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校长  时期  日方  裂缝  创新  小品  药厂  京秦高速  作业  窗帘 

山东:推进企业项目治污减排的“开源”“节流”之道

   日期:2022-06-06 21:11:46     浏览:12    评论:0    

人民网济南6月6日电 (逄鑫珊) 锁定污染源监管,山东通过核发排污许可证,着力落实了排污单位治污的主体责任,而面对“两高”项目,山东生态环境系统通过一系列替代办法,探索出一条由能源“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的路子,同时也为通过碳排放量倒逼“两高”行业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山东方案。6日下午,在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省生态环境厅总工程师赵辉介绍了应对企业治污减排方面的创新做法。

“节流”:加快构建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监管制度体系

赵辉介绍,山东是全国工业企业数量最多的省份之一。2017年以来,山东省累计核发排污许可证3.3万余张,25万余家企业完成了排污登记,正加快构建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监管制度体系。

着力提高排污许可管理工作质量。组织开展执行报告、排污许可证质量审核工作,2021年执行报告年报提交率已达到100%,2021年以来,山东省累计完成许可证质量审核17738张,完成现场核实16426家。先后组织各市开展涉气、涉危废及化工园区企业排污许可管理专项检查,线上筛查或现场核实企业数量达到1.8万余家。

推进建立排污许可“一证式”监管工作机制。在全国率先出台《强化排污许可与环境影响评价、监测、执法联动 建立“一证式”监管机制的意见》,明确了排污许可与环境准入和证后监管环节衔接、排污许可证审批程序规范化、排污许可数据化衔接等工作要求,探索构建排污许可源头质控把关、过程精密控制、全程监管执法的全流程管理体系,为建立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监管制度体系奠定坚实基础。目前,烟台、滨州两市已列入国家排污许可试点。

推进落实排污单位治污主体责任。2021年以来,省生态环境厅采取现场授课、线上培训等方式,对企业开展《排污许可管理条例》等相关政策要求培训指导,让企业应知尽知“持证排污、按证排污”政策要求。强化帮扶,将排污许可证申领办理时限由30个工作日压减到20个工作日,各市结合地方实际,进一步压减首次申领办理时限。向社会发布“致山东省排污单位的一封公开信”,组织各单位对无证排污、证照失效等6类重点问题开展自查。省生态环境厅还通过抖音平台进行直播培训,将专业术语转化成浅显易懂的语言和可见可学的实例,让排污单位易懂、易学、易操作,将有效减少企业因政策了解不到位而发生的违法行为,助力企业纾困发展,更好地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开源”:落实新建“两高”项目替代源,确保碳排放总量只减不增

深入贯彻碳达峰碳中和战略以及山东省委、省政府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新建“两高”项目必须严格落实“五个减量替代”决策部署,山东省生态环境厅起草并按程序出台了《山东省高耗能高排放建设项目碳排放减量替代办法》(以下简称《替代办法》)。

山东省“两高”行业企业数量多,是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来源,抓住了“两高”项目,就是抓住了碳排放的“牛鼻子”。《替代办法》要求,新建“两高”项目的新增碳排放量需由其他途径落实替代源,替代源的碳排放量按行业确定1.2倍或1.5倍的替代比例。作为山东省区域性的政策,新上“两高”项目的替代源,必须是山东省行政区域内形成的碳排放削减量,目的就是确保山东省“两高”项目碳排放总量只减不增,完成腾大笼子换新鸟、小鸟、俊鸟的过程。

“对于那些积极技改、不断提升生产效率的企业来说,《替代办法》的出台,不仅不会挤占企业的生存空间,还会进一步提升企业优势,增强竞争力。” 赵辉说。

据悉,《替代办法》的出台,将填补没有碳排放减量替代办法的政策空白,使“五个减量替代”的拼图更为完整,是推动能源“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的重要探索和实践,同时也为通过碳排放量倒逼“两高”行业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山东方案,必将有力推动山东省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下一步,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将研究出台落实《替代办法》的具体措施,探索建立碳排放量收储机制,为企业服务、为政府分忧,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服务和保障经济高质量发展。

人民网济南6月6日电 (逄鑫珊) 锁定污染源监管,山东通过核发排污许可证,着力落实了排污单位治污的主体责任,而面对“两高”项目,山东生态环境系统通过一系列替代办法,探索出一条由能源“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的路子,同时也为通过碳排放量倒逼“两高”行业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山东方案。6日下午,在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省生态环境厅总工程师赵辉介绍了应对企业治污减排方面的创新做法。

“节流”:加快构建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监管制度体系

赵辉介绍,山东是全国工业企业数量最多的省份之一。2017年以来,山东省累计核发排污许可证3.3万余张,25万余家企业完成了排污登记,正加快构建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监管制度体系。

着力提高排污许可管理工作质量。组织开展执行报告、排污许可证质量审核工作,2021年执行报告年报提交率已达到100%,2021年以来,山东省累计完成许可证质量审核17738张,完成现场核实16426家。先后组织各市开展涉气、涉危废及化工园区企业排污许可管理专项检查,线上筛查或现场核实企业数量达到1.8万余家。

推进建立排污许可“一证式”监管工作机制。在全国率先出台《强化排污许可与环境影响评价、监测、执法联动 建立“一证式”监管机制的意见》,明确了排污许可与环境准入和证后监管环节衔接、排污许可证审批程序规范化、排污许可数据化衔接等工作要求,探索构建排污许可源头质控把关、过程精密控制、全程监管执法的全流程管理体系,为建立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监管制度体系奠定坚实基础。目前,烟台、滨州两市已列入国家排污许可试点。

推进落实排污单位治污主体责任。2021年以来,省生态环境厅采取现场授课、线上培训等方式,对企业开展《排污许可管理条例》等相关政策要求培训指导,让企业应知尽知“持证排污、按证排污”政策要求。强化帮扶,将排污许可证申领办理时限由30个工作日压减到20个工作日,各市结合地方实际,进一步压减首次申领办理时限。向社会发布“致山东省排污单位的一封公开信”,组织各单位对无证排污、证照失效等6类重点问题开展自查。省生态环境厅还通过抖音平台进行直播培训,将专业术语转化成浅显易懂的语言和可见可学的实例,让排污单位易懂、易学、易操作,将有效减少企业因政策了解不到位而发生的违法行为,助力企业纾困发展,更好地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开源”:落实新建“两高”项目替代源,确保碳排放总量只减不增

深入贯彻碳达峰碳中和战略以及山东省委、省政府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新建“两高”项目必须严格落实“五个减量替代”决策部署,山东省生态环境厅起草并按程序出台了《山东省高耗能高排放建设项目碳排放减量替代办法》(以下简称《替代办法》)。

山东省“两高”行业企业数量多,是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来源,抓住了“两高”项目,就是抓住了碳排放的“牛鼻子”。《替代办法》要求,新建“两高”项目的新增碳排放量需由其他途径落实替代源,替代源的碳排放量按行业确定1.2倍或1.5倍的替代比例。作为山东省区域性的政策,新上“两高”项目的替代源,必须是山东省行政区域内形成的碳排放削减量,目的就是确保山东省“两高”项目碳排放总量只减不增,完成腾大笼子换新鸟、小鸟、俊鸟的过程。

“对于那些积极技改、不断提升生产效率的企业来说,《替代办法》的出台,不仅不会挤占企业的生存空间,还会进一步提升企业优势,增强竞争力。” 赵辉说。

据悉,《替代办法》的出台,将填补没有碳排放减量替代办法的政策空白,使“五个减量替代”的拼图更为完整,是推动能源“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的重要探索和实践,同时也为通过碳排放量倒逼“两高”行业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山东方案,必将有力推动山东省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下一步,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将研究出台落实《替代办法》的具体措施,探索建立碳排放量收储机制,为企业服务、为政府分忧,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服务和保障经济高质量发展。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