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金六千,不给儿女添负担,回村养老后,吃顿红烧肉得关门
作者:肖寒先生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在村子里,和我一起长大的,我算是读书最多的,也是第一个进城里工作的。小时候我们家的光景算是过的比较好的,虽然弟兄五个,但都是劳力,爸爸当时是生产队长,再加上勤快,原本看似艰难的日子,在爸妈的努力下过的井井有条,而我也是家里读书最好的,一直读到高中毕业。
20岁到县城参加工作,从打字员到局长,一辈子平平淡淡的过来了,儿女成家立业后,我也算是完成了一辈子的工作,等到退休后,也不想在城里生活,便想着回到家乡养老,过几天清闲日子。
落叶归根,是每个中国人在老年时期望的,我也不例外,原本小时候家乡的模样,在几十年的变迁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朴实的乡亲们,也是我希望拥有的,然而真正回去后,却发现一切都变了。
我出生于1959年,老家在湖北的中部地区,父母都是农民,先后生育了五个孩子,都是男孩,这要是放在现在算是大户人家,那个时候父母唯一的希望就是把我们五个兄弟拉扯大,作为家里的老二,前有哥哥照顾,后有弟弟争宠,小时候的我比较安静,不善言谈,每次都是吃亏的。
7岁的时候才进入村子里的学校读小学,那个时候农村没有幼儿园,要么是从学前班开始读书,要么就是一年级,我父亲读过几年书,给我们几个孩子从小就教算术,所以我到了七岁的时候直接读的一年级。
小时候的我体弱多病,即使比我小一岁的弟弟,都长得比我高出一截,所以很多时候,即使在家里都是自卑的。学习成了我最喜欢的事情,当然在这方面的天赋,要比哥哥以及弟弟们要出众许多。
爸爸也看得出来,我是读书的好苗子,所以对我的鼓励很多,平时有一点好吃的,也会藏起来,在恰当的时机给我吃,毕竟兄弟多,即使有好吃的,也分不过来。
随着长大,大哥早早的就不读书了,成了家里的重要劳力,三个弟弟也紧随其后,在我读高中的时候,三个弟弟也都辍学了。
那个时候,爸爸是还当过生产队长,后来成为村长,有了四个儿子当壮劳力,家里的地也是全村种的最多的之一,而我一心想考上大学,可那个时候的大学并不好考,第一次参加高考失利,又复读了一年,第二年又以失败告终,这个时候我也决定放弃了。
好在当时我的小叔退伍后在县城工作,让我学习了了计算机,后来就成了一名打字员,随着自己工作努力,也正式步入到组织部,每一步都走的脚踏实地,娶妻生子,妻子也是公务员,我也成了全村人敬仰的“当官的”。
其实我没什么大的追求,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一切随心所欲,不谋升官发财,只希望家人平平安安,工作顺利。当然我的“中庸”态度,让妻子很反感,觉得我没有志向,好在妻子没有因为我的这种人生信条而争吵。
对于孩子们的教育,一直都很看重,两个孩子都很聪明,再说时代变了,孩子们生活的环境也变得好了,随着两个孩子考上大学,我也到了中年,但烦恼也多了起来,想着以后怎么给儿子买房买车娶媳妇,想着女儿要嫁一个什么样的男人……
时间是最好的答案。
两个孩子都很争气,都考上了名牌大学,而且平时在周末以及寒暑假的时候会打工,所以供两个孩子读大学,也没花什么钱。儿子在大学的时候就谈了一个对象,大学毕业工作了两年就结婚了,亲家也是通情达理的,没有要彩礼,两家人合起来办了一场婚礼,一切都很顺利。
女儿是那种比我还喜欢学习的孩子,一直读到研究生,当然不愁她嫁不出去,此时的我也到了退休的年纪,至于以后在哪里养老,在十年前就和妻子商量过,不够妻子要比我晚退休三年时间,所以我还得在城里多住几年。
刚开始退休的那三年,对人生做了一个总结,以前觉得妻子有些无理取闹,都是上班,之前还是我每天送孩子上学,可人在成熟后,思考问题的方式就发生了变化,每天妻子要洗衣做饭干家务,这些活我在家里从来不干,在骨子里有一种大男子主义。
三年时间,我学会了做饭,当然之前也会,只是几十年间没有做过这些事情。
如今退休了,即将步入花甲之年,也到了过晚年生活的时候,我也喜欢陶渊明口中的世外桃源,可我只有六千块的退休金,也没资本去享受理想中的生活。
回农村老家,是我唯一的选择,到时候养花种菜,再养一只狗一只猫,和妻子每天过简单舒适的生活,一定很唯美,奋斗了一辈子,也该过几天清闲日子。
真正回到村子后,父老乡亲们刚开始表现的还很尊重,说我这个“城里人”怎么能吃的了农村的苦,当然我大哥也在村子里,算是有个照应。老家的房子破旧不堪,在大哥家住了小半年,等把老房子修缮好之后便搬了进去。
从一开始村里人就说我们把老房子修缮的花枝招展的,语气里带着些许调侃,当然,那个时候我们还没意识到有什么不妥的地方,自顾自的把小院打造成自己喜欢的样子。妻子喜欢花,可我一辈子从未给妻子送过一束花,倒是儿女们给他妈妈送过鲜花。
虽然年纪大了,反而变得浪漫起来,在院子里种了很多种花,而我喜欢不同形状的花盆,前前后后买了八百多个花盆,也花了不少钱。我和妻子两个人加起来一个月一万多的退休金,儿女们不用我们操心,所以可以尽情的享受生活。
然而,在农村有这样的习惯:嫌贫嫉富!
老百姓不会抽好烟,也不会喝好酒,有时候和一起长大的老伙计们一起吃饭,买点好烟好酒,久而久之,他们和我的距离越来越远,因为他们招待我的要差上一截,所以内心多少有些自卑,但在嘴上却说着我们做什么事情都笨拙。
大哥在村子里生活一辈子,知道农村人的习性,对我说:“现在的农村可没那么朴实,才不外露,你当成理所当然,别人就会说你臭显摆,你没钱他们又看不起你。”
我和妻子深谙这个道理,从此之后,平时想吃个红烧肉,也得关上大门,自顾自的享受,毕竟风言风语多了,也就不会太和谐的相处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