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  ????  校长  时期  日方  裂缝  创新  药厂  小品  content= 

农村人的“山东响马,四川贼,河南尽出溜光锤”的说法靠谱吗?

   日期:2023-02-04 11:30:53     来源:[db:出处]    作者:[db:作者]    浏览:9    评论:0    

原标题:农村人的“山东响马,四川贼,河南尽出溜光锤”的说法靠谱吗?

我在村办耐火厂上班的时候经常与一位当时已有70岁高龄的老人聊天。这位老人的阅历非常丰富,年轻的时候,他在国民党县大队里当过中队长;解放以后“潜逃”到陕西、甘肃、新疆、四川、湖北、广西等地隐姓埋名生活了许多年;在他50多岁的时候才回到了家乡。

这位老人非常健谈,经常给我提起他过往的经历,如果我感觉他所说的经历有些夸张的话,就会揶揄他,但他也不会恼怒。但有那么一次,在我揶揄他后他竟然说出了这么一句顺口溜:山东的响马,四川的贼,河南尽出溜光锤!因我不解其意,想让他解释一下,但他笑而不语,自始至终都没有给我解释。

我感觉“溜光锤”一词不算是很好的词汇,他突然对我说出这么一句顺口溜分明是在说我嘛!因为我就是河南人,并且,我揶揄他在先,所以,他就是用“溜光锤”回敬我嘛!况且,他还不给我解释呢!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已经将这句顺口溜慢慢淡忘掉了。但在几天以前,我与一位八十多岁的退休老教师聊天,这位老教师又说出了这句顺口溜。

于是,我赶忙让老教师解释一下这句顺口溜的意思,这位老教师告诉我说---

一、山东的响马

“响马”一词出自山东民间。在古代的时候,山东梁山地区出了一帮“土匪”,这帮“土匪”不但喜欢骑马,而且,喜欢在马脖子上挂满铃铛,一旦马儿跑了起来,马脖子上的铃铛就会叮当作响,非常悦耳,同时,一旦准备开始抢劫,就会放“响箭”示警,因此,老百姓都称这帮“土匪”为响马。

不过,据史料记载,这帮“土匪”是不抢劫普通百姓的。他们一般以抢劫富商和大户为主,有时也会抢劫官府,并且,还会将抢劫来的金银财宝分给普通百姓,因此,他们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尽管官府曾经多次出兵捉拿他们,都没有能够捉拿成功。所以,“响马”在山东地区存在了好几代、数百年,直到解放以后才消失。

二、四川的贼

四川地区的自然环境比较恶劣,因此,四川人都普遍锻炼出了一种勤劳勇敢、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而且,非常忠勇,敢于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四川人除了勤劳勇敢之外,也非常机敏,非常善于动脑子。在古代的时候,四川地区老百姓的日子也非常苦,许多家庭都是一贫如洗。为了生存,有一部分脑子比较灵活的农民就想到了“偷”。那么,偷谁家呢?肯定是要偷富户、偷土豪劣绅,而不会偷同样贫穷的普通百姓。据称,四川大地主刘文彩家里就被偷过数次,但刘文彩无论想尽了一切办法都没有捉到“贼”。于是,刘文彩不无感慨地说,山西煤(山西煤多的意思),四川贼(四川贼多的意思),河南“特产”“溜光锤”(河南的溜光锤多的意思)。其实,“四川的贼”和“河南溜光锤”就是出自刘文彩之口。

三、河南尽出溜光锤

听了老教师的解释,我才算是真正明白了这句顺口溜的意思。同时,我也明白了这句顺口溜都是时代的产物,仅仅只能代表山东、四川、河南的过去。

而今天的山东、四川、河南人民,既不会当“响马”,也不会做“贼”,更不会成为“溜光锤”。他们都在用一种勤勉踏实的精神,不畏路途漫漫,不惧前路坎坷,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贡献着自己绵薄的力量,因此,他们都是我们中华民族最伟大的人!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