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治理,关系人民百姓冷暖,对于农村地区来说也直接关系乡村振兴的发展状况。近年来,云南省大理市南五里桥村,充分利用网格化管理的治理作用,根据街巷划分为7个大网格,设置网格长8人、网格员44人。每个网格长,每隔半月,都会和网格内的4名网格员一起入户走访,与村民聊家常,听大家说困难、提建议,能解决的现场解决,不断破解更多基层治理的各种难题。(01月30日,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基层治理涉及到群众身边的一件件“小事”,这一个个的小问题构成了基层的民生各种问题,成为了影响人民是否幸福的大事。近年来,在很多农村地区也在逐渐采取网格化管理的实践,在网格化的基层治理模式上不断进行优化,不断进行变革,这大大提升基层治理的能力和水平,这也成为多地在基层治理上改革的重要方向,因此,在现代的农村基层治理中,应该大力发挥农村“网格化”治理效能。
发挥农村“网格化”治理效能,务必坚决贯彻有关部署。制度,这是保障一切井然有序的根本,这是让基层能够做到有序、和谐的抓手。在实施网格化的基层管理中,党和国家对于该管理模式提供了很多战略上的支持和帮助。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该《决定》对基层治理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这对于很多地区的网格化基层管理的实施,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支撑作用。这就需要个基层要在实施网格化管理中,坚定制度自信,相信制度的科学性、合理性,在不断的改革中真正落实网格化管理的各项具体规定,让基层的民生问题得到更好的解决。
发挥农村“网格化”治理效能,创新实践破解基层难题。创新实践,就意味着要不断奋斗和摸索,这是新时代改革的重要主题,这是基层治理不断能够得到提升的举措。基层治理如同其他干事创业一样,需要去进行摸着石头过河的先验先试,不能仅仅是跟在别人后面,不能够仅仅是借鉴和模仿,更要能够自己去开拓创新。网格化管理,虽然各地区进行了很多的探索,有一定的经验可以遵循,但是各地区的情况和条件不相同,具体实施的措施和办法,必然会有很明显的差异。这就需要因地制宜,开展网格化的试点和探索,让网格化管理真正能够不断破解民生问题,真正实现解民忧、惠民生。
乡村振兴,是关系党和国家改革发展大局的事,更需要农村地区坚持在基层治理中不断创新、优化,真正实现农村“网格化”治理,才能为农村发展架桥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