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龙网北京3月10日讯(记者 刘美君)“2017年至2021年,在法官人数没有明显增加的情况下,全国法院办案量增加了近30%。”3月10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副部级专职委员刘贵祥在解读《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时表示,按照以往国际组织的评估标准,我国的司法程序质量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
刘贵祥表示,一年来,人民法院不断深化司法改革,努力提高审判工作效率。2021年全国各级法院审结一审民商事案件1574.6万件,其中与企业密切相关的合同、准合同纠纷占到68.37%。
2017年时,全国法官的人均办案量是187件,2021年达到了238件,五年间办案量增加了近30%。 “在法官人数没有明显增加的情况下,我们主要向改革要效率,靠管理要质量。”刘贵祥说,通过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一站式多元纠纷解决机制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智慧法院建设等改革措施,审判效率有了大幅提升。
以北京基层法院审结且执行完毕的一审买卖合同案件为例,平均审理用时为134天;其中适用简易程序的平均审理用时仅为86天。“按照以往国际组织的评估标准,我国的司法程序质量无疑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刘贵祥说。
千龙网北京3月10日讯(记者 刘美君)“2017年至2021年,在法官人数没有明显增加的情况下,全国法院办案量增加了近30%。”3月10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副部级专职委员刘贵祥在解读《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时表示,按照以往国际组织的评估标准,我国的司法程序质量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
刘贵祥表示,一年来,人民法院不断深化司法改革,努力提高审判工作效率。2021年全国各级法院审结一审民商事案件1574.6万件,其中与企业密切相关的合同、准合同纠纷占到68.37%。
2017年时,全国法官的人均办案量是187件,2021年达到了238件,五年间办案量增加了近30%。 “在法官人数没有明显增加的情况下,我们主要向改革要效率,靠管理要质量。”刘贵祥说,通过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一站式多元纠纷解决机制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智慧法院建设等改革措施,审判效率有了大幅提升。
以北京基层法院审结且执行完毕的一审买卖合同案件为例,平均审理用时为134天;其中适用简易程序的平均审理用时仅为86天。“按照以往国际组织的评估标准,我国的司法程序质量无疑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刘贵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