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校长  时期  日方  裂缝  创新  小品  药厂  作业  京秦高速  窗帘 

“中国龙城”诸城发现罕见早白垩世恐龙遗迹化石

   日期:2022-03-27 22:44:00     浏览:8    评论:0    

中新网山东诸城3月27日电 记者27日从诸城市恐龙文化研究中心了解到,近日,该中心工作人员在春季野外化石勘察过程中,于山东诸城主要化石遗迹区新发现较为完整的水波纹遗迹化石、大型蜥脚类恐龙足迹化石,初步断定为早白垩世地质地层。

公开资料显示,山东诸城地处胶莱盆地南部的断陷盆地,形成于中生代白垩纪,构造变形复杂,地质地层发育齐全,盆地凹陷长期连续沉积,为形成恐龙化石创造条件。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诸城先后发现库沟、掘村、玉皇、臧家庄、侯家屯等30多个恐龙化石埋藏点,埋藏区域近千平方公里。因恐龙化石资源蕴藏丰富,诸城被命名为“中国龙城”。

据诸城市恐龙文化研究中心科研科普科科长陈树清介绍,今年诸城普查出新的恐龙化石点,证明中生代时期诸城地区是一个植被茂密、湖泊遍地的风水宝地,非常适合恐龙生存,同时说明诸城是名副其实的“中国龙城”。

陈树清告诉记者,此次新发现化石的遗迹区初步可以确认,既有蜥脚类恐龙足迹化石,也有兽脚类恐龙足迹化石。“前期在距离这里十公里之外的化石点,也发现蜥脚类恐龙足迹和兽脚类恐龙足迹,证明中生代时期曾有大量的蜥脚类恐龙和兽脚类恐龙在此生活过。”

“新发现的一处水波纹印痕化石点,以前是一个滨浅湖,由湖相沉积形成,当时气候干旱,湖水非常浅。一有风吹草动,湖边就留下水波纹印痕。”陈树清说。

诸城市恐龙文化研究中心党委委员、副主任崔卫生表示,今年新发现的恐龙化石点为深入研究诸城古地质、古环境以及这些恐龙的迁徙、分布提供了更充分的证据。下一步,诸城市将进一步深入研究这些有重要价值的化石点,切实做好化石保护工作,提升恐龙化石资源的保护利用水平。

中新网山东诸城3月27日电 记者27日从诸城市恐龙文化研究中心了解到,近日,该中心工作人员在春季野外化石勘察过程中,于山东诸城主要化石遗迹区新发现较为完整的水波纹遗迹化石、大型蜥脚类恐龙足迹化石,初步断定为早白垩世地质地层。

公开资料显示,山东诸城地处胶莱盆地南部的断陷盆地,形成于中生代白垩纪,构造变形复杂,地质地层发育齐全,盆地凹陷长期连续沉积,为形成恐龙化石创造条件。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诸城先后发现库沟、掘村、玉皇、臧家庄、侯家屯等30多个恐龙化石埋藏点,埋藏区域近千平方公里。因恐龙化石资源蕴藏丰富,诸城被命名为“中国龙城”。

据诸城市恐龙文化研究中心科研科普科科长陈树清介绍,今年诸城普查出新的恐龙化石点,证明中生代时期诸城地区是一个植被茂密、湖泊遍地的风水宝地,非常适合恐龙生存,同时说明诸城是名副其实的“中国龙城”。

陈树清告诉记者,此次新发现化石的遗迹区初步可以确认,既有蜥脚类恐龙足迹化石,也有兽脚类恐龙足迹化石。“前期在距离这里十公里之外的化石点,也发现蜥脚类恐龙足迹和兽脚类恐龙足迹,证明中生代时期曾有大量的蜥脚类恐龙和兽脚类恐龙在此生活过。”

“新发现的一处水波纹印痕化石点,以前是一个滨浅湖,由湖相沉积形成,当时气候干旱,湖水非常浅。一有风吹草动,湖边就留下水波纹印痕。”陈树清说。

诸城市恐龙文化研究中心党委委员、副主任崔卫生表示,今年新发现的恐龙化石点为深入研究诸城古地质、古环境以及这些恐龙的迁徙、分布提供了更充分的证据。下一步,诸城市将进一步深入研究这些有重要价值的化石点,切实做好化石保护工作,提升恐龙化石资源的保护利用水平。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