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西宁2月17日消息(记者汪晓青 通讯员马菊香)记者从青海省公路局获悉,2023年,青海将持续巩固交通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扩大农村地区公路服务有效供给。
青海省农村公路将以资源产业旅游路建设为重点,新改建农村公路2000公里,新增8个乡镇通三级及以上公路,新增200个自然村通硬化路,完成10座危桥改造、100公里村道安防工程,推动农村公路成为引领产业发展、提升乡村振兴品质、带动群众脱贫致富的先行官。
图为青海省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昂思多镇连通吾则塘村和拉昂村的乡村山路(央广网记者 汪晓青 摄)
为助力乡村振兴,青海省公路局将充分发挥局属6个农村公路服务协调小组职能作用,加强同地方政府和属地交通运输部门的沟通协调,努力完成农村公路建设投资任务。加强农村公路日常养护管理,有序实施农村公路养护工程,创新养护运行机制及组织模式。推进深化以美丽农村路、政府考核、资金保障、路长制、创新养护生产模式等五个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开展“四好农村路”全省示范县创建。坚持“四好农村路”与现代农业、乡村旅游、特色资源等产业融合发展,修订全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创建管理办法,持续有效推进“四好农村路”示范创建工作。
在青海省海东市平安区古城回族乡石碑村,通往石碑花海的彩色乡村旅游公路(央广网记者 汪晓青 摄)
据了解,2022年,青海累计完成投资22.65亿元,新改建农村公路3344公里,改造农村公路危桥30座,完成农村公路安防工程201.65公里,农村公路列养率达到100%,提前两个月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年内完成共和、甘德等10个县(区)省级示范县考核评估,湟源县、同德县被确定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创建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