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校长  时期  日方  裂缝  创新  小品  药厂  京秦高速  作业  窗帘 

守“沪”日志:屏幕后“代码”支持 程序员化身“数字防疫人”

   日期:2022-04-25 11:51:23     浏览:2    评论:0    

近4800人的社区,如何确保每一次核酸检测通知到位,上海浦东黄山始信苑采取“线上线下”同步叫号。线下由志愿者拿喇叭喊楼,线上“家常户晓”小程序实时更新进展,两种“广播”同时发声。

不同于前者“睡过即错过”,“家常户晓”可翻看历史消息,快速精准知晓核酸检测几时开始、各弄检测点具体位置、正在进行中的楼栋号,以及其他重要信息。上海日芩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兼小程序开发者王庆贺称其为“社区电报”,通过单向传播,减少无效信息干扰,避免焦点性信息被覆盖。

“黄山始信苑四千七八百人,消息最高阅读量有650人次,我们认为它可能已经覆盖到20%的居民。”王庆贺说。

“大喇叭小喇叭吼,可能50%-60%的人知道,有些人没听见,消息直接就过去了,没覆盖到。我们线上群一发,在这个基础上再增加20%-30%,然后小程序上去最后达到80%-90%,甚至100%。”王庆贺说。他希望“家常户晓”是一个有力的补充,最终把社区工作做到接近满分。

在浦西新泾七村,上海一条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资深工程师王峰也开发了一款小程序,供居民免费查询快递信息,缓解“最后100米”引发的焦虑。

据他介绍,小区5000多位居民,每日包裹数上千,现有志愿者大多都是本职工作间隙抽空做志愿活动。靠喊楼一家家对接包裹信息或微信群沟通,任务繁重且效率低下。

“印象最深的就是,有个志愿者连续几天送到了晚上12点左右,从他晚上7点多下班开始一直送,很辛苦。”王峰说。他理解催快递的人,像冷鲜肉类确实不能久放,无法知晓包裹到楼信息,很多居民产生心理焦虑。

4月20日9点小程序上线至24日20点,志愿者共发布716条信息,包裹数量达2203个,被查询13696次。

“我觉得还挺欣慰的,对我们来说,程序使用率高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王峰笑道。上线后,他又对程序进行优化迭代。根据居民和志愿者使用情况,将包装数精确为包裹数,到楼时间改为开始配送时间,并增加“备注”功能。

在抗疫过程中,优化社区工作少不了各项技术支持。4月中上旬起,上海居民参加核酸检测时,现场登记方式已调整为随身办的“核酸码”。该码截屏保存后,可在30日内反复使用,有助于提升现场核酸采样效率。

支付宝端内“随申办”小程序不断增加功能,除了“核酸码”,还有“老幼核酸助查”。近期,这些防疫工具用户量激增,保障服务稳定尤为重要,支付宝项目经理黄砚青已在上海市大数据中心办公室“安家”。

“从收到需求、原型设计、接口对接、功能开发,甚至最后的压测一气呵成,本来平时一两周的工作内容,当天一个晚上开发完成顺利上线了。”黄砚青表示。

程序的开发与维护从来不是一键执行即可。小到“社区电报”“快递查询”,大到城市服务器,屏幕背后都是默默坚守的程序员。正是这些“数字防疫人”修复疫情bug,才使这座城市继续高效运转。

近4800人的社区,如何确保每一次核酸检测通知到位,上海浦东黄山始信苑采取“线上线下”同步叫号。线下由志愿者拿喇叭喊楼,线上“家常户晓”小程序实时更新进展,两种“广播”同时发声。

不同于前者“睡过即错过”,“家常户晓”可翻看历史消息,快速精准知晓核酸检测几时开始、各弄检测点具体位置、正在进行中的楼栋号,以及其他重要信息。上海日芩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兼小程序开发者王庆贺称其为“社区电报”,通过单向传播,减少无效信息干扰,避免焦点性信息被覆盖。

“黄山始信苑四千七八百人,消息最高阅读量有650人次,我们认为它可能已经覆盖到20%的居民。”王庆贺说。

“大喇叭小喇叭吼,可能50%-60%的人知道,有些人没听见,消息直接就过去了,没覆盖到。我们线上群一发,在这个基础上再增加20%-30%,然后小程序上去最后达到80%-90%,甚至100%。”王庆贺说。他希望“家常户晓”是一个有力的补充,最终把社区工作做到接近满分。

在浦西新泾七村,上海一条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资深工程师王峰也开发了一款小程序,供居民免费查询快递信息,缓解“最后100米”引发的焦虑。

据他介绍,小区5000多位居民,每日包裹数上千,现有志愿者大多都是本职工作间隙抽空做志愿活动。靠喊楼一家家对接包裹信息或微信群沟通,任务繁重且效率低下。

“印象最深的就是,有个志愿者连续几天送到了晚上12点左右,从他晚上7点多下班开始一直送,很辛苦。”王峰说。他理解催快递的人,像冷鲜肉类确实不能久放,无法知晓包裹到楼信息,很多居民产生心理焦虑。

4月20日9点小程序上线至24日20点,志愿者共发布716条信息,包裹数量达2203个,被查询13696次。

“我觉得还挺欣慰的,对我们来说,程序使用率高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王峰笑道。上线后,他又对程序进行优化迭代。根据居民和志愿者使用情况,将包装数精确为包裹数,到楼时间改为开始配送时间,并增加“备注”功能。

在抗疫过程中,优化社区工作少不了各项技术支持。4月中上旬起,上海居民参加核酸检测时,现场登记方式已调整为随身办的“核酸码”。该码截屏保存后,可在30日内反复使用,有助于提升现场核酸采样效率。

支付宝端内“随申办”小程序不断增加功能,除了“核酸码”,还有“老幼核酸助查”。近期,这些防疫工具用户量激增,保障服务稳定尤为重要,支付宝项目经理黄砚青已在上海市大数据中心办公室“安家”。

“从收到需求、原型设计、接口对接、功能开发,甚至最后的压测一气呵成,本来平时一两周的工作内容,当天一个晚上开发完成顺利上线了。”黄砚青表示。

程序的开发与维护从来不是一键执行即可。小到“社区电报”“快递查询”,大到城市服务器,屏幕背后都是默默坚守的程序员。正是这些“数字防疫人”修复疫情bug,才使这座城市继续高效运转。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