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疾控中心传染病防治所副主任医师江宁在5月4日举行的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在此次抗击新冠疫情的过程中,志愿者承担了大量的防控工作,期间需要做好个人防护。其中,口罩、防护服是最常见的防护用品,需要重视科学佩戴口罩和穿脱防护服。
佩戴口罩时应注意选择大小合适的口罩,应完全包裹口鼻和下巴。对于N95、KN95口罩,佩戴时还应分别通过吸气、呼气测试来确认密合性。工作过程中应保持口罩与脸部的贴合,不能滑脱或露出鼻子。脱卸口罩时应避免用手接触罩体正面,及时做好手卫生。
协助采样、去阳性楼栋送物资的志愿者需要穿防护服,即“大白”。这便是二级防护,通常是在近距离接触可疑风险对象,或与可疑风险对象在室内待较长时间的情况下使用。防护用品主要包括:一次性帽子、N95/KN95口罩或医用防护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屏、医用防护服、手套、鞋套或工作鞋等。
上海市疾控中心传染病防治所副主任医师江宁在5月4日举行的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在此次抗击新冠疫情的过程中,志愿者承担了大量的防控工作,期间需要做好个人防护。其中,口罩、防护服是最常见的防护用品,需要重视科学佩戴口罩和穿脱防护服。
佩戴口罩时应注意选择大小合适的口罩,应完全包裹口鼻和下巴。对于N95、KN95口罩,佩戴时还应分别通过吸气、呼气测试来确认密合性。工作过程中应保持口罩与脸部的贴合,不能滑脱或露出鼻子。脱卸口罩时应避免用手接触罩体正面,及时做好手卫生。
协助采样、去阳性楼栋送物资的志愿者需要穿防护服,即“大白”。这便是二级防护,通常是在近距离接触可疑风险对象,或与可疑风险对象在室内待较长时间的情况下使用。防护用品主要包括:一次性帽子、N95/KN95口罩或医用防护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屏、医用防护服、手套、鞋套或工作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