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校长  时期  日方  裂缝  创新  小品  药厂  京秦高速  作业  窗帘 

全国人大代表雷冬竹:探索医养结合让养老医疗“零距离”

   日期:2022-03-10 17:52:00     浏览:5    评论:0    

中新网北京3月10日电 (记者 鲁毅)“健康是老年人最大的需求,但当下全国七成以上老年人患有一种以上慢性病。”全国人大代表,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雷冬竹表示,解决健康养老问题迫在眉睫,建议鼓励公立医院加强举办养老机构,将医疗资源导入养老机构,积极探索医养结合服务模式。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中国60岁及以上的人口数量超2.6亿。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老年人慢性病发病率也不断增长。公开数据显示,老年人有一种和多种慢性病的比例已超过七成,特别是高血压、冠心病、心脑血管病,严重威胁老年人健康。

随着老龄化形势日益严峻,如何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

近年来,湖南郴州市委、市政府积极探索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委托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建设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郴州市康养中心,打造“医疗+康复+养护”为一体的养老服务模式。目前,拥有500张床位的该康养中心已投入运营,着重解决失能半失能老人照护的刚需。

雷冬竹介绍,通过以上模式,郴州市康养中心与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医院实现融合发展。入住老人小病可以及早发现、及时介入治疗,大病可以在院内急救或者快速转诊,这种医养结合的创新服务模式收获了社会好评。

下一步,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还将在康养中心推行“医疗养老一张床”模式。即养老、治病两种服务均能在“一张床”上实现转换,平时为养老床位,医生可以对老人进行普通照护和用药指导;病时为治病床位,老年人可得到及时有效治疗。

雷冬竹指出,“一张床”模式可以打破原有“病人跟着医生跑”的局面,实现医疗资源和养老资源“零距离”,让老年人更便利享受医疗养老保障的公益性和普惠性。

雷冬竹表示,要真正实现医养结合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克服体制障碍、部门壁垒等现实难题,但各地各部门一直在努力探索。相信通过不断探索、尝试,规范、完善,一定能让所有老人老有所医、老有所养。

中新网北京3月10日电 (记者 鲁毅)“健康是老年人最大的需求,但当下全国七成以上老年人患有一种以上慢性病。”全国人大代表,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雷冬竹表示,解决健康养老问题迫在眉睫,建议鼓励公立医院加强举办养老机构,将医疗资源导入养老机构,积极探索医养结合服务模式。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中国60岁及以上的人口数量超2.6亿。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老年人慢性病发病率也不断增长。公开数据显示,老年人有一种和多种慢性病的比例已超过七成,特别是高血压、冠心病、心脑血管病,严重威胁老年人健康。

随着老龄化形势日益严峻,如何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

近年来,湖南郴州市委、市政府积极探索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委托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建设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郴州市康养中心,打造“医疗+康复+养护”为一体的养老服务模式。目前,拥有500张床位的该康养中心已投入运营,着重解决失能半失能老人照护的刚需。

雷冬竹介绍,通过以上模式,郴州市康养中心与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医院实现融合发展。入住老人小病可以及早发现、及时介入治疗,大病可以在院内急救或者快速转诊,这种医养结合的创新服务模式收获了社会好评。

下一步,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还将在康养中心推行“医疗养老一张床”模式。即养老、治病两种服务均能在“一张床”上实现转换,平时为养老床位,医生可以对老人进行普通照护和用药指导;病时为治病床位,老年人可得到及时有效治疗。

雷冬竹指出,“一张床”模式可以打破原有“病人跟着医生跑”的局面,实现医疗资源和养老资源“零距离”,让老年人更便利享受医疗养老保障的公益性和普惠性。

雷冬竹表示,要真正实现医养结合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克服体制障碍、部门壁垒等现实难题,但各地各部门一直在努力探索。相信通过不断探索、尝试,规范、完善,一定能让所有老人老有所医、老有所养。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