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校长  时期  日方  裂缝  创新  小品  药厂  京秦高速  作业  窗帘 

第三场“委员通道”举行 8位委员通过网络视频接受采访 “一带一路”倡议 为世界繁荣发展提供新路径

   日期:2022-03-10 16:31:32     浏览:5    评论:0    

传统文化为何能频频“出圈”?中国风电装备制造业如何服务全球?是什么让出走的东北虎回来了?今天上午,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第三场“委员通道”上,8位委员通过网络视频形式接受记者集体采访,揭开这些问题的答案。

马萧林委员:创新表达科技赋能助力传统文化频频“出圈”

全国政协委员、河南博物院院长马萧林说,从《国家宝藏》到《唐宫夜宴》《只此青绿》,再到文创产品考古盲盒,传统文化的频频“出圈”足以看出人民群众对传统文化消费的旺盛需求。

马萧林说,这些成功案例给我们带来启示,找到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结合点,例如考古盲盒与当下时尚结合,让大家感受到发现文物的惊喜感与满足感;创新表达,让文物活起来,《唐宫夜宴》让彩绘陶俑幻化成生动的唐宫少女,唤醒了人们的历史记忆与文化认同;以科技赋能,让文物动起来,让厚重的历史文化能够穿越时空。

“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文物将变幻出更多鲜活姿态,走进日常生活。”马萧林说,“从活起来到潮起来的不仅是文物和传统文化,更是我们心中泛起的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

欧彦伶委员:探索绿色发展密码助力实现乡村振兴

全国政协委员、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副县长欧彦伶说:“我们在发展中注重在生态底色、民族特色上下功夫,推动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为乡村振兴注入绿色发展动力。”

欧彦伶说,他们通过发展生态旅游和推出特色农产品实现脱贫,这证明,对于经济后发展、欠发达的少数民族地区来说,产业振兴要想弯道取直、后发赶超,必须用足优势、多方发力,努力探索少数民族地区产业强、百姓富、生态美的绿色发展密码,才能更好为实现乡村振兴助力。

林凡儒委员:在新时代长征路上继续弘扬好沂蒙精神

全国政协委员、翔宇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凡儒是土生土长的沂蒙人,沂蒙精神在他的心中深深扎了根。

30多年来,林凡儒秉承沂蒙精神艰苦创业,办起一家现代化医药企业,2021年入选中国民营企业制造业500强。

“发展中我们也遇到一些困难,在沂蒙精神感召下,我们拒绝躺平。”林凡儒说,“回望过去,我们正是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才有了今天。新时代的长征路上,我们要继续弘扬好沂蒙精神,争取更大荣光!”

杨忠岐委员:环境好了出走的东北虎回来了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首席专家杨忠岐长年关注森林,他用东北虎的故事讲述我国生态环境的改变。

杨忠岐说,东北虎是世界现存身材最魁梧、最漂亮的老虎,自然分布在中国东北和俄罗斯西伯利亚林区,但我国境内的东北虎一度看不见了。

“这是因为过去过度采伐森林、炸山开矿,东北虎的栖息地被破坏。”杨忠岐说,在各界的努力下,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出走到俄罗斯西伯利亚的东北虎又回来了,来了还不走了,虎啸山林的场景重现了。”

武钢委员:中国造大型风力发电设备已发往40多个国家

“张北的风,点亮了北京冬奥的灯。”全国政协委员、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武钢说,中国风电装机在全球已连续10年排名第一,中国现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风电装备制造业基地。

武钢说,中国风电装机容量累计超过3亿千瓦,风力发电每发一度电,所消耗的碳相当于火电的1%。新疆、内蒙古等地每年都向中东部地区输送超过1400亿千瓦时的绿色清洁电力。

“风属于全世界,中国为之奋斗了40多年,目前全球排名前10的风电装备制造企业中,中国占据6位,中国制造的大型风力发电设备已发往全球40多个国家。”武钢说,“中国制造的大型风力发电装备带来的绿色能源,将传送全球,实现‘双碳’目标我们信心百倍。”

杨杰委员: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已在各族人民心中深深扎根

“在昌吉回族自治州呼图壁县,25个民族共同生活在一起,各民族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全国政协委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政协副主席杨杰讲述了发生在身边的民族团结故事。

杨杰说,80多岁的汉族老人王桂珍30多年无偿照顾了240多名各族老人和留守儿童,在她的感召下,越来越多人加入志愿服务,发展成了一支名为“阿同汗”的志愿服务队。

“目前注册志愿者已达2.6万多人,他们把‘服务他人、促进团结’作为宗旨,用实际行动把爱心撒播,将文明传递。”杨杰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已经在各族人民心中深深扎下了根。”

詹纯新委员:“一带一路”倡议为企业合作共赢搭建新平台

全国政协委员、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詹纯新说,“一带一路”倡议为世界繁荣发展提供了新路径,也为企业合作共赢搭建了新平台。

作为“一带一路”建设参与企业,中联重科的产品覆盖了沿线87个国家和地区,还在海外并购了6家企业。“我们对并购的企业,没有裁员,没有更替管理团队,甚至没有派管理者,但大到企业发展战略,小到文具、纸张成本,都纳入了我们的管理体系中。”詹纯新说,这些企业在2021年海外新冠肺炎疫情严重的情况下,收入同比增长超过30%,为当地解决就业、增加税收,得到当地政府和工商界的高度认可。“这体现了共商共建共享的理念,在实践中我们认识到,中国装备制造业要将自己的优势转化为在‘一带一路’上与各国的务实合作,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面向未来。”詹纯新说。

金鹏辉委员:用好金融智慧力量服务绿水青山和共同家园

“服务降碳,人民银行一直在行动、金融一直在行动。”全国政协委员、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副主任兼上海分行行长金鹏辉说,人民银行已形成绿色金融体系,通过发放绿色债券、绿色信贷等向风电、光电等新能源提供了大量资金支持。

金鹏辉说,去年11月人民银行创设了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安排了2000亿元,专门对煤炭相关产业的低碳转型提供资金支持。

“我们到一家发电厂调研,他们的技术非常先进,每度电只耗煤276克,全球领先,还有一项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对煤电企业进行综合技术改造,每度电降低煤耗36克。”金鹏辉算了一笔账,如果这项技术全国推开,改造后每年将为国家节碳4000多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1亿吨。

“展望未来,一定要用好金融智慧和金融力量,服务好绿水青山和共同的家园。”金鹏辉说。 

传统文化为何能频频“出圈”?中国风电装备制造业如何服务全球?是什么让出走的东北虎回来了?今天上午,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第三场“委员通道”上,8位委员通过网络视频形式接受记者集体采访,揭开这些问题的答案。

马萧林委员:创新表达科技赋能助力传统文化频频“出圈”

全国政协委员、河南博物院院长马萧林说,从《国家宝藏》到《唐宫夜宴》《只此青绿》,再到文创产品考古盲盒,传统文化的频频“出圈”足以看出人民群众对传统文化消费的旺盛需求。

马萧林说,这些成功案例给我们带来启示,找到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结合点,例如考古盲盒与当下时尚结合,让大家感受到发现文物的惊喜感与满足感;创新表达,让文物活起来,《唐宫夜宴》让彩绘陶俑幻化成生动的唐宫少女,唤醒了人们的历史记忆与文化认同;以科技赋能,让文物动起来,让厚重的历史文化能够穿越时空。

“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文物将变幻出更多鲜活姿态,走进日常生活。”马萧林说,“从活起来到潮起来的不仅是文物和传统文化,更是我们心中泛起的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

欧彦伶委员:探索绿色发展密码助力实现乡村振兴

全国政协委员、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副县长欧彦伶说:“我们在发展中注重在生态底色、民族特色上下功夫,推动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为乡村振兴注入绿色发展动力。”

欧彦伶说,他们通过发展生态旅游和推出特色农产品实现脱贫,这证明,对于经济后发展、欠发达的少数民族地区来说,产业振兴要想弯道取直、后发赶超,必须用足优势、多方发力,努力探索少数民族地区产业强、百姓富、生态美的绿色发展密码,才能更好为实现乡村振兴助力。

林凡儒委员:在新时代长征路上继续弘扬好沂蒙精神

全国政协委员、翔宇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凡儒是土生土长的沂蒙人,沂蒙精神在他的心中深深扎了根。

30多年来,林凡儒秉承沂蒙精神艰苦创业,办起一家现代化医药企业,2021年入选中国民营企业制造业500强。

“发展中我们也遇到一些困难,在沂蒙精神感召下,我们拒绝躺平。”林凡儒说,“回望过去,我们正是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才有了今天。新时代的长征路上,我们要继续弘扬好沂蒙精神,争取更大荣光!”

杨忠岐委员:环境好了出走的东北虎回来了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首席专家杨忠岐长年关注森林,他用东北虎的故事讲述我国生态环境的改变。

杨忠岐说,东北虎是世界现存身材最魁梧、最漂亮的老虎,自然分布在中国东北和俄罗斯西伯利亚林区,但我国境内的东北虎一度看不见了。

“这是因为过去过度采伐森林、炸山开矿,东北虎的栖息地被破坏。”杨忠岐说,在各界的努力下,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出走到俄罗斯西伯利亚的东北虎又回来了,来了还不走了,虎啸山林的场景重现了。”

武钢委员:中国造大型风力发电设备已发往40多个国家

“张北的风,点亮了北京冬奥的灯。”全国政协委员、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武钢说,中国风电装机在全球已连续10年排名第一,中国现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风电装备制造业基地。

武钢说,中国风电装机容量累计超过3亿千瓦,风力发电每发一度电,所消耗的碳相当于火电的1%。新疆、内蒙古等地每年都向中东部地区输送超过1400亿千瓦时的绿色清洁电力。

“风属于全世界,中国为之奋斗了40多年,目前全球排名前10的风电装备制造企业中,中国占据6位,中国制造的大型风力发电设备已发往全球40多个国家。”武钢说,“中国制造的大型风力发电装备带来的绿色能源,将传送全球,实现‘双碳’目标我们信心百倍。”

杨杰委员: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已在各族人民心中深深扎根

“在昌吉回族自治州呼图壁县,25个民族共同生活在一起,各民族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全国政协委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政协副主席杨杰讲述了发生在身边的民族团结故事。

杨杰说,80多岁的汉族老人王桂珍30多年无偿照顾了240多名各族老人和留守儿童,在她的感召下,越来越多人加入志愿服务,发展成了一支名为“阿同汗”的志愿服务队。

“目前注册志愿者已达2.6万多人,他们把‘服务他人、促进团结’作为宗旨,用实际行动把爱心撒播,将文明传递。”杨杰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已经在各族人民心中深深扎下了根。”

詹纯新委员:“一带一路”倡议为企业合作共赢搭建新平台

全国政协委员、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詹纯新说,“一带一路”倡议为世界繁荣发展提供了新路径,也为企业合作共赢搭建了新平台。

作为“一带一路”建设参与企业,中联重科的产品覆盖了沿线87个国家和地区,还在海外并购了6家企业。“我们对并购的企业,没有裁员,没有更替管理团队,甚至没有派管理者,但大到企业发展战略,小到文具、纸张成本,都纳入了我们的管理体系中。”詹纯新说,这些企业在2021年海外新冠肺炎疫情严重的情况下,收入同比增长超过30%,为当地解决就业、增加税收,得到当地政府和工商界的高度认可。“这体现了共商共建共享的理念,在实践中我们认识到,中国装备制造业要将自己的优势转化为在‘一带一路’上与各国的务实合作,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面向未来。”詹纯新说。

金鹏辉委员:用好金融智慧力量服务绿水青山和共同家园

“服务降碳,人民银行一直在行动、金融一直在行动。”全国政协委员、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副主任兼上海分行行长金鹏辉说,人民银行已形成绿色金融体系,通过发放绿色债券、绿色信贷等向风电、光电等新能源提供了大量资金支持。

金鹏辉说,去年11月人民银行创设了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安排了2000亿元,专门对煤炭相关产业的低碳转型提供资金支持。

“我们到一家发电厂调研,他们的技术非常先进,每度电只耗煤276克,全球领先,还有一项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对煤电企业进行综合技术改造,每度电降低煤耗36克。”金鹏辉算了一笔账,如果这项技术全国推开,改造后每年将为国家节碳4000多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1亿吨。

“展望未来,一定要用好金融智慧和金融力量,服务好绿水青山和共同的家园。”金鹏辉说。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