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  ????  content=  校长  时期  日方  裂缝  创新  小品  药厂 

为什么农村出来的大学生很多混得比较差?

   日期:2023-02-07 08:31:56     来源:[db:出处]    作者:[db:作者]    浏览:5    评论:0    

原标题:为什么农村出来的大学生很多混得比较差?

有网友问:楼主1990年出生于湖北北部一个普通的五线小城市的农村。无论是自己还是身边的初中、高中甚至大学同学,大部分都是农村出生,地地道道的山旮旯种地为生的家庭。只有极少数性格比较要强、努力的才能够在深圳、上海、杭州、广州等一二线城市立足,绝大多数只能在四五线城市定居。整体而言都混得很一般,很难有突破。为什么农村大学生越来越难通过读书改变命运了(尤其是90年以后出生的农村大学生)?

为什么农村出来的大学生很多混得比较差?

为什么农村出来的大学生很多混得比较差,尤其是90年以后出生的农村大学生?这种现象没有具体数据支撑,虽不敢说一定准确,但这个结果和经济发展趋势是相吻合的。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至少有三个快速发展期,一是改革开放本身释放的生产动力;二是加入wto带来的贸易增量;三是移动通信技术带来的科技红利。

但到今天,发展速度逐步放缓,给人的感觉就是机会越来越少了,不像前些年,阿里、京东、美团、头条、抖音等互联网巨头打天下那会,动不动就出来个造富神话。

90后是第三波高速发展期才逐步进入社会,也就抓住了移动技术红利的尾巴,所以相比较于80后,70后而言,发展机遇肯定是远远不如的。

自古都是乱世出英雄,和平年代只有在某项技术发生大的突破,产生一系列推倒重置的机会时,个人才更容易出现越阶发展,所以一起期望5G和芯片技术大突破吧。

言归正传,为什么说农村出来的大学生大多混得比较差?

1978年我国城镇人口占比为17%多,202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城镇人口占比50.32%,一直以来都是先沿海再内地,大力推进城镇化,没办法,资源有限,只能是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农村出来的大学生,虽然享受到了时代改革的好处,不至于像父辈那样物质匮乏到吃不饱饭,穿不暖衣,但也承受了更多社会撕裂的剧痛,不患寡而患不均嘛。

作为需要先富起来的哪些人的带动才能再富起来的人群之一,农家子弟从出生的那一刻就已经远远落后别人几个阶位,望着别人若隐若现的尾灯,一路猛追死赶,费老鼻子劲考上大学,等到毕业走上社会才发现,连别人的尾灯都已经看不到了。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寒门出贵子的概率远远小于出孝子的概率,相对薄弱的经济基础只会消磨一个人斗志,农村出来的大学生最大的劣势表面看是经济的匮乏,但实质急需改善的是精神自信。物质改善容易,精神强大难,就像国家大力强化文化自信,虽然GDP虽然排名世界第二了,但有些国人精神上依然跪着呢。

精神强大了,敢拼敢闯,不敢说能多成功,至少小富不成问题,看看这几年的网红现象,说得极端点,只要你有点不要脸的精神,就算是玩奇耍怪也捞不少了。

跑题了哈,内心的强大,精神的自信真的很重要,经常会有新进体制网友咨询我,话里行间能够感受到相当一部分人对于自己草根前途的担忧,对各种“二代”不公现象的不忿。

这个时候我总是会想,这算不算未战先怯。如果进入体制你都没有努力就觉得自己已经没有机会了,那么你还会不会去拼一把?如果你没有拼一把去争取那可能原本属于你的机会,会不会进一步强化你错误的自我认知。包括“二代”现象,如果你默认这是普遍存在为什么要忿忿不平,如果不能坦然接受为什么又不奋起力争呢?

刘邦看到秦始皇出巡,忍不住说:天呐,大丈夫当如此也!项羽更牛,直接来一句:彼可取而代也!

事实证明他们都没有痴人妄想,不管是短暂的绚丽,还是永恒的伟大,都证明了只有敢于争取,才有可能收获。但作为今天一个过五关斩六将勇过千人斩的体制新秀,在闯过公考之门,才准备开始自己奋斗历程的起点之时,怎么可以戛然而止自我放逐。

如果说未战先怯很遗憾,那么农村出来的大学生也不善于抱团取暖。我高中那会是区分快慢班的,不知道是老师刻意为之还是机缘巧合,我们虽然是快班,但班级农村学生占了绝大多数。毕业这么多年来,论班里同学发展状况也不比别的班差,但我们班比起其它班聚会明显少很多,从一开始的兴致勃勃到后来的勉勉强强,变成现在的三三两两各自小聚。

农家子弟从小习惯性自己一个人默默奋斗,遇事不懂得求助(可能也没人帮助),成功不善于分享,说得好听点是小富即安,说的难听的就是自私自利。可能你也会发现,越是贫穷家庭出身的人,越是不善于社交,舍不得、放不开,在人情世故方面天生弱势。

体制内有个绕不开的话题,就是“二代”现象,“二代”对比“草根”具有天然优势,但最大的优势可能是思维优势。说心理话,就算在那些关键节点“二代”不动用父辈影响,就日常为人处世这一点,就足够吊打大部分“草根”了。

百度我们用得很溜,知乎用得也不差,都知道有什么问题了过来发个帖子咨询下,但很多人在职场中却又不会投石问路了,说到底还是心理作祟,绕不开自己的心结。

最后想说说家庭的支持力度,其实开始简单提了,以后家庭的作用只会越来越重要,当经济发展放缓时,拼的就是家族了。这些年不知道大家注意没有,高考志愿填报指导机构越来越火爆了,甚至那种专人VIP服务,收费不菲。

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很多时候无论是公考还是高考,同样的分数都会因为选岗和择校出现天壤之别,懂的人会让你的分数发挥出最大效益。进入职场更是如此,如果有一个过来人随时为你“保驾护航”,不敢说能比别人飞高飞远一些,至少会避免很多不必要的坑。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