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华盛顿邮报》网站4月16日发表题为《美国及其盟友计划长期孤立俄罗斯》的文章,作者是卡伦·德扬和迈克尔·伯恩鲍姆。全文摘编如下:
在普京对乌克兰发动攻击近两个月后,拜登政府及其欧洲盟友已经开始为一个截然不同的世界做规划。在这个世界里,它们不再试图与俄罗斯共存与合作,而是将积极寻求孤立与削弱俄罗斯作为一项长期战略。
西方制定孤立俄新政策
在北约和欧盟,在国务院、五角大楼以及盟国的政府部门,人们正在制订蓝图,以确立西方对莫斯科从防务、金融到贸易、外交等方方面面的态度,并起草新政策。
这项新战略远非只涉及克里姆林宫领导人普京本人,因为决策者们正在继续修改将在未来几个月提交的具有重大影响的文件。拜登的首份国家安全战略很可能与人们最初的期望——只关注中国和美国国内重建——大相径庭。
北约自2010年——当时它寻求与俄罗斯建立“真正的战略伙伴关系”——以来的首份战略概念文件将在6月的北约峰会上公布。北约秘书长延斯·斯托尔滕贝格在本月初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说:“我们以前所争取的有意义的对话,如今不再作为选项提供给俄罗斯。”
欧盟已经制定计划,到今年底将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严重依赖减少2/3,并在2030年前完全停止从俄罗斯进口化石燃料。荷兰外交大臣沃普克·胡克斯特拉在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近日在华盛顿举办的一个论坛上说:“这与其说与制裁有关,不如说是要阐明一条通往零依赖的道路,确保我们独立于俄罗斯的天然气和石油。”
盟国宣布大幅增加防务预算,这种做法一直会持续到遥远的将来。芬兰和瑞典预计会在6月的北约马德里峰会前申请加入北约,这是欧洲安全平衡的重大转变,也将大大增强北约在俄罗斯附近的军事存在。
一周前,拜登签署了结束与俄罗斯的正常贸易关系的法案,并将美国禁止进口俄罗斯石油的规定写入了法律。
遏制战略是否明智存疑
一些人对这些计划的明智性和西方的持久力提出质疑,建议不要恢复支配对苏联关系的“遏制”政策。其他人则认为,乌克兰危机及其对欧洲的深远影响,为美国提供了一个机会,使其至少从一些自己承担的保卫自由世界的昂贵责任中撤出。
历史学家斯蒂芬·沃特海姆在本月出版的《外交》杂志上指出:“如果说有什么不同的话,那就是战争加强了严格遵守战略纪律的理由,提供了一个鼓励欧洲制衡俄罗斯的机会,而美国则将把重点放在亚洲安全和国内重建上。”
并非所有人都支持长期孤立莫斯科。在法国,马克龙总统在争取连任的竞选中,与崛起中的总统候选人玛丽娜·勒庞的竞争出人意料地激烈。勒庞呼吁北约与俄罗斯达成和解,并重申让法国退出北约一体化指挥体系的承诺。德国也有些人支持敞开与克里姆林宫对话的大门,以促成最终的和解。
在美国,对俄问题是拜登得到两党强有力支持的少数问题之一。支持对俄采取强硬路线,似乎也抑制了共和党人对北约的蔑视。因为从华盛顿到俄罗斯西部边境的北约成员国坚称,对共同立场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急切,而拥有共同立场的现实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
但如果乌克兰的紧迫性消失,再加上那里每天都会出现新的恐怖画面,在增加防务开支、不扩散等问题上与俄罗斯接触的必要性、转移对中国注意力等问题上,就会不可避免地出现分歧,而且贸易中断会导致美国国内物价上涨,从而扰乱拜登的国内议程。
对俄关系出现重大调整
上一次对俄关系的重大调整是在1997年,苏联的解体给人们带来了希望,当时北约领导人和莫斯科批准了《俄罗斯与北约相互关系、合作和安全基本文件》。该文件反映了“欧洲安全环境在不断变化,在这种环境中,冷战的对抗被加强合作的承诺所取代”。文件说,双方将共同致力于“在欧洲-大西洋地区建立持久和包容的和平”。
在该文件试图使俄罗斯与北约相互依赖的过程中,它包含了尊重各国主权、和平解决争端的具体承诺。
但斯托尔滕贝格说,在上个月北约举行的一次紧急峰会上,为了面对欧洲东部大幅增兵、空中出现更多战机、海上舰艇增多的“新安全现实”,“北约领导人同意长期重置我们的威慑和防御”。他后来说,那份基本文件已经不复存在。
拉脱维亚外长埃德加斯·林克维奇斯在接受采访时说:“人们越来越意识到,这是一种长期形势,遏制战略、防御战略正在形成。尽可能多地支持乌克兰,尽可能多地制裁俄罗斯,尽其所能减少对俄罗斯的依赖,更加重视军事防御。”
美国《华盛顿邮报》网站4月16日发表题为《美国及其盟友计划长期孤立俄罗斯》的文章,作者是卡伦·德扬和迈克尔·伯恩鲍姆。全文摘编如下:
在普京对乌克兰发动攻击近两个月后,拜登政府及其欧洲盟友已经开始为一个截然不同的世界做规划。在这个世界里,它们不再试图与俄罗斯共存与合作,而是将积极寻求孤立与削弱俄罗斯作为一项长期战略。
西方制定孤立俄新政策
在北约和欧盟,在国务院、五角大楼以及盟国的政府部门,人们正在制订蓝图,以确立西方对莫斯科从防务、金融到贸易、外交等方方面面的态度,并起草新政策。
这项新战略远非只涉及克里姆林宫领导人普京本人,因为决策者们正在继续修改将在未来几个月提交的具有重大影响的文件。拜登的首份国家安全战略很可能与人们最初的期望——只关注中国和美国国内重建——大相径庭。
北约自2010年——当时它寻求与俄罗斯建立“真正的战略伙伴关系”——以来的首份战略概念文件将在6月的北约峰会上公布。北约秘书长延斯·斯托尔滕贝格在本月初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说:“我们以前所争取的有意义的对话,如今不再作为选项提供给俄罗斯。”
欧盟已经制定计划,到今年底将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严重依赖减少2/3,并在2030年前完全停止从俄罗斯进口化石燃料。荷兰外交大臣沃普克·胡克斯特拉在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近日在华盛顿举办的一个论坛上说:“这与其说与制裁有关,不如说是要阐明一条通往零依赖的道路,确保我们独立于俄罗斯的天然气和石油。”
盟国宣布大幅增加防务预算,这种做法一直会持续到遥远的将来。芬兰和瑞典预计会在6月的北约马德里峰会前申请加入北约,这是欧洲安全平衡的重大转变,也将大大增强北约在俄罗斯附近的军事存在。
一周前,拜登签署了结束与俄罗斯的正常贸易关系的法案,并将美国禁止进口俄罗斯石油的规定写入了法律。
遏制战略是否明智存疑
一些人对这些计划的明智性和西方的持久力提出质疑,建议不要恢复支配对苏联关系的“遏制”政策。其他人则认为,乌克兰危机及其对欧洲的深远影响,为美国提供了一个机会,使其至少从一些自己承担的保卫自由世界的昂贵责任中撤出。
历史学家斯蒂芬·沃特海姆在本月出版的《外交》杂志上指出:“如果说有什么不同的话,那就是战争加强了严格遵守战略纪律的理由,提供了一个鼓励欧洲制衡俄罗斯的机会,而美国则将把重点放在亚洲安全和国内重建上。”
并非所有人都支持长期孤立莫斯科。在法国,马克龙总统在争取连任的竞选中,与崛起中的总统候选人玛丽娜·勒庞的竞争出人意料地激烈。勒庞呼吁北约与俄罗斯达成和解,并重申让法国退出北约一体化指挥体系的承诺。德国也有些人支持敞开与克里姆林宫对话的大门,以促成最终的和解。
在美国,对俄问题是拜登得到两党强有力支持的少数问题之一。支持对俄采取强硬路线,似乎也抑制了共和党人对北约的蔑视。因为从华盛顿到俄罗斯西部边境的北约成员国坚称,对共同立场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急切,而拥有共同立场的现实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
但如果乌克兰的紧迫性消失,再加上那里每天都会出现新的恐怖画面,在增加防务开支、不扩散等问题上与俄罗斯接触的必要性、转移对中国注意力等问题上,就会不可避免地出现分歧,而且贸易中断会导致美国国内物价上涨,从而扰乱拜登的国内议程。
对俄关系出现重大调整
上一次对俄关系的重大调整是在1997年,苏联的解体给人们带来了希望,当时北约领导人和莫斯科批准了《俄罗斯与北约相互关系、合作和安全基本文件》。该文件反映了“欧洲安全环境在不断变化,在这种环境中,冷战的对抗被加强合作的承诺所取代”。文件说,双方将共同致力于“在欧洲-大西洋地区建立持久和包容的和平”。
在该文件试图使俄罗斯与北约相互依赖的过程中,它包含了尊重各国主权、和平解决争端的具体承诺。
但斯托尔滕贝格说,在上个月北约举行的一次紧急峰会上,为了面对欧洲东部大幅增兵、空中出现更多战机、海上舰艇增多的“新安全现实”,“北约领导人同意长期重置我们的威慑和防御”。他后来说,那份基本文件已经不复存在。
拉脱维亚外长埃德加斯·林克维奇斯在接受采访时说:“人们越来越意识到,这是一种长期形势,遏制战略、防御战略正在形成。尽可能多地支持乌克兰,尽可能多地制裁俄罗斯,尽其所能减少对俄罗斯的依赖,更加重视军事防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