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quot;/  校长  quot;  lt;met  作者,    叶县  时期  APP  重点 

河南散文二十家:​冯杰专辑|中原作家

   日期:2023-02-12 12:11:15     来源:[db:出处]    作者:[db:作者]    浏览:5    评论:0    

原标题:河南散文二十家:​冯杰专辑|中原作家

来源:牡丹文学杂志(官微)

作者简介

冯杰,1964年生,河南省滑县人,诗人、作家、文人画家,现任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河南省作协副主席、河南省文学院副院长、省文学院专业作家。出版有诗集《一窗晚雪》《讨论美学的荷花》《震旦雅雀:冯杰的诗》等、小说集《驴皮记》《少年放蜂记》等、散文集《丈量黑夜的方式》《泥花散帖》《捻字为香》《说食画》《九片之瓦》《午夜异语》《北中原》《非尔雅》等、书画合集《画句子》《怼画录》《野狐禅》等,举办过画展。曾获台湾《蓝星》屈原诗奖、《联合报》文学奖、《中国时报》文学奖、梁实秋文学奖、台北文学奖等。文坛称其为“在台湾出版最多散文集的大陆作家”“获得台湾文学奖最多的大陆作家”。

作家创作谈

文字和颜色

我的文章不能论册、论篇,要论块,像切西瓜,是用文字作颜色加上小聪明而表演的一块小道场。

何谓“北中原”?用句子作栏杆标志插下来,圈出一块地方乡土,其情感长短不一,我私自称作文学地理的“北中原”。有读者问我,这个“北中原”在河南具体哪个地方?我说,你想是在哪个地方就在哪个地方。

我最早写诗,从一截残句开始做诗人之梦,一直钟情诗歌,现在依然写诗,诗心未改,诗歌支撑成全了自己的文字塔,后来写散文,散文应是诗歌管辖的二级机构,我开始成为二级机构成员。后来画画,再成三级机构成员。

散文家或散文集,口中说出的话和手中拧就的句子要有自家颜色,像主持布道和匠人编席。历史上,张岱笔下句子像白梅花,金农后来是照着张岱句子画梅花的,俩人不在同一时区也没商量过,埋头干一样事情,属于色作之和。鲁迅句子的颜色是铁色,句子板着冷面孔,是陈老莲木刻的样子,老梅枝丫。孟元老的句子颜色是对一幅长卷《清明上河图》上的一一涂色。苏轼笔下的句子是海的颜色,潮去潮来,大海一般的苏东坡,永远是活的,让我时常想起,苏轼和苏东坡是两个人:前者是公务员,后者才是诗人。苏东坡的句子最不好临摹颜色,我试过,况且他说着说着,扯到句子以外的颜色了,譬如移过来一只飞鹤。

少年时立志当一名画家,梦想自有原因,最早见集会街头民间艺人卖画,人来人去,我能蹲着观赏一天。我崇拜这些乡土艺人,他们做事简单:一摊位一张纸一狼毫,顶多为防风在摊布上压一砖头,腕下便出来山水世界、鸟语花香。一个集会下来,出售了自己的颜色,他们散会有米有面,有养家糊口的本钱。

说出这起点实在品位不高,提不到桌面上,后来开始好高骛远,做文学梦,他人说,不好好说人话。当了诗人,写诗歌,再后来当作家,写散文,无论体裁如何变换,笔下一直揪心文字的颜色,不由自主想把句子涂上颜色,觉得作家文字断崖之处,要看画的颜色了。画的尽头是空蒙云间,作家不需担心,会自有句子搬着梯子接上去。

一本书里,能看文看画最好不过,怂恿散文的出轨,这也是我文学之路上图画和文字结合的特点和习惯。一位评论家忠告说:特点就是毛病。

毛病我改不了。

散文人人可锻造,像打造镰刀斧头闹文字革命,大作家营造气象浑雄之境界,只有小作家才埋头打磨句子,重视局部,像捕鱼者关注水纹变化,像工匠在镶嵌一件景泰蓝鼻烟壶,烟雨涌来,格局肯定嫌小。

文字热爱颜色的缘故,有了文图并列组合,有了瓜瓤瓜皮一样的书。

让句子暂停,把颜色再调远一些。

虚谷是我喜欢的一位画家,他会“画颜色”。虚谷任过清军参将,后有感触披缁入空门,这近似顿悟。他不当作家,我一直没见《虚谷小语》。其人一生简历就是“四套件”:穿过儒服、戎装、官服、袈裟,最后睡在关帝庙画案上,乘鹤西归。

他画花果、禽鱼、山水、金鱼、松鼠尤为著名,笔墨老辣奇拙,用干笔偏锋,敷色以淡彩为主,偶尔亦用强烈对比色,风格冷峭新奇,隽雅鲜活,匠心独运,无一呆滞相,吴昌硕叹道,“一拳打破去来今”。我少年时代床头墙上贴过他一张《松鹤图》,肯定是印刷品。虚谷如果写作,他会调理语言,把颜色运用得是:正欹、平奇、虚实、轻重、藏露、布白。句子空灵,有空间感,平中求奇,静中有动,虚实相生,突破常规,生意盎然。这样的人掂笔再写作,根本没有同代作家吃饭的份了。

我臆想里,能把文章和颜色贯通一气的只有虚谷,可惜他不写散文。

有一天半夜,他对我说,要颜色变形,要“来得狠,舍得妙”。虚谷之前,八大将鱼眼画成方的,眸子点在眼眶边,冷光向社会,白眼朝青天,以示蔑视态度。到虚谷笔下,他把金鱼身子画方形,鱼头画方形,他推动一方一方金鱼在纸上游动。同时代,西方印象派画家塞尚、莫奈,和虚谷画风有相似处,两地离这么远,这真有点玄乎。虚谷说,你句子也要写成“方形的”,像铲子。

都是纸上谈兵,关键要看句子出笼之后的模样,是蚯蚓还是黄鼬。句子要大于颜色,句子要小于颜色,句子要携带颜色。

以上是一边写字一边掺颜色的体会。

一位作家一谈创作体会云云语语就不可爱了,尤其作家不说字偏说色,避实就虚,像一个行者一旦登上领奖台,同样也不可爱了,不管找啥理由搪塞。

(选自:冯杰:《怼画录》,北京:作家出版社,2022年,第249-253页。)

评/论/

NO.1

“北中原”与冯杰

任玉翀

冯杰的创作始于1980年代,他先后写过诗歌、儿童文学,新世纪之后转向了散文写作。在这些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中,其笔下主要人物活动的舞台、故事发生的背景都聚焦于一地——“北中原”。冯杰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花了40余年,将对故乡的热爱、对亲人的缅怀付诸深情的文字,绘制了“北中原”图谱,既有北中原土语的姥爷、姥爷、父亲、母亲和街坊邻里,更有“地之子”麻雀、猞猁等小动物,以及诸多植物所体悟的万物有灵。冯杰的创作既传达了个体的生命体验,又建立了独特的乡村生命美学,传达出作家对于故乡的真诚礼赞。

一、何谓“北中原”

冯杰在不同的访谈中提到过“北中原”是“虚构的一个文学地理符号”,但梳理冯杰的创作,会发现这一概念的生成,历经从“无意识”到“文学自觉”的发展轨迹。

冯杰童年时期与外祖父母生活在河南省滑县留香寨村,青年时期在距滑县不远的长垣县工作。滑县和长垣都地处河南省北方,这大概是“北中原”的命名的初始原因。冯杰的访谈提及了另一个原因:“南中原”“东中原”“西中原”的音节不如“北中原”优美。细细考辨会发现,北中原亦是逐渐丰富和自觉的创作实践。1990年代冯杰先后出版了三本诗集《一窗晚雪》《布鞋上的海》《讨论美学的荷花》。《一窗晚雪》的“作者简介”写道:“冯杰,1964年生。少年时与外祖父母在北中原乡间度过。”在该诗集中主导作者情感的是对故乡的眷恋,《关于中原·颂词》“远远地/只有同那片土地保持距离/并且面对着它/或者站在它的侧面/才能看清 才能/触摸到它急促的呼吸/以及背后明亮的忧郁”。[ 冯杰:《一窗晚雪》,郑州:中原农民出版社,1991年,第1页.]这首诗可以视作解读诗集的关键词。在本诗集的其他诗作中,“北中原”的意象反复出现,如《对一盏草灯的回忆》《注释蛙鸣》等,所以说《一窗晚雪》是献给“我的外祖父与外祖母”、献给故乡的清丽小调。另两本诗集也有不少诗写到“北中原”,如收录在诗集《布鞋上的海》中的《拒绝邮购月光(代序)》《对豫北鸟声注释》等诗;收录在诗集《讨论美学的荷花》中的《荷花作坊》《油灯里的花影》等。张俊山指出,冯杰“根植于土地的诗篇”“弥漫着豫北农村的乡土气息”[ 张俊山:《感觉的乡土——评冯杰乡土诗近作》,开封教育学院学报,1990年.]。

通过对以上三部诗集的相关诗作进行文本细读,可归纳出以下几点:其一,作家的某些诗作中将“中原”“北中原”“豫北”混作一谈,究其本质,是冯杰的写作资源来自他的现实生活,这几个名字是冯杰在不同日期对同一个地区的不同称谓,它们共享同一个地理坐标;其二,“北中原”具有自然地理和文学地理的双重属性,这在《姥姥》中得到印证:“在豫北老家/大约北纬35°左右的地方/一个叫留香寨的中原小村……”[ 冯杰:《讨论美学的荷花》,北京:作家出版社,1999年,149页],冯杰诗作中的“北中原”的生活习惯、风俗与现实世界的豫北农村完全相同;其三,“北中原”是冯杰通过文学加工而成的审美意象,它是一个生态系统,土地、亲人、风物草木虫鱼等“实物”均被囊括,民俗民生、耕种农事、听荷赏雨等“虚物”也不落后尘;最后,早期的“北中原”意象的内涵还非常单薄,碎片化地、分散地出现在各个诗作中,与后期的一本书集中写一种现象的“专题散文”形成了明显的不同。

在诗歌之外,冯杰的几部儿童文学小说也屡次出现“北中原”字样。创作于90年代的《少年放蜂记》讲述了一个收集蜂蜜的故事,主人公蒲泽、老荷和他的女儿芙蓉均来自“北中原”。小蒲泽在“北中原薄薄的阳光里”读书写字,他夜夜看“流星在蓝夜划过”,因为“看流星打结,这可是北中原远古传下的风俗。”《驴皮记》是一部语调优美的小说集,收录的《一张驴皮》《剪纸的月亮》《听狐狸在天上歌唱》《喜棺》等篇什提到了故事发生的场地是“北中原”,但《幽暗的灯草花》则写道:“……日本人现在已从河北打到安阳了……一时,全村人心慌慌。……”[ 冯杰:《驴皮记》,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69页。]文末作者则称“我梦见一盏北中原的草灯”[ 冯杰:《驴皮记》,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73页。]。由此可见,与写诗的情景相同,在作家的创作无意识之中,“安阳”与“北中原”是同一个概念。再结合作家的生平资料来看,“北中原”指的应当是现实世界中的安阳一带。

出版于2004年的诗集《冯杰诗选》中的《雀语·第一乐章》《对一种果实的记忆——写给留香寨》等诗描绘“北中原”的某个侧面,而“第四辑 意象中原”则可视作“北中原”生活片段的一系列组诗。在《冯杰诗选》的代序《我诗故我在》中,冯杰谈到自己的创作资源,不无深情写到:“我从小跟着外祖父母,生长在北中原一个叫留香寨的小村,那里的杏花如梦幻般地童话,那里是我文学上的‘北中原’之源。”到此我们可以断定,文学意象“北中原”的现实原型即为作家生活过的河南省北部农村,它以留香寨为中心向外辐射,延伸至滑县和长垣县等地区。

进入新世纪后,冯杰的创作兴趣转向了散文,但其创作的中心仍聚焦于故乡故土,作家以细腻之笔姿描绘童年回忆中的或正在经历的“北中原”,如《瓜谱及一地瓜子般的碎语》《树志拾遗》《中国麻雀现代通史》《母亲常制的九种面食》等文,抒发了作家对“北中原”故土的眷恋之情。在《田园书》《画句子》《泥花散帖》等集子中,“北中原”是叙述的空间背景;而到了《午夜异语》《非尔雅》《北中原》等集子中,冯杰开始刻意挖掘“北中原”的地域文化特征。2022年出版的散文集《鲤鱼拐弯儿》中延续了作家的创作思路,有不少笔墨涉及到“北中原”,如《二大爷常用词汇释选·滚蛋汤》选用了“北中原”的乡村人物为主角。

从诗歌写作到散文写作,“北中原”一直是冯杰苦心经营的对象。散文集《北中原》的出版标志着作家进入了“创作自觉”,也意味着冯杰的深挚的情感到达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强度。在这本集子里,作家从“动物考”“植物志”“记事簿”“鼎味录”“器物传”“地理志”等不同角度解构了“北中原”,“北中原”的内涵得以立体性地拓展,不再是早期诗作中的扁平化的抒情客体。

历经了“不自觉”到“自觉”的30年时间,“北中原”从抽象的地理符号蜕变成了真实可感的文学地理,诗人冯杰和散文家冯杰共同绘制完成了他的“北中原图谱”。

二、“北中原”图谱

冯杰写文之外,还善作画。他的画作不以技法见长,而以气韵和意趣取胜,辅以精略得当的题字,将画作的审美取向提升至极高雅的境界。如《吃石榴者言》[ 冯杰:《独味志》,台北:联合文学出版社,2017年,第53页。]插图中石榴虽比例失调,但色彩鲜明,平淡极了却有趣极了。冯杰作文,亦遵此法。冯杰以文字为画笔,以情感寄托为颜料,遂成“北中原图谱”。冯杰的“北中原图谱”可分为以下几类:

其一为人物。散文集《画句子》的扉页中写道“纪念姥姥和母亲”,怀念亲人是冯杰散文的一个主调,点点滴滴的亲情通过大量的细节皴染,既真实又感人。姥爷姥姥是民间的草根哲学家:“‘草房子大于宫殿。’我姥爷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狗窝。’我姥姥说。”[ 冯杰:《水墨菜单》,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17年,第16页。]姥爷是乡村的美食家:“我姥爷说过,天下最好吃的肉有两种:天上龙肉,地下驴肉。”[ 冯杰:《水墨菜单》,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17年,24页。]姥爷还是农耕知识丰富的本色农民:“我姥爷说过,豌豆根部有根瘤菌,有固氨作用,故豌豆茬土壤地绵肥力较高,种小麦施肥少而较易丰收。”[ 冯杰:《鲤鱼拐弯儿》,郑州:河南文艺出版社,2022年,第25页。]姥姥则是某些民间习俗的践行者:“进入正月,我牵着衣襟开始跟随姥姥按顺序走亲戚……”[ 冯杰:《鲤鱼拐弯儿》,郑州:河南文艺出版社,2022年,第51页。]姥爷还是经过苦难的历练而坚韧地活下来的当事人,对我细致地讲述“榆树皮的吃法”;尽管家里吃着杂粮粗面,但善良的“母亲把簸箩里仅存的几个好面馍都倒到要饭人的柳条篮子里了。”[ 冯杰:《说食画》,郑州:河南文艺出版社,2015年,第75页。]冯杰不是采用列传的形式描写亲人,他在写风物和植物时,会穿插着写到亲人与这些对象发生联系的一个场景、一段回忆,类似于“人物再现法”,从而亲人们的形象更立体、鲜明。同时,冯杰拒绝了“宏大抒情”,让亲人的形象通过日常的生活横截面展现,因此作者的叙述既真实又真诚。

其二为植物。冯杰所写的植物不以珍奇为主打特征,而是“北中原”大地上平民常见的树木、花草、果蔬。如《簸箕柳再记》“全村有时喝一种‘村茶’,叫簸箕柳。长在河滩,枝条专门用于编衣具器物。……在灶上用柴烧,簸箕柳茶便带有一种炊烟的味道。柳叶子煮出来的茶汤金黄、透亮,竟有点像童子尿。”[ 冯杰:《独味志》,台北:联合文学出版社,2017年,第31页。]这一段文字能化俗为雅,故作比喻新奇的惊人语而拒绝了审美自动化,令人耳目一新。《小桃夺目红》写可染指甲的凤仙花,“北中原故乡有多少女人是同这种小小的红花一起生长的?”[ 冯杰:《泥花散帖》,台北:印刻文学生活杂志出版社,2011年,第187页。]冯杰采用了由物推人的类比性思维来写这些生长在人身边的植物,“一切景语皆情语”,从而兴寄了对故乡、故人的热爱。《槐花碎》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我母亲去世那年时节,是花季,我车上带着棺椁,我妈躺在里面,我跪在外面。我们要带我妈回老家冯潭村下葬,从长垣县到滑县,两个县的春天都来临了,两个县的春天连在一起,乡路两边的槐树疯狂地开着白花,开着白花,还是开着白花。感觉白花漫无边际,像一地大雪。我满眼是沉重的白。”[ 冯杰:《说食画》,郑州:河南文艺出版社,2015年,第80页。]

冯杰在写其他果蔬类的植物,如荆芥、芒果、芹菜等时,也采用了相似的模式,以真实纯粹的感情为媒介,将个体的生命体验揉入植物书写。在写荆芥时作者下笔天马行空:“天下人多以荆芥入药,只有河南人嘴刁,有吃荆芥的习惯。”[ 冯杰:《泥花散帖》,台北:印刻文学生活杂志出版社,2011年,第106页。]“在我们村,说谁吃过‘大盘荆芥’,是称赞这个人见过世面,草木助威……”[ 冯杰:《泥花散帖》,台北:印刻文学生活杂志出版社,2011年,第83页。]作者甚至以荆芥譬喻自己的文学创作,称“我在种植文学的小农作物”,“有点相当于河南人吃荆芥。”[ 冯杰:《北中原》,北京:作家出版社,2020年,第103-104页。]

其三为动物。家禽走兽,天空中飞的麻雀猫头鹰苍蝇等,陆地上走的猞猁鸡狗等,水里游的虾鲤鱼泥鳅等,皆可取材。《黄鼬的嘹亮》写到因黄鼬皮具有经济价值而被供销社收购,我和几个同辈的少年被金钱诱惑,通过合作逮捕了一只黄鼬,但小伙伴孙暴雨在剥皮时破坏了尾巴,大家最终一无所获。多年后孙暴雨再次梦见了该场景,他却很认真地向作者请教起了梦是否有所预兆。冯杰在讲述主线故事时还荡开笔墨,讲了两则与黄鼬有关的逸闻,一为父亲的同事成云叔善于布置精巧的机关抓黄鼠狼,令少年时期的我很是敬佩;其二为一则传奇的民间故事。老罗无意中从狗口下救下一只黄鼠狼,黄鼠狼为报答救命之恩,于是拜老罗为干爹。儿媳为年货发愁时,黄鼠狼悄然备下鸡鸭鱼肉点心油馍等用品;老罗六十大寿时,黄鼠狼又如法炮制。《它们说》由几个小节组成:“羊之语”写“我”在不同年龄段里所经历的与羊有关的场景;“疑似马语”实则借马的口浇一己之块垒,“小时候在马厩,长大后在小镇马市。”“前卫,前卫,驴”从古籍中“驴又名卫”说起,谈及LV牌包包、前卫的先锋艺术家的,以一则“滇之驴”的故事终。虽托名说驴,其意在“人”;“交=鸡”写姥姥赊账买来小鸡后,悉心照料,通过染颜色、系布条等方式与别人家的鸡区分。这几个故事来自于作家在乡村生活的经验,但一想到当下城市里的孩子们丧失了与自然接触的机会,只能在市内“摸动物”,作者感到十分惋惜。

冯杰写动物的文章如《哼哼录》《大吉言》《狗情况》等篇什,多以动物的出场为引子,实写现实世界中人与人的关系。动物和前文所说的人物、植物或属于北中原的人文地理,或属于自然地理范畴,它们之间形成了相互勾连的网状结构,组成了北中原独特的生态系统。

其四为食物。冯杰的《泥花散帖》《一个人的私家菜》《独味志》《画句子》《说食画》《水墨菜单》等集子专写“北中原”的乡村食谱,是“美食专题”散文。冯杰笔下的食物鲜少龙肝凤髓之类的珍味美馐,是布衣百姓的箪食瓢饮的家常菜,萝卜、白菜、辣椒、面条、白馍都是他的写作对象。作者以食物为媒,娓娓诉说童年时期的温馨回忆,兼怀已不在人世的亲人,用情极深。食物不是叙述中心,也不是叙述重心,却是串联回忆和亲情的关键性道具。《金针可度》写萱草,它在中国古代被称为“母亲花”,母亲常用它的花苞做菜。但别名为忘忧草的它却成为我的“忧愁之草”,只因“那些与萱草花有关的亲人如今都不在人间。”[ 冯杰:《一个人的私家菜》,台北:联合文学出版社,2012年,第136页。]《焖蔓菁》说焖菜是一道手艺活,需姥姥亲自上手,否则味道不够地道。姥姥不在后,母亲传承了祖传技法。母亲去世后,姊妹、妻子都没能学会该技艺,“我家的焖蔓菁从此失传。”[ 冯杰:《一个人的私家菜》,台北:联合文学出版社,2012年,第206页。]《毛蛋里的叫声》写姥姥在煮毛蛋时意外发现锅里有小鸡的叫声,在紧急关头救下了它们。但不幸的是,两只小鸡都是不易成活的瘸腿鸡,但经过姥姥的照料,它们都活了下来。冯杰完全未写毛鸡蛋的制作过程、食用方法等科学知识,而是颂扬了一位敬畏生命、善待生命的长者。刘勰说,“故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此立文之本源也。”冯杰的美食散文遵循的即为此规则,文字(“辞”)是怀念亲人(“情”)的重要方式。

其五为怪物。怪物大概分为两类,一为妖怪。冯杰描摹的妖怪多来自乡村,对人毫无杀伤力,法力也颇为低微,它们来人间“捣乱”是为了生存。一段羊骨因无法忍受饥饿而幻化成形,前往张天成家里偷喝面汤;黑狗为了偷吃老丁家挂在梁上的馒头,竟学会了两后腿直立、两前腿开门,还学会了借助凳子增加高度。冯杰把他耳濡目染的民间故事都写进了《马厩的午夜·异者说》《午夜异语》两本书里,并说“世上每一个妖怪都有个性,一直在坚持自己的主义和乡愁。”[ 冯杰:《午夜异语》,郑州:河南文艺出版社,2018年,第3页。]由此可见,描写妖怪是冯杰表达对故乡热爱的方式之一。二为怪事。《皮大仙考》称传说中的皮大仙是一种不知疲惫地搬运粮食、财运到主人家的神奇动物。村里为了响应粮食高产的号召,奋战了五天五夜搬运粮食。拉完了最后一车粮食,一只疑似皮大仙的生物躺在最后一堆麦子下,在众目睽睽下化作一堆清水后消失不见。村民们感叹皮大仙是因为支持生产工作而累死的。《夜魇》中二姥爷卖箩,常年在外奔波。某次野外住店,外面却有两拨儿十七八岁的学生争吵了一夜,二姥爷不得安睡。鸡啼后二姥爷居然发现自己睡在乡野小路上,而不是昨晚投宿的小店,吓得急忙逃走。后经明白人点明才知道,投店的地方曾发生了械斗,双方伤亡了二十余人。冯杰写怪异的物事,秉持作者一贯的“以人为本”立场,最终落脚点还在于刺世疾邪。通过记录这些匪夷所思的怪事,冯杰表达了他对特定历史事件的反思。“北中原”并非是纯粹的诗意美好乡村,而存在其不合理的、愚昧的另一面,冯杰写这类现象时展露出了尖锐的批判锋芒。

冯杰不但写花草树木、飞禽走兽等“北中原”的“实物”,还写了不少关于民风民俗、方言、民间传说等“虚物”的文字。冯杰塑造“北中原”的角度多维且灵活,艺术构思可谓匠心独具。“北中原”图谱中他者的生命状态和作家的生命体验相互融合,形成了一个“生气灌注的整体”[ 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132页。]。

三、诗意明净的北中原

如前文所说,冯杰的“文学自觉”有一个缓慢的过程。最初“北中原”只是一个名词,随着作家创作的成熟,冯杰的写作对象开始汇集于“北中原”,“北中原”的内涵也愈加丰富了。《九片之瓦》《田园书》是作家献给故乡的抒情短章,《非尔雅》专录方言土语,《马厩的午夜·异者说—中国乡村妖怪录》《午夜异语》则专注于介绍地方性的民间故事。即便是写“我嘴刁眼懒,只有来写‘口味散文’”[ 冯杰:《说食画》,郑州:河南文艺出版社,2015年,第280页。]的美食散文,《说食画》所写的任何吃食,皆带有“北中原”的地方饮食的特色。

其二,为消失的人和事谱一曲挽歌。冯杰在《泥花散帖》序言里道明:“这部书纪念我逝去的父亲、母亲。”除此之外,还“纪念早已消失的那些乡村的时光。”[ 冯杰:《泥花散帖》,台北:印刻文学生活杂志出版社,2011年,第202页。]冯杰大多数人生是在北中原乡间与血亲们一同度过的,加之他情感细腻、性格敏感,在成为作家后他的人生经历就自然而然地转换成了他的创作资源,所以他说:“多年前吃的菜蔬谷米,饮的风月旧事,都是可入菜单子的。……纪念父亲送给我的那一面铜墨盒子。”[ 冯杰:《水墨菜单》,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17年,197页。]“在纸上种字布缘,让我作为纪念亲人和故土的一种方式。”[ 冯杰:《捻字为香》,台北:九歌出版社,2013年,第271页。]“我的书都是写给亲人的,对逝去的或活着的,对热爱着的或怀念着的……”[ 冯杰、王文华等:《少年放蜂记》,桂林:漓江出版社,2006年。第4页。]冯杰的亲人逝去后,冯杰发现那些过去的生活状态也一同逝去,所以才会在散文中记录姥爷姥姥母亲父亲等亲人在乡间淋醋、蒸馒头的生活细节,亲人们得以通过文字复活。冯杰是怀了浪漫主义的感伤情怀写文章的。在《诳花的道理》《兔子,兔头,兔事荟萃》《多抽出一支筷子的象征》等文中,亲人们的身影闪烁其间,既记录了往日不可追的事,又抒了当时已惘然的情。但记忆中的“北中原”皆事无巨细地被记录在案,从而实现了“乡土是永恒的”[ 冯杰:《一窗晚雪》,郑州:中原农民出版社,1991年,第116页。]。

其三,“北中原”的创立受了沈从文的启发。冯杰写道:“‘北中原’这个词汇,是我纸上与心中的,是现实与梦境里的一片圣地,对我而言,一如福克纳的那个‘邮票般大的故乡’,一如老舍笔下经营的胡同,一如沈从文终生的湘西。”[ 冯杰:《冯杰诗选》,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4年,第7页。]“在我的北中原大地上,去建造一座心灵上的小庙。”[ 冯杰:《冯杰诗选》,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4年,第8页。]这句话与沈从文的创作理念如出一辙:“我只想造希腊小庙,这神庙供奉的是人性。”追溯作者与沈从文的结缘,则在1990年代初期,冯杰专程前往凤凰,写下了《讨论美学的荷花》《凤凰印象》《沈从文故居》等诗歌。在接受向度文化的采访时,冯杰也再次提及了沈从文对自己的创作影响。细查冯杰的行文,与沈从文确有相似处,如纯情人物的设定,沈写的是湘西的“乡下人”,冯杰写的是“北中原”的“乡下人”;都重视自然景观的描绘,赞美地方百姓自由自在的生命状态和质朴纯真的生命个性;他们都追求诗意明净的抒情语言……不同的是,冯杰主要通过散文文体构建“北中原”。但经过作家的不懈努力,带有冯杰个人印记色彩的“北中原”终于成功矗立了。

(任玉翀 郑州大学文学院)

NO.2

意境与文心

——读冯杰散文集《怼画录》

朱亚欣

冯杰于80年代初期开始文学创作,至今已有四十年。作为一位地地道道的乡土诗人,冯杰将自己的童年回忆与乡愁加以提炼并酝酿成诗,其诗作既精于雕琢,又不乏灵感的闪光,纯粹而又灵动。新世纪以来,冯杰热衷于散文创作,并先后出版《丈量黑夜的方式》《泥花散贴》《说食画》《捻字为香》《非尔雅》等数十部散文集,为海峡两岸文坛带来诸多惊喜。能文,能画,能书的冯杰自喻为一只细行慢爬的蜗牛,他以虔诚的姿态,幽默从容的笔调,文画碰撞的独特风格执着地构建起自己的文学世界,以缓慢抵御时代之快。《怼画录》便是冯杰与世道焦躁相对抗的又一部散文集,冯杰称之为“一本看似玩物丧志其实并不丧志的闲书”。[ 冯杰.怼画录[M].北京:作家出版社,2022.]

一、画梦录

在谈及不同文学体裁时,冯杰认为:“小说是一种狗皮膏药,需要紧紧粘贴在现实的狗肚上,诗歌是要在天空飞翔的一种形式,散文则要紧紧匍匐在大地上,用来聆听大地上露水草木和万物之声。”[ 冯杰.我不过是文学殿堂台阶下的小罗汉[N]. 晶报,2013-06-15.]他的文学创作便是对其观点的最好诠释。在诗歌创作中,冯杰醉心于意象的捕捉和意境、诗质的营造,他的诗歌精炼而纯粹,宛如一颗玲珑剔透的珠玉。由诗入文后,冯杰以文、画、书三者为原材料,建构起了他那独特的文学地理空间——北中原。冯杰笔下的北中原并非是具体而精确的地理区域,而是从故乡抽象、提纯而来的保存着乡土原色的文学热土。鲁枢元依据冯杰的故乡长垣猜想北中原大致“是河南境内黄河以北长垣、滑县、封丘、延津不大的一块地域。”[ 鲁枢元.当冯杰遇上汪曾祺[J].文艺争鸣,2022(01):150-153.]北中原之于冯杰,一如湘西之于沈从文。沈从文的笔下常有青山绿水环绕,文字美得令人忧愁;冯杰的散文则始终以中原文化为底色,简约中蕴藏着卓然的智慧和幽默。

冯杰拥有超常的听觉和敏锐的视觉,他能听到草木的生长和虫鱼的低语,也能看到乡土的当下和过往。他能写,善画,借助手中的那支妙笔在北中原大地上纵横驰骋,把画面转化为文字,又将文字涂抹成独特的色彩,在“文画游戏”中纵横捭阖,这便有了《怼画录》的结集出版。冯杰原本计划将该散文集命名为《画梦录》,但他不愿与老前辈何其芳的著名散文集“撞衫”,便避其锋芒,当即改名为《怼画录》。“怼”,属于方言土语,它穿越漫长岁月,活跃在中原大地上,显示着一方水土一方人干脆利落的脾气秉性。怼架、开怼、怼人等,都有直接、猛烈的意味。冯杰将“怼”字加以驯化,取其“讨论”“碰撞”之意,让文画互怼,碰撞出的不是矛盾和冲突,而是有意趣、有个性的独特艺术。在这部散文集中,冯杰画人物、画翎鳞、画草蔬、画兽虫、画杂项、画虚实。他的画笔蘸取的不只是颜色,还有名词、动词、形容词,乃至长句和短句。在编撰散文集时,冯杰向来热衷于以画配文,在大部分情况下,文字是主角,书画做配角。然而,在《怼画录》中,书画登台做了主角,而文字则更像是对书画的注解和阐释。借助这些文字,冯杰或记叙与所画之物相关的自身经历,追寻故人往事;或以从容之态品评书画名家的艺术风格,追溯他们鲜少为人所知的奇闻逸事;又或以物比兴,插科打诨,对着凡俗世界发出独属于自己的声音,可谓文画交相辉映。在《怼画录》中,冯杰便以四两拨千斤的笔力带给读者一场文字与书画的双重盛宴。正如冯杰所说,他喜欢的是一种“艺术黄花鱼溜边主义”[冯杰.怼画录[M].北京:作家出版社,2022.]。

除了散文外,《怼画录》中的文人画自然值得一提。自唐朝的王维,经宋代的苏轼、米芾,再到元明清时期的赵孟頫、唐寅、八大山人和石涛等名家,成文人画一脉。作为中国传统绘画中的重要风格流派,文人画大多以山水、竹石、花鸟等为题材,讲究诗书画印相结合的笔墨情趣,强调神韵,借以抒发“性灵”与个人志向。书卷气,也可以说诗意,是评判文人画的一个重要标准。冯杰的画作有雅趣,讲诗意,富韵味,具有文人画的特点,是传统文人画在当下社会的传承与发展。以该散文集中的《画蝉记》为例,画纸上,一只蝉伏于褐色的宽大树叶上,似乎正有力地向前爬行。蝉的躯干虽线条简约,但栩栩如生;腿部弯曲,富有动感;蝉翼透明,其纹理清晰而生动。画纸左上方题有“乡音”二字,书画结合,使得观画者既看到了蝉的身影,又听到了蝉隐于酷暑中、树枝后的引吭高歌。“乡音”二字极有韵味,道出了童年回忆与乡土原色。于是,那只在童年夏日酷暑里聒噪不止的蝉便和眼下画纸上栩栩如生的蝉合为一体,成为当代游子们的故人和乡人的化身,负载着那一抹淡而深的乡愁。总体上看,冯杰的文人画大多构图简约,线条流畅而不粗疏,用色或贴合原物,或大胆新奇,如红竹、蓝柿等,不求还原,但善于捕捉笔下之物的神韵;题字是冯杰画作的又一亮点,字与画相呼应,妙语连珠,或诙谐幽默,或蕴含诗意,如在红瓤绿皮的两块西瓜旁题字为“清凉世界”,为目光炯炯的猫头鹰图题字为“邪气不来”,为乌鸦图题字为“新寓言”等,既炼出了画作的意趣,又使人有无穷的感想和回味。可以说,冯杰的画作既有与传统文人画的理念相契合之处,又显示出了自身的独特追求,其独特性主要体现在画作的乡土性上。自幼生活在豫北乡村,感受着质朴的人间烟火气,这使得冯杰的目光始终是向后看、向下看的。他穿过当今社会的钢筋水泥,站在童年的乡间小路上,满怀眷恋地注视着北中原的一草一木,一虫一鱼,并用画笔再现它们的身影,实现了乡土原色在当下社会的重新激活。同时,冯杰还用充满童真的目光呈现出这些简单事物的拙中之趣,既贴近乡土,又反映社会现实,蕴藏着生活哲理。正如冯杰所说:“绘画是把颜色转化成喊叫的另一种声音。”[ 冯杰.怼画录[M].北京:作家出版社,2022.]在最平凡的事物中炼出最朴素的诗意,冯杰的文与画,皆是如此。

二、说古今

冯杰的身上有着一种深受传统文化浸润之后的书卷气和余裕的处世态度。这种气质渗透在他的散文创作里,并外化为睿智且不乏奇趣的文字,使人在三言两语中品尝得到诗意和趣味。在《怼画录》中,冯杰大谈书画,他时而深沉,时而风趣;时而以人生况味为底,传达出对人生的大思考;时而以小处为落脚点,对不能苟同的人和事发出调侃的微笑。书画是冯杰熟悉的领域,而文字是他苦心经营之所。于是,冯杰借助文与画两种声音自由穿梭于古今之间,上下求索,然后全身而退,从历史的浪潮中抽离而出,以一个清醒而超然的旁观者的身份谈笑风生,书写自己眼中的“野史”。

谈书论画自然避不开历史上著名的书画大家。在《怼画录》中,北宋的苏东坡、明末清初的八大山人、近现代的齐白石、徐悲鸿等书画名家多次登场。他们有着各自不同的人生态度、创作特色和艺术成就,是书画史上绕不开的传奇。然而,冯杰并没有将他们神化,或者以文字为祭品对其顶礼膜拜。与之相反,冯杰将这些历史名人“拉下神坛”,还他们以本真性格和凡俗的一面。在该散文集中,开篇便是《画苏东坡记》。苏东坡并不好画。隔着九百多年的历史沧桑,冯杰与这位在诗词书画、为官做人种种方面都令无数后人钦慕的一代文豪在文字中相遇。然而,彼时的苏轼对着九百年前的圆月“把酒问青天”,此时的苏东坡已经成了一个符号,一个由无数人的想象拼合而成的完美的符号。在冯杰看来,苏东坡的大魅力在于“人生下坡路,境界往上行。”[ 冯杰. 怼画录[M]北京:作家出版社,2022.]一贯旷达洒脱的东坡居士以“游世”的幽默态度面对人生萧瑟处,这一点无需多言。因此,在为其画像时,冯杰用流畅的线条、简约的配色绘出了持竹杖、着芒鞋,淡然回首而又目光坚毅的苏轼形象。这样的苏轼“近千年来,一直看后世诸多伪苏徒们在附庸风雅,批量制造不同的苏东坡。他持竹杖,着芒鞋,一路心里暗笑。”[ 冯杰. 怼画录[M].北京:作家出版社,2022.]真性情的苏东坡反衬出附庸者们的假风雅,即使隔着近千年的历史,也引人发笑。冯杰不无辛辣地嘲讽了伪苏迷们,他赞赏的是苏东坡“将就和讲究”的大境界和大成就,同时也拒绝将其神化。于是,他以旁观者的身份戏言道:“苏东坡不会使用手机。他也不会玩微信。”[ 冯杰. 怼画录[M].北京:作家出版社,2022.]以苏东坡式的幽默消解了后人为所附加的完美光环,这便是冯杰的智慧所在。冯杰懂取舍,有立场,有其固执性的一面,拒绝发出自己不感兴趣的声音。然而,对于自己所欣赏的人与事,冯杰绝不吝惜笔墨。在“画翎鳞”篇中,冯杰附有《鱼眼上的白》一文。在文中,他对八大山人借其画作言志,以一人之力与世对抗的态度表示高度赞赏。在冯杰看来,“八大最值钱的是空,还有那些鱼们翻出的白。”[ 冯杰. 怼画录[M].北京:作家出版社,2022.]中国诗画讲究留白,而八大山人的画作最具特色之处却在于花鸟虫鱼眼睛上的留白。在他的笔下,水中的鱼、枝头的鸟,乃至风中的荷花都冷眼观世,对着世界翻白眼。生活于明末清初的八大山人拒绝与清王朝合作,他以明皇室子孙的身份遁入空门,后又改奉道教,直至离世。作为一代画坛宗师,八大山人的画作极有特色,寥寥数笔,意境全出,迥异于当时艳丽的画风,但符合他傲世的性情。冯杰认为,这样的“空”和“白”才有斤两。

除了书画名家之外,冯杰还在日常生活里不起眼的事物上看到了社会历史的变迁。目光锐利、内心细腻如冯杰,能在西瓜里听到四十年前的水声,从一盒枇杷中遥想当年小巷深处卖枇杷者的吆喝。在“画草蔬”篇中,冯杰对社会现代化带来的农业现代化进行了思索。四十年前,北中原的西瓜被村民们放在荆篮里、置于“天然冰箱”——水井中,以飨宾客。翠绿的瓜皮和井中的青苔相呼应,容纳了孩童眼中的“清凉世界”。然而,现代的西瓜却忍受着化肥和催熟剂的摧残。于是,冯杰戏言:“本土西瓜喜欢慢,反对速度。”[ 冯杰. 怼画录[M].北京:作家出版社,2022.]这是借西瓜之口表明自己对于现代社会的立场。与西瓜有着相同处境的还有东山枇杷。“细雨茸茸湿楝花,南风树树熟枇杷”,过往的枇杷常与优美的古诗词相关联。然而,在现代快节奏生活中,枇杷已经褪去了古典色彩,它们在短短一天的时间里跨越千山万水,被劫持到现代人的口中。冯杰不禁为这些平凡之物喊快,喊冤。社会的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大大缩短了人们等待的时间。然而,在这个过程中,诗意也逐渐被消解。历史以惊人的速度前行,而个体则微小如尘埃。站在历史之外,冯杰看到了大浪潮大人物,他同他们谈笑风生,风趣自在;同时,冯杰也看到了平凡的生物,面对它们,冯杰无比真诚,满怀热忱。

三、俗雅间行

河南作家笔下的文字,往往带有浓厚的乡土味。一方面,这与河南的地理位置有关,中原腹地,未能得风气之先;另一方面,这也是河南作家的执着追求。中原地区文脉深厚,塑造了作家们敏锐介入现实的精神和厚积薄发、孜孜不倦的创作品格。新时期以来,文学豫军强势崛起,成为文坛中一支实力雄厚的庞大队伍,其文体创新意识也在不断提升。作为文学豫军中的一员,冯杰的散文创作与河南作家整体的创作风格保持着某些共性,同时也体现了自身的独特性。他执着地书写乡土,以中原文化为底色,这是共性;诗文画结合,善用巧劲,以四两拨千斤,这是个性。冯杰有着长期作诗的文学功底,自然笔力深厚,不乏雕琢与锤炼之功,同时,他又善于捕捉灵感,常常以三五字便能让人忍俊不禁,并使读者在会心一笑之后感受到他那不乏锋芒的智慧。在《怼画录》中,这种智慧还体现在他于文画双重领域间化虚为实、化俗为雅的能力。最令人称奇的是,他能够在虚实、雅俗的边界自由穿梭,却毫无牵强、晦涩之感。

《怼画录》中的最后一部分是“画虚实”,这也是该散文集中饶有趣味之处。一般来说,无论是人物肖像,还是花鸟草木,画家笔下所绘制的往往是能够用线条和色彩呈现出来的实体。抽象的事物没有轮廓,没有颜色,很难用画笔去呈现。尽管如此,冯杰仍旧做到了这一点。在末记中,冯杰说道:“画不好我来写,文不好我找画”[ 冯杰. 怼画录[M].北京:作家出版社,2022.],虽是谦词,但也显示出了该散文集文画相辅相成的创作特色。因此,冯杰的文字也可以看作是书画的组成部分,反之亦然。在《画黑暗记》中,冯杰面对“黑暗”这一命题陷入沉思,他花费两天的时间精心构思,最终以黑猫这一“具体黑暗”借代抽象的黑暗,交出了一份极有趣味的答卷。在人们的惯有印象中,黑暗没有体积,不可丈量,没有轮廓,不可捉摸,难以用实物去替代。然而,冯杰打破了这一思维定势,并用自己的作品启发观者和读者去思考。黑猫虽是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动物,但它那能够轻易融于夜色的身躯,神出鬼没的习性和散发出的神秘气息却与黑暗有着一定的共通之处。冯杰用文字为这只“黑暗的使者”发出声明:“黑暗用一只猫身子轻松遮掩起来,黑色的诗句被吸收进猫的体内,化为它的骨骼或毛皮,成为一泊黑魂。”[ 冯杰.怼画录[M].北京:作家出版社,2022.]如此看来,作家冯杰笔下的画,或者说画家冯杰笔下的字,的确是妙趣横生,无所拘束。

在雅俗共赏、化俗为雅这方面,冯杰的散文更是值得称道。冯杰写过、画过多少朴实无华之物?在《说食画》中,他写扁食、菜蟒、杠子馍、面托等种种家传食味,用乡村的吃食连接往昔生活,传达出对于亲人的怀念和对乡下人粗中有细的生存智慧的赞许。在《非尔雅》中,他收录了包括瓦精、一把扇、老鸹枕头、杀戏等在内的120个极具中原特色的方言词汇,大俗大雅,相互融合,独具匠心。借助于文字,冯杰选择与方言逐渐衰落的命运相对抗,他广泛搜集活跃于豫地,特别是豫北地区的土语方言,打捞已逝的、拯救濒危的、盘活现存的,用方言的形式为北中原留影。他愿意以书为舟,助力方言和与之相关的乡土记忆走得更远一些。在《怼画录》中,冯杰依旧如此。从取材上,冯杰热衷于将中原大地上最朴素的事物移到画纸上,他画猫头鹰、鹌鹑、驴、羊、花大姐等动物,画白菜、菠菜、土豆、芋头、葫芦等草蔬,也画箩头、扁担、秤等乡间杂物。这些浸透着乡土气息的平凡事物鲜少出现在王维、石涛等文人画名家的画纸上,自然也很少有机会获得大散文家们的青睐。但冯杰看到了它们的珍贵之处,并像说书人般细细讲述着属于它们的故事。在冯杰的笔下,鹌鹑这只不起眼的乡间生灵竟然还在《诗经》中留下过身影;贫苦人家的一车白菜比齐白石画中的纸白菜更实际,也更宝贵;外公的箩头里装着红薯、玉米,还装着童年的月色和星光;小小一杆秤负载着家庭的生计和乡下人淳朴、诚信的民风。冯杰之所以能够在平凡中炼出雅趣,是因为他不是站在知识精英的立场上俯视、批判乡村,而是取平等的视角,从平凡之物中挖掘并赞赏普通民众身上所体现出的坚韧的生命力与勤劳质朴、吃苦耐劳等美好品质,同时,也对隐藏于乡间民众身上无伤或有伤大雅的缺点进行了幽默的调侃和真诚的体恤。在冯杰的书中,我们看不到知识精英式的说教与对底层者的施舍怜悯,我们看到的是他立于乡土大地上,与草木生灵、往事故人一同交谈、一同呼吸、一同感受悲或喜。

古与今、虚与实、雅与俗之间并无天然的边界,何况冯杰还手握一支可以生花的妙笔。在《怼画录》中,冯杰左手执文,右手书画,于平凡之中酿出雅趣,在文画互怼的“字色游戏”中构建起独特的意趣世界,成为文坛中独树一帜的存在。在现代快节奏社会中,冯杰始终以极大的定力游走于时代浪潮之外,他用自己的文字和色彩记录下那些恬淡而真挚的故事,坚定而从容。

(朱亚欣 郑州大学文学院)

冯杰散文创作年表

[1]诗集《一窗晚雪》,中原农民出版社,1991年

[2]诗集《田园抒情诗》,西南交通大学,1991年

[3]诗集《布鞋上的海》,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

[4]儿童小说集《飞翔的恐龙蛋》,九歌出版社(台湾),1995年

[5]儿童小说集《冬天里的童话》,九歌出版社(台湾),1996年

[6]诗集《讨论美学的荷花》,作家出版社,1999年

[7]诗集《三地交响》(与杨平、田原合著),诗之华出版社(香港),1996年

[8]儿童小说集《少年放蜂记》,九歌出版社(台湾),2001年

[9]诗集《冯杰诗选》,时代文艺出版社,2004年

[10]小说集《少年放蜂记》(与王文华合出),漓江出版社,2006年

[11]散文集《丈量黑夜的方式》,九歌出版社(台湾),2010年

[12]散文集《泥花散帖》,印刻文学生活杂志出版社(台湾),2011年

[13]散文集《一个人的私家菜》,联合文学出版社(台湾),2012年

[14]散文集《田园书》,河南文艺出版社,2012年

[15]散文集《捻字为香》,九歌出版社(台湾),2013年

[16]散文集《猪身上的一条公路—手卷展》,联合文学出版社(台湾),2014年

[17]散文集《马厩的午夜·异者说—中国乡村妖怪录》,联合文学出版社(台湾),2015年

[18]散文集《在西瓜里跳舞》,海燕出版社,2015年

[19]书画合集《野狐禅》,河南美术出版社,2015年

[20]散文集《说食画》,河南文艺出版社,2015年

[21]小说集《驴皮记》,河南人民出版社,2016年

[22]散文集《九片之瓦》,作家出版社,2016年

[23]散文集《泥花散帖》,百花文艺出版社,2016年

[24]散文集《水墨菜单》,山东画报出版社,2017年

[25]散文集《独味志》,联合文学出版社(台湾),2017年

[26]散文集《午夜异语》,河南文艺出版社,2018年

[27]诗集《震旦雅雀:冯杰的诗》,河南大学出版社,2018年

[28]散文集《画句子》,联合文学出版社(台湾),2020年

[29]散文集《非尔雅》,河南文艺出版社,2020年

[30]散文集《北中原》,作家出版社,2020年

[31]散文集《唐轮台》,新疆文化出版社,2020年

[32]书画合集《怼画录》,作家出版社,2022年

[33]散文集《故乡拓》,联合文学出版社(台湾),2022年

[34]散文集《鲤鱼拐弯儿》,河南文艺出版社,2022年

[35]“乡土和孩子”系列诗集之《一朵花就是一座果园》,海燕出版社,2022年

[36]“乡土和孩子”系列诗集之《宝石蜜城》,海燕出版社,2022年

[37]“乡土和孩子”系列诗集之《吃荆芥的猫》,海燕出版社,2022年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