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杨璐 通讯员 刘业宝
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突出早介入、早织密、早发现、早救助、早引导“五早”举措,推动农村疫情防控“关口前移”,筑牢疫情防控防线。
早介入,“三级书记”抓落实。成立农村疫情防控工作专班,下设5个工作组,督促乡镇(街道)、村(社区)整合力量,构建县乡村“三级书记”抓落实责任体系。
早织密,“三联五级”全覆盖。制定“三联”包保工作实施方案,明确10项职责清单,县级领导联系乡镇,乡镇干部联系村庄,村“两委”班子联系到组到户。建立“总、大、中、小、微”五级网格帮包体系,抓实最小单元,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早发现,“一本台账”清底数。建立重点人群动态管理台账,以红黄绿三色标识健康状态,全部签约家庭医生,实现“一对一”帮扶到位。累计走访红黄标人群30万人次,帮助转诊1770人。
早救助,“两进三问”强保障。开展“进村、进户,问健康、问需求、问意见”敲门活动,发放为民服务连心卡6万张,累计收集各类帮扶需求、意见建议3228条,全部做到有求必应、及时化解。
早引导,“线上线下”齐发力。印制“乙类乙管”防护指南12万份,制作音频、动画视频,通过村广播、智慧宁津手机客户端等,引导群众做好健康防护第一责任人。印发拜年倡议书,提倡电话、微信拜年,倡导非必要不串门、不聚集,降低人员聚集带来的传播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