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联合体建设是推进和落实创新驱动发展的有效举措。”全国政协委员、民建北京市委主委、北京市科协常务副主席司马红建议,加快推进创新联合体建设,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司马红说,全国各地都在积极探索推进创新联合体的建设,如北京成立了生命科学与健康协同创新联合体、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等,建立有效的共性技术供给体系,提高了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效。但从整体情况来看,创新联合体建设支撑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能力不足,缺乏针对关键核心技术布局或未来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和中长期规划,对破解“卡脖子”难题的技术研发支撑不够。
司马红建议,要加强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创新联合体建设,加大创新联合体政策供给。在战略新兴产业等领域,围绕“卡脖子”问题,建设一批高质量、能长期发挥作用的产业技术研究院,突出公立性、加强成果转化,为产业界提供更多高质量的技术供给。依托产业路径图、产业图谱、技术图谱,建立分级清单,对于事关战略主动和产业安全底线的关键核心技术实施更精准、力度更大的专业金融、专项资金计划。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别是跨界融合重点领域,引导新型研发机构,依托现有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的实施部署,打造跨领域、多主体、全产业链集成的产业创新生态。
司马红还建议,要促进国企和民企在创新联合体建设中共同发挥作用,推动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实现创新链、产业链之间的“国民共进”。要建设面向“卡脖子”技术的“国企+民企”分类主导的创新联合体,在部分具备商业化前景的关键领域,以项目制的形式推动形成融通创新的新模式,形成面向“卡脖子”技术的强协同与弱耦合的创新生态圈。
“创新联合体建设是推进和落实创新驱动发展的有效举措。”全国政协委员、民建北京市委主委、北京市科协常务副主席司马红建议,加快推进创新联合体建设,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司马红说,全国各地都在积极探索推进创新联合体的建设,如北京成立了生命科学与健康协同创新联合体、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等,建立有效的共性技术供给体系,提高了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效。但从整体情况来看,创新联合体建设支撑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能力不足,缺乏针对关键核心技术布局或未来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和中长期规划,对破解“卡脖子”难题的技术研发支撑不够。
司马红建议,要加强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创新联合体建设,加大创新联合体政策供给。在战略新兴产业等领域,围绕“卡脖子”问题,建设一批高质量、能长期发挥作用的产业技术研究院,突出公立性、加强成果转化,为产业界提供更多高质量的技术供给。依托产业路径图、产业图谱、技术图谱,建立分级清单,对于事关战略主动和产业安全底线的关键核心技术实施更精准、力度更大的专业金融、专项资金计划。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别是跨界融合重点领域,引导新型研发机构,依托现有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的实施部署,打造跨领域、多主体、全产业链集成的产业创新生态。
司马红还建议,要促进国企和民企在创新联合体建设中共同发挥作用,推动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实现创新链、产业链之间的“国民共进”。要建设面向“卡脖子”技术的“国企+民企”分类主导的创新联合体,在部分具备商业化前景的关键领域,以项目制的形式推动形成融通创新的新模式,形成面向“卡脖子”技术的强协同与弱耦合的创新生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