线。把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目标任务逐级分解下达,由中央和地方签订责任书,实行严格考核、一票否决、终身追责。
不但要管数量,还要提质量。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强中低产田改造,新建1亿亩高标准农田,新建改造一批大中型灌区。加大黑土地保护和盐碱地综合利用力度。
“2021年在全国建设高标准农田1亿亩,今年将新建1亿亩,这样高标准农田的数量就达到10亿亩,能确保1万亿斤粮食的生产能力。”唐仁健说,要落实利用的优先序,耕地主要用于粮食和棉、油、糖、蔬菜等农产品及饲草饲料生产,永久基本农田重点用于粮食生产,高标准农田原则上全部用于粮食生产。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程国强表示,除了落实“长牙齿”的耕地保护硬措施外,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还要重视提高农民积极性。
2021年,对种粮农民一次性发放200亿元补贴。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适当提高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保障化肥等农资供应和价格稳定”“给种粮农民再次发放农资补贴”等措施,有助于进一步实现让农民种粮有利可图的目标要求。
“要加大对种粮农民的支持力度,提高农户收入预期和种粮积极性,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全国政协委员张占斌建议,设立专项种粮扶持基金,稳步提升农业补贴,完善主要粮食品种价格支持政策,建立稳定的适度规模经营补贴增长机制,让种粮农民切实得到实惠。
除了“藏粮于地”之外,“藏粮于技”也是政府工作报告的一个重点,其中包括加快推进种业振兴、加强农业科技攻关和推广应用、提高农机装备水平、提升农业气象灾害防控和动植物疫病防治能力等内容。
全国人大代表赵皖平建议,促进涉农平台融合,建立平台梯次培育机制,补齐种业等平台基础短板。同时,鼓励农机研发平台大联合,提高农产品加工综合机械化率,赋能机械强农。进一步完善科技特派员双向选择机制,强化平台基地与农民利益联结机制,赋能农民增收。
全国人大代表魏德东认为,要加快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大力培育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依靠适度规模化经营推动农业绿色高效发展,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多位代表委员都表达了对粮食安全工作的关注。他们表示,确保粮食安全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管齐下,推动土地、科技、农民、社会等多方面凝聚合力。
“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新建1亿亩高标准农田”……提请大会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对2022年如何解决好吃饭问题这个头等大事进行了部署,并给出明确的数字指标,确保把14亿多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吃饭问题”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着墨颇多的一个重点,而这三个指标作为其中的重要内容,受到代表委员和业界专家们的关注。他们表示,粮食安全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关键在于要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明确的数字指标有助于推动各项政策和工作落地,有效保障粮食安全。
农业农村部指出,2021年,虽然受到疫情、灾害天气等不利因素影响,但我国粮食产量仍然达到1.37万亿斤,创历史新高,且粮食产量已连续7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粮食供给总量充足、库存充裕。但也要看到,我国粮食供求中长期仍是紧平衡态势。由于人多地少,资源环境约束日益趋紧,粮食增面积、提产量的难度越来越大。
“中国14亿多人口,每天就要消耗70万吨粮、9.8万吨油、192万吨菜和23万吨肉。”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说。
要满足如此庞大的需求,必须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做到未雨绸缪、防患未然。唐仁健表示,每年的粮棉油糖菜播种面积大概稳定在23亿至24亿亩,如果按1.3的复种指数倒推计算,耕地必须保持在18亿亩,这是底线。
中国农业大学农民问题研究所所长朱启臻表示,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和政府工作报告都强调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这是作为“长牙齿”的硬措施来体现的。
“不是我们的粮食不够吃,而是我们的需求在不断提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重视粮食安全。”朱启臻表示,中国人的饭碗必须牢牢端在中国人自己手上,我们饭碗里边要装中国人自己的粮食,这是我们的国情所决定的。
针对一些地区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等问题,唐仁健表示,将按照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的顺序,划好三条控制线。把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目标任务逐级分解下达,由中央和地方签订责任书,实行严格考核、一票否决、终身追责。
不但要管数量,还要提质量。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强中低产田改造,新建1亿亩高标准农田,新建改造一批大中型灌区。加大黑土地保护和盐碱地综合利用力度。
“2021年在全国建设高标准农田1亿亩,今年将新建1亿亩,这样高标准农田的数量就达到10亿亩,能确保1万亿斤粮食的生产能力。”唐仁健说,要落实利用的优先序,耕地主要用于粮食和棉、油、糖、蔬菜等农产品及饲草饲料生产,永久基本农田重点用于粮食生产,高标准农田原则上全部用于粮食生产。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程国强表示,除了落实“长牙齿”的耕地保护硬措施外,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还要重视提高农民积极性。
2021年,对种粮农民一次性发放200亿元补贴。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适当提高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保障化肥等农资供应和价格稳定”“给种粮农民再次发放农资补贴”等措施,有助于进一步实现让农民种粮有利可图的目标要求。
“要加大对种粮农民的支持力度,提高农户收入预期和种粮积极性,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全国政协委员张占斌建议,设立专项种粮扶持基金,稳步提升农业补贴,完善主要粮食品种价格支持政策,建立稳定的适度规模经营补贴增长机制,让种粮农民切实得到实惠。
除了“藏粮于地”之外,“藏粮于技”也是政府工作报告的一个重点,其中包括加快推进种业振兴、加强农业科技攻关和推广应用、提高农机装备水平、提升农业气象灾害防控和动植物疫病防治能力等内容。
全国人大代表赵皖平建议,促进涉农平台融合,建立平台梯次培育机制,补齐种业等平台基础短板。同时,鼓励农机研发平台大联合,提高农产品加工综合机械化率,赋能机械强农。进一步完善科技特派员双向选择机制,强化平台基地与农民利益联结机制,赋能农民增收。
全国人大代表魏德东认为,要加快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大力培育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依靠适度规模化经营推动农业绿色高效发展,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多位代表委员都表达了对粮食安全工作的关注。他们表示,确保粮食安全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管齐下,推动土地、科技、农民、社会等多方面凝聚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