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硕士智报家乡,叶县举行在外优秀学子家乡行活动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建新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冰珂 通讯员 乔培珠 王芬芬
1月27日,农历大年初六,叶县县委会议室内一片欢声笑语,一场在外优秀学子家乡行活动正在举行。
会议桌一侧是县委书记、县长等,另一侧是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大、浙江大学等知名院校的20多位叶县籍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大家共诉乡音、共谋发展、共话未来,充满浓浓乡情。
座谈会前,学子们先受邀到河南平煤神马尼龙科技有限公司、聚碳材料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到工地、进车间、观项目,近距离感受家乡的新进展、新变化和高质量发展的良好势头。
“家乡正在经历着日新月异的变化,特别是产业的发展,不仅做强了县域经济,也满足了群众就业。”来自叶县廉村镇甘刘村的刘东娜,目前是浙江大学在读博士,“家乡水土养育了我们,我们非常乐意为家乡与高校建立联系,尽自己的最大力量回报家乡。”
近年来,叶县坚持工业立县、工业强县战略,依托两个开发区,培育壮大尼龙新材料、制盐和聚碳材料、装备制造、新能源等主导产业,去年成功创建全国制造业百强县。尤其该县依托煤盐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聚碳材料(PC)产业,实现了国内高端PC材料进口替代,将岩盐价值从每吨300元提升到每吨3万元。
“PC颗粒热塑性高,是一种很好的3D打印材料,在小规模手办、模型定制方面应用前景良好。”座谈会上,北京理工大学材料工程专业硕士李建中提议,“脂肪族PC可用作手术缝合线和骨骼支撑材料等,经济价值较高,县里也可以朝这个方向延伸产业链。”
据了解,叶县此次邀请的在外优秀学子,研究专业和方向涉及化学、材料工程、生物学、经济学等多个方面。大家纷纷表示,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心、关爱,也坚定了反哺家乡的信心和决心,并结合自身所学专业以及叶县产业发展现状,提出了自己意见和建议。
政以才治,业以才兴。近年来,叶县把人才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和重要资源,持续推进“归雁”工程,全力做大“回归”经济,并建立在外优秀青年长效联络机制,通过组织一系列特色活动,建资源库、搭连心桥、植家乡情,吸引和鼓励叶县籍在外优秀人才关爱家乡、反哺家乡、建设故乡、回报桑梓。
“这次活动,不仅是深化归根工程的主要载体,更是县委、县政府尊重人才、礼遇人才的具体体现。”叶县县委书记徐延杰说,将建立常态化高层次人才交流机制,让叶县学子成为宣传叶县、推介叶县的桥梁纽带,让更多人认识叶县、了解叶县,让更多企业项目投资叶县、入驻叶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