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校长  时期  日方  裂缝  创新  小品  药厂  京秦高速  作业  窗帘 

第一波新冠疫情,为何农村老人比城里老人倒下的更多?

   日期:2023-02-17 16:33:30     来源:[db:出处]    作者:[db:作者]    浏览:7    评论:0    

原标题:第一波新冠疫情,为何农村老人比城里老人倒下的更多?

第一波疫情,很多老人倒下了,没能扛过2023,但是过完年,专家预测的第二波疫情却一直没有出现,很奇怪呀,太奇怪了,为何专家的话不灵了呢?预测的年后第二波会在2月底3月初出现,3月中旬会达到一个高峰期,估计这次专家要被打脸了,不仅年轻人现在不相信专家的话,就连以前一直唯专家是从的人也开始质疑专家的可信度了。

幸亏专家没有预测农村老人死亡率高还是城市死亡率高,不然这个话题不仅被打脸,可能会给很多家庭带来伤害或阴影,因为从统计的数据看,包括有些没有被统计上的,第一波疫情导致农村老人死去很多,而城市的医疗相对先进,在医保和资源上倾斜很大,这应该是原因之一吧。

我老家是河南的,过年回家30晚上会上坟,15晚上也会再次上坟。据老一辈人说,30是接离去的亲人跟家人团聚,15是送离去的亲人回到那个世界。一接一送,体现的是对故人的留恋和怀念,对亲情仪式感的重视,不过最主要的还是活着时的关爱,这才是对亲人最好的回报。

上个月我回家过年时,村里不少同辈人说这次疫情老一辈走了不少,仅我们村我的族人或近门的都走了好几个。一方面是年龄大,另一方面就是医疗和医保跟不上,家里人一旦在经济上失去援助,就很难继续倾全力照看老人。

小时候,有好几个家庭就是因为老人病重家里没钱才走的。还有几户人家是花了不少钱,结果人还是走了,最后是人财两空,老人受了不少罪,子女孙子辈们也跟着受苦,家庭的全部收入都用到看病,都给医院了,所谓的贫困,在农村不少是因为疾病,一个家里只要有一个重病之人,是很难走上富裕道路的。

这次疫情导致很多老人出现白肺,还有的没有什么症状,其实已经沉默性低氧了,最怕这种了,因为无论是家人还是老人自己,都没有察觉到任何的异常,所以病毒已经侵入身体很深了,但是还不知道,一旦发现后其实已经晚了。另外就是,农村的医疗水平和医疗设备肯定相对落后,如果去县城或大城市,那路上要耽误很长的时间,平原还好些,要是山区更耽误事了。而这几个小时甚至是一个小时内的时间是抢救的最佳黄金时期,一旦错过,也就永远地错过了。

同样的老人,同样的症状,城市的120到达较快,送去医院后就能第一时间得到救治,还有就是城市不少老人有医保,看病的钱不用过于担心,有了钱自然心理上不那么紧张或压抑了,心情不紧张压抑对病情肯定有帮助,这应该也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北上广深这种全国一线大城市,房价高的离谱,但为何还会聚集那么多人呢,人们的脑子出问题了么,空间如此狭小,压力如此之大,还要往里挤,不是的,因为这里集中了全国最好的医疗和教育资源,尤其是北京,是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顶尖的人才、资金的涌入和先进的理念都在这里每时每刻上演,都说人往高处走,所谓的高处,在现实生活中就是名利地位,物质财富,拥有好教育,好医疗,好环境,至于到底生活的幸福不幸福,精神过的充实不充实,过得是不是自己喜欢或想要的生活,只有自己才知道了。对于那些拼命追求物质财富,在乎外界看法,把名利地位看得比性命还重要的人来说,你给他讲人活着的意义、人生的价值、存在的本质是没用的,因为维度不同,频道不同,由此带来的认知和价值观也会完全不一样。

死亡让人平等,让所有的一切归于虚无。油尽灯枯后,生命走向最终的大虚静。活着的世界永远不会完全公平或平等,政治家也只能是尽可能地实施策略尽量平等。所以说,活着的人任重道远,需要做的还有很多很多,需要走的路还很长很长。

死亡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它是生命最后的完成,是盖棺定论后对自我人生的最后救赎。西方文化说人死后要经历最后审判,而我们中国人认为人死后去了阴间,会继续在另一个世界生活。死的对面是生,生死兄弟,生死兄弟,说的就是生和死,生和死是一对孪生兄弟,二者不可分割,互相成就,最终让生命走向圆满。

作为活着的人,最主要的还是活出生命的质量,而不是生命的长度。愿那些离去的老人永享安宁。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