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  ????  content=  校长  时期  日方  裂缝  创新  药厂  小品 

青海西宁退役军人守“疫线”:兄弟志愿为社区“站岗”

   日期:2022-05-10 14:39:16     浏览:3    评论:0    

中新网西宁5月10日电 题:青海西宁退役军人守“疫线”:兄弟志愿为社区“站岗”

10日早5:40,在青海省西宁市城西区虎台街道冷湖路社区,40岁的退役军人袁大林洗漱后走出家门。

“今天凌晨1点开始西宁市采取从严从紧的疫情防控措施,我们城西区要全员做核酸,要早点去做准备。”袁大林说。

来到核酸检测点,社区工作人员已把所需物资运送到位,8位像袁大林一样的志愿者也陆续就位。

“我们社区年轻人很少,这6位志愿者都是60岁以上的人了,那个小伙儿是我堂弟袁瑞,平时我们在社区卡口‘站岗’,做核酸的时候就来核酸检测点。”袁大林介绍道。

袁大林是2010年退役的老兵,在2021年10月就志愿参加到抗疫一线。今年4月以来,青海省西宁市发生新一轮新冠肺炎疫情,袁大林马上给2021年12月退役后待业在家的堂弟袁瑞打电话,动员他加入抗疫志愿服务中来。

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因为比同龄人多了一段当兵的经历,他们便多了一份军人的责任和担当,在接到堂哥的动员电话时,29岁的袁瑞没有犹豫。

“我俩是退役军人又是党员,有需要我们就上,比起老年人我们是‘天选志愿者’。我们的工作涉及物资拉运、分类分配、场地设置、核酸秩序维护等。”袁瑞说,今天他主要在检测点维护秩序,为老人、残疾人等提供一些帮助,他哥要先去“喊楼”,完了就到核酸检测点来维护秩序。

7:30,已有居民陆续来到核酸检测点,志愿者和医务工作者、社区工作人员立即投入工作。

疫情发生以来,看到社区工作量大、人手紧张的情况,兄弟俩就主动请缨加入抗疫志愿服务中。协调防疫物资、维持现场秩序、公共区域消毒……哪里需要哪里就有兄弟俩的身影。很多时候他们都要连续穿着防护服十几个小时,其间不能喝一口水、上一趟卫生间。

“比起社区工作人员,我们好多了,他们大多数人都是24小时连轴转,我们至少还能回家,可他们就算家近在咫尺,都没有时间回去,工作忙完了才能吃饭,那时候饭菜都已经凉透了,看着实在让人心疼。”袁大林说,志愿服务岗位也是“战位”,他们不能“缺席”,只要社区居民有需要他们就要用实际行动践行军人本色,站好每一班岗。

组织居民下楼做核酸,保持安全距离、有序排队,看似简单的流程执行起来却不简单,这段时间,兄弟俩常常因为维持秩序而喉咙嘶哑,皮肤也因为长时间流汗而红肿。

“在部队一直接受党的培养和教育,回到地方,在特殊时期,我们就应该挺身而出,冲在比较危险的第一线上,尽自己的能力做一点事情。”袁瑞说,套上“大白”的那一刻,站在真正的防疫一线,军人的使命感又回来了。

疫情发生以来,西宁市城西区区直各机关、各街镇、村社区的数千名工作人员、1000多名医护人员迅速集结,设立138个核酸采样点,搭建525个核酸采样台。随着各项工作的开展,城西区数百名志愿者加入抗疫队伍中,其间不乏退役军人的身影。

“目前已有113名退役军人加入志愿服务队,近百名退役军人已投身抗疫一线。现在每天,我们中心和各社区街道还在接到很多退役军人的志愿申请。”西宁市城西区退役军人服务中心主任卢斌说。

中新网西宁5月10日电 题:青海西宁退役军人守“疫线”:兄弟志愿为社区“站岗”

10日早5:40,在青海省西宁市城西区虎台街道冷湖路社区,40岁的退役军人袁大林洗漱后走出家门。

“今天凌晨1点开始西宁市采取从严从紧的疫情防控措施,我们城西区要全员做核酸,要早点去做准备。”袁大林说。

来到核酸检测点,社区工作人员已把所需物资运送到位,8位像袁大林一样的志愿者也陆续就位。

“我们社区年轻人很少,这6位志愿者都是60岁以上的人了,那个小伙儿是我堂弟袁瑞,平时我们在社区卡口‘站岗’,做核酸的时候就来核酸检测点。”袁大林介绍道。

袁大林是2010年退役的老兵,在2021年10月就志愿参加到抗疫一线。今年4月以来,青海省西宁市发生新一轮新冠肺炎疫情,袁大林马上给2021年12月退役后待业在家的堂弟袁瑞打电话,动员他加入抗疫志愿服务中来。

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因为比同龄人多了一段当兵的经历,他们便多了一份军人的责任和担当,在接到堂哥的动员电话时,29岁的袁瑞没有犹豫。

“我俩是退役军人又是党员,有需要我们就上,比起老年人我们是‘天选志愿者’。我们的工作涉及物资拉运、分类分配、场地设置、核酸秩序维护等。”袁瑞说,今天他主要在检测点维护秩序,为老人、残疾人等提供一些帮助,他哥要先去“喊楼”,完了就到核酸检测点来维护秩序。

7:30,已有居民陆续来到核酸检测点,志愿者和医务工作者、社区工作人员立即投入工作。

疫情发生以来,看到社区工作量大、人手紧张的情况,兄弟俩就主动请缨加入抗疫志愿服务中。协调防疫物资、维持现场秩序、公共区域消毒……哪里需要哪里就有兄弟俩的身影。很多时候他们都要连续穿着防护服十几个小时,其间不能喝一口水、上一趟卫生间。

“比起社区工作人员,我们好多了,他们大多数人都是24小时连轴转,我们至少还能回家,可他们就算家近在咫尺,都没有时间回去,工作忙完了才能吃饭,那时候饭菜都已经凉透了,看着实在让人心疼。”袁大林说,志愿服务岗位也是“战位”,他们不能“缺席”,只要社区居民有需要他们就要用实际行动践行军人本色,站好每一班岗。

组织居民下楼做核酸,保持安全距离、有序排队,看似简单的流程执行起来却不简单,这段时间,兄弟俩常常因为维持秩序而喉咙嘶哑,皮肤也因为长时间流汗而红肿。

“在部队一直接受党的培养和教育,回到地方,在特殊时期,我们就应该挺身而出,冲在比较危险的第一线上,尽自己的能力做一点事情。”袁瑞说,套上“大白”的那一刻,站在真正的防疫一线,军人的使命感又回来了。

疫情发生以来,西宁市城西区区直各机关、各街镇、村社区的数千名工作人员、1000多名医护人员迅速集结,设立138个核酸采样点,搭建525个核酸采样台。随着各项工作的开展,城西区数百名志愿者加入抗疫队伍中,其间不乏退役军人的身影。

“目前已有113名退役军人加入志愿服务队,近百名退役军人已投身抗疫一线。现在每天,我们中心和各社区街道还在接到很多退役军人的志愿申请。”西宁市城西区退役军人服务中心主任卢斌说。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