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返)安人员政策:
非必要不返安。 倡导省外及其他省辖市安阳籍人员就地过节,非必要不流动、不返安。确需返安人员(含省外入安货车司乘人员),须“五一”节前通过“安馨办”APP、“豫事办”APP或“支付宝”APP搜“豫事办”小程序提前报备。来(返)安人员需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做好途中个人防护,到达后配合属地分类落实防控措施,做好个人健康监测。对刻意瞒报、谎报有中高风险地区和14日内有本土疫情发生地旅居史或与病例接触史以逃避防疫管控措施的人员,以及不按要求进行隔离和不配合防疫工作的人员,将依据有关法律法规,严肃追究法律责任。
强化来(返)人员管控
所有市外来(返)安人员在“第一入口”要严格查验健康码、行程码、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社区报备情况等。按照风险研判实施相应管控措施,对中高风险地区及所在县(市)区人员实行红码管理,落实14天集中隔离,在第1、4、7、10、14天开展核酸检测,解除隔离时“双采双检”;对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地市的其他县(市)区入安人员实行黄码管理,严格落实7天居家健康监测,在第1、3、5、7天开展核酸检测,除核酸检测外非必要不外出,待健康监测结束后转为绿码;对低风险地市入安人员查验“两码一证”,赋黄码管理,并在72小时内开展一次核酸检测后转绿码。
离安人员政策:
非必要不离安。 “五一”假期是返乡人员流动高峰期,人群聚集将增大感染风险,倡导广大居民就地过节休假,坚持非必要不离安、不出市。14天内无本土病例(赴外省援建返回、“点对点”闭环管理的阳性人员不计入)的县(市)区,群众可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有序市内流动,不得前往有疫情发生的县(市)区;14天内有本土病例的县(市)区,禁止跨县(市)区流动。确需出市的,“五一”节前向工作单位和所在村(社区)报备,谁审批谁负责,并督促返回后落实相应管控措施。
居家健康监测与之相似的居家隔离、自我健康监测到底有啥区别?
居家隔离规定:
如果条件允许,居家隔离者最好单独居住,若条件不允许,选择一套房屋里通风较好的房间最为隔离房间,保持相对独立。
隔离房间内应有单独卫生间,不得与其他家庭成员共用卫生间。
房间内不能使用空调,尤其不能使用和其他房间共通的中央空调。
同居家隔离者在居家隔离期间,拒绝一切探访。
与居家隔离者同一住所内共同居住人员均需一并全部实施居家隔离,不准外出。
社区医学观察管理人员应当向居家隔离者及共同居住的人员进行日常卫生与防护知识及隔离期间相关要求等告知。不符合条件的,一律实施集中隔离措施。
居家健康监测规定:
居家健康检测要做的是241
即两做好四不能一及时
原则上在家办公,他要做好健康监测,每天测量体温,按要求核酸检测;外出时做好个人防护,佩戴口罩。
居家健康监测者不能参加聚集性活动
不能前往人群聚集场所
不能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不能前往网吧、电影院、健身房、麻将馆、棋牌室、KTV等场所。
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腹泻等症状时,立即向社区报告,及时到定点医疗机构排查。同住人员在无任何健康不适情况下可外出。
自我健康监测规定:
需要按照时间进行体温测量和观察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能不出就不出,如需出门,来福要做好个人防护,减少流动。出现发热、咳嗽、嗅觉味觉减弱等异常情况,及时到定点医院排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