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江城子》
这首诗是著名诗人苏轼悼念亡妻所作,其中的神情令我们现在都在感慨。的确,生老病死乃是人之常情,连当年一统六国雄心万丈的秦始皇遍寻长生不老药都无果,只能坦然的面对死亡。
其他人又能有什么办法呢,即便是现代社会医疗水平发达,也只是治疗疾病的水平更加发达,能更大程度的延长大家的性命,但要想长生不老那就是痴人说梦。
所以可以说每天,在世界的各个角落,都有人有面对亲人去世的痛苦,而亲人出殡时,各个地方的习俗也有许多不同,就如农村出丧时,晚辈的手里都要拿一根白纸糊的棍子,这是啥意思呢?
出殡的风俗
拿白纸糊的棍子这个是从古代留下来的风俗,主要是因为古代重视孝道,有句话说得好,百善孝为先,就是不管你这个人怎么样,你一定要孝顺父母,如果你连父母都不孝顺,那你对别人也不会好。
甚至古代的大臣们如果被传出不孝的名声,不仅官职别想要了,还会被皇帝狠狠的处罚,由此可见孝顺的重要性。
但即便是好吃好喝的养着家中的老人们,也难免会因为一些疾病风寒去世,这自然是让子孙后代们悲痛欲绝的。
古代的禁忌也有很多,如老人去世后家中三年不能有喜事,不能过婚假,要知道古人与现在不一样,古代人认为女子最好的青春年华就是15、16左右,甚至是到了18还没嫁出去就算是老姑娘了。
但一旦赶上家中有丧事也是无可奈何,只能尽量的祈祷家中老人们身体健康,除此之外还有哭灵。
我们看电视剧经常能看到,若是皇帝或者太后去世,王公贵族和他们的夫人都要进宫哭灵,以示对皇权的尊敬,和对他们去世的悲伤,虽然他们内心并没有什么波动,但是表面一定要做出伤痛欲绝的样子,否则等待自己的就是蔑视皇权的罪名。
而除此之外,如果家中的老人们去世了,晚辈们要不吃不喝好几天,一直痛哭,表示对家中老人们的孝顺。
当然其一是内心真的哀伤,毕竟没有什么比亲人去世,从此天人永隔更令人伤痛的了。其二也是因为如果面对亲人的去世无动于衷,就会落得个不孝顺的名声。
在古代若是有这个名声,就意味着前途尽毁,不仅皇帝不会重用你,其他人家也是不愿意把女儿嫁到这样的人家的。
所以他们是真的几天不能吃东西,一直哭,这样到了几天后出殡时,自然是又饿又累都直不起来腰板,这个时候就需要拄着棍子,这就是亲人去世拄着棍子的原因。
习俗逐渐优化
但说实话,这个风俗并没有太多的意义,孝顺在心里,若是想要孝顺大可以趁老人们还活着的时候好好孝顺,别等到死了又来后悔。
况且人死如灯灭,老人们去世后是感受不到人世间的喜怒哀乐的,而晚辈和子孙们的痛哭或许是出自真情实感,但几天不吃不喝就有些过分了,这样除了折磨自己以外并没有什么真实的作用。
所以这个习惯也渐渐的被优化,大家可以适当的吃一些东西,以此来保证自己的体力。不过出丧时,为了尊敬习俗,也是为了表示孝顺,晚辈们手里还是会拿着纸糊的白棍子,来送老人亲人最后一程。
而这个白棍子也叫做哭丧棒,在许多人眼中,晚辈们拿着这个棍子出丧,也有为老人开路的意思,古代是很迷信的,认为人死之后有地府,还有许多的小鬼,所以一定要为去世的亲人开道。
现代虽然没有这么多的说法,但这种习俗已经成为了习惯,所以大家也都是没有什么异议的拿着哭丧棒走在路上。
但这个哭丧棒只有直系亲属,还得是晚辈才能拿,别人是不能拿的,否则就是乱了辈分。除此之外,到了下葬的地方时,哭丧棒也是都要埋入土中,一个不留的,也是希望亲人到另外一个世界也能够一路畅通的意思。
其实各个地区不同,所以很多风俗习惯都有所不同,例如有的地方要挺尸好多天,还有的地方要在出丧时往路上扔一些纸钱,有打点小鬼的意思,还有的地方认为要做七。
就是有说人死之后七天才会知道自己已经死了,所以生前之人要每隔七天就祭奠已死之人,如此四十九天后方可恢复正常。
还有的地方三年内家中不能贴对联、放鞭炮等,当然有些习俗是共同的,也有一些是地方特有的,这个具体还要看是什么地方了。
亲人的去死就像是一场风暴,在我们的心中掀起了滔天巨浪,其实我们现代人的情感更加的内敛,不像古代,因为教育的原因和名声的原因,他们更愿意把自己对亲人的孝顺说出来或者是做出来。
别管是真心还是做做样子,但起码老人看见他们如此孝顺的模样心里也是有很大的安慰的。而我们现代更加追求自由,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再加上很多人因为生活的原因,需要到外地去打工,一年也回不了几次家,与家人团聚的日子更是少之又少。
让家中的老人和父母都十分牵挂,通常大家总是不会把心里想的说出来,只会行动, 认为等有朝一日富贵了,条件好了,再来孝顺老人也不迟。
结语
老人们年龄已大,因为疾病或者是因为年老的缘故,身体渐渐虚弱最后去世,可去世之前他们也没有享受过几天儿孙绕膝的日子,甚至与自己的下一代们都很少交流,这让做晚辈的留下了一生的遗憾。
所以我们一定要切记,在老人们活着的时候多和他们沟通,多孝顺他们,这不仅是让他们开心,也让我们自己在今后的日子里不留遗憾。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