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校长  时期  日方  裂缝  创新  药厂  小品  作业  京秦高速  窗帘 

中国最大早三叠世鱼龙化石被发现

   日期:2022-04-12 21:43:07     浏览:19    评论:0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武汉4月12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朱娟娟 通讯员 庞伟红 任纪澄)记者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获悉,近日,该校地球科学学院韩凤禄副教授研究团队报道了一具来自中国广西百色市隆林县者保地区的早三叠世鱼龙类化石,这是世界范围内的全新属种,被命名为“粗壮百色鱼龙”。

该团队介绍,该鱼龙长达3米、外形憨萌、游泳能力强,是目前中国发现最大的早三叠世鱼龙类化石。该研究成果已在国际权威生物学期刊《PeerJ》在线发表。

2017年,贵州省地质调查院在广西隆林野外区域调查中发现了疑似脊椎动物的椎体和肋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地球生物学系江海水教授、韩凤禄副教授、陈龑老师受邀前往进行了考察发掘。研究团队将含有化石的围岩一并取回,历时3个月进行修复。

经对比研究和统计分析,团队最终识别出一些关键特征,如肋骨比较纤细且在近端不加厚,腹膜肋中部具有长而细的突起。“这件标本虽保存不完整,但具有鱼龙类所独有的一些特征,不同于鳍龙类等其它海生爬行动物。”韩凤禄说。

据介绍,中国此前发现的早三叠世鱼龙类体型多在1米以下,此次发现的标本体型较大,据估测全长可达3米,复原后的外表与现代的海豚相近。

此前,中国的早三叠世鱼龙类化石只在安徽和湖北发现过。“百色鱼龙拓宽了国内早三叠世鱼龙类的地理分布,增加了形态多样性。相比其它早期鱼龙类,它有着更长的、更强壮的前肢骨,可能在当时的海洋中扮演了一种高级掠食者的角色。”韩凤禄表示。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武汉4月12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朱娟娟 通讯员 庞伟红 任纪澄)记者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获悉,近日,该校地球科学学院韩凤禄副教授研究团队报道了一具来自中国广西百色市隆林县者保地区的早三叠世鱼龙类化石,这是世界范围内的全新属种,被命名为“粗壮百色鱼龙”。

该团队介绍,该鱼龙长达3米、外形憨萌、游泳能力强,是目前中国发现最大的早三叠世鱼龙类化石。该研究成果已在国际权威生物学期刊《PeerJ》在线发表。

2017年,贵州省地质调查院在广西隆林野外区域调查中发现了疑似脊椎动物的椎体和肋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地球生物学系江海水教授、韩凤禄副教授、陈龑老师受邀前往进行了考察发掘。研究团队将含有化石的围岩一并取回,历时3个月进行修复。

经对比研究和统计分析,团队最终识别出一些关键特征,如肋骨比较纤细且在近端不加厚,腹膜肋中部具有长而细的突起。“这件标本虽保存不完整,但具有鱼龙类所独有的一些特征,不同于鳍龙类等其它海生爬行动物。”韩凤禄说。

据介绍,中国此前发现的早三叠世鱼龙类体型多在1米以下,此次发现的标本体型较大,据估测全长可达3米,复原后的外表与现代的海豚相近。

此前,中国的早三叠世鱼龙类化石只在安徽和湖北发现过。“百色鱼龙拓宽了国内早三叠世鱼龙类的地理分布,增加了形态多样性。相比其它早期鱼龙类,它有着更长的、更强壮的前肢骨,可能在当时的海洋中扮演了一种高级掠食者的角色。”韩凤禄表示。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