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校长  时期  日方  裂缝  创新  小品  药厂  作业  京秦高速  窗帘 

姜涛代表:促进西部技工教育建设 培养更多“大国工匠”

   日期:2022-03-11 16:31:43     浏览:12    评论:0    

“希望国家加大对西部技工院校的扶持力度,使更多的人能够通过技能培训增收致富。”全国人大代表、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带头人姜涛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今年两会,姜涛将目光聚焦到西部高技能人才培养,尤其是贵州地区技工院校教育教学能力建设的问题上。他认为,“中国智造”的转型升级迫切需要更多青年高技能人才,应通过“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机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实现“中国制造2025”助力加油。

“据企业用工调查显示,80%以上的企业表示技能人才需求不能满足,95%的企业认为新员工的职业素养还待提升。”姜涛在调研中发现,近年来,地处偏远的西部贵州,技工教育快速发展,培养了大批中高级技能人才,但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着差距。

姜涛认为,贵州技工教育总体上还难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数量上供不应求,质量上仍待提升。在他看来,技术工人的技能和素养,尤其是以严谨、专注、敬业等“工匠精神”为核心的职业素养的缺乏,将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和档次。

西部地区高技能人才紧缺,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如何有效地解决西部地区高技能人才紧缺问题已是当务之急。为此,姜涛从国家、企业、院校等多层面提出有关建议:

一是国家加大对西部技工教育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开展东西部协作帮扶。使西部技工教育对标发达地区高质量发展。

二是完善经费投入机制。落实新增教育经费向职业教育倾斜,使更多资金支持职业教育发展。充分发挥中央财政资金导向作用,完善资金分配方式。

三是支持技工院校深入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行“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支持贵州建设一批高水平职业院校和专业,积极推动开展符合条件的技师学院纳入高等学校序列。

四是加快人们观念的转变,形成职业技能人才的吸引力。国家应从推进技工院校改革创新,拓宽职业人才发展通道的角度,大力推进技工院校毕业生和大学毕业生享受同等待遇,吸引更多年轻人走进技工学校,走上技能成才的道路,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提供有力的技能人才支撑。

五是支持校企合作培养技能人才模式。技工院校在办学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建议完善技工院校与国有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利用企业资源丰富、设备更新换代及时等优点,推动校企资源共享互补,并给予合作企业一定程度的税收优惠政策等,吸引企业积极参与到技能人才培养过程中。

六是加强院校和企业深度合作,提高职业技能院校学生就业率。将技工院校的教学经验与企业中高技能人才的实际操作经验进行深度融合,培养新型学徒的机制。建立校企合作的实训基地,既便于技工院校学生毕业后更好的融入到企业,又便于企业对员工进行技能提升,从而培养出更多符合制造强国建设所需的技能人才。

“希望国家加大对西部技工院校的扶持力度,使更多的人能够通过技能培训增收致富。”全国人大代表、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带头人姜涛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今年两会,姜涛将目光聚焦到西部高技能人才培养,尤其是贵州地区技工院校教育教学能力建设的问题上。他认为,“中国智造”的转型升级迫切需要更多青年高技能人才,应通过“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机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实现“中国制造2025”助力加油。

“据企业用工调查显示,80%以上的企业表示技能人才需求不能满足,95%的企业认为新员工的职业素养还待提升。”姜涛在调研中发现,近年来,地处偏远的西部贵州,技工教育快速发展,培养了大批中高级技能人才,但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着差距。

姜涛认为,贵州技工教育总体上还难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数量上供不应求,质量上仍待提升。在他看来,技术工人的技能和素养,尤其是以严谨、专注、敬业等“工匠精神”为核心的职业素养的缺乏,将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和档次。

西部地区高技能人才紧缺,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如何有效地解决西部地区高技能人才紧缺问题已是当务之急。为此,姜涛从国家、企业、院校等多层面提出有关建议:

一是国家加大对西部技工教育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开展东西部协作帮扶。使西部技工教育对标发达地区高质量发展。

二是完善经费投入机制。落实新增教育经费向职业教育倾斜,使更多资金支持职业教育发展。充分发挥中央财政资金导向作用,完善资金分配方式。

三是支持技工院校深入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行“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支持贵州建设一批高水平职业院校和专业,积极推动开展符合条件的技师学院纳入高等学校序列。

四是加快人们观念的转变,形成职业技能人才的吸引力。国家应从推进技工院校改革创新,拓宽职业人才发展通道的角度,大力推进技工院校毕业生和大学毕业生享受同等待遇,吸引更多年轻人走进技工学校,走上技能成才的道路,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提供有力的技能人才支撑。

五是支持校企合作培养技能人才模式。技工院校在办学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建议完善技工院校与国有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利用企业资源丰富、设备更新换代及时等优点,推动校企资源共享互补,并给予合作企业一定程度的税收优惠政策等,吸引企业积极参与到技能人才培养过程中。

六是加强院校和企业深度合作,提高职业技能院校学生就业率。将技工院校的教学经验与企业中高技能人才的实际操作经验进行深度融合,培养新型学徒的机制。建立校企合作的实训基地,既便于技工院校学生毕业后更好的融入到企业,又便于企业对员工进行技能提升,从而培养出更多符合制造强国建设所需的技能人才。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