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校长  时期  日方  裂缝  创新  小品  药厂  作业  京秦高速  窗帘 

农业农村部长唐仁健:大力发展现代设施农业

   日期:2023-02-23 14:05:44     来源:[db:出处]    作者:[db:作者]    浏览:19    评论:0    

原标题:农业农村部长唐仁健:大力发展现代设施农业

点上面蓝字 免费订阅大棚信息!

实时更新各大市场菜价表(点击查看)

农稳天下安。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做好“三农”工作意义重大。迈上新征程,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如何进一步抓好粮食生产?怎样挖掘“三农”潜力,助力稳增长扩内需?如何巩固拓展脱贫成果,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新华社记者采访了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

今年要扎实推进乡村建设行动,继续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 大力发展现代设施农业,布局建设一批产地仓储保鲜设施、冷链集配中心和大型冷链物流基地,持续改善农村水电路气房讯等条件,优先建设既方便生活又促进生产的项目,以扩大农业农村有效投资为拉动经济增长添油助力。发展产业助农增收。指导各地壮大农产品加工流通业,推进农文旅融合,大力发展农村电商, 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持续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下面就让菜农圈带着大家具体了解一下~

实招硬招激活农村市场、释放农民消费潜力

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把扩大内需作为2023年经济工作的重点任务之一。“三农”领域如何助力稳增长扩内需、畅通工农城乡循环?

答:“三农”涉及的行业多、领域广、群体大,在扩大国内需求、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可挖掘的潜力广阔,对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的战略支撑作用非常重要。我们将持续发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特别是在加快激活农村市场、释放农民消费潜力方面拿出更多实招硬招,畅通工农城乡循环,促进国内大循环。

一是优化供给扩大消费。专家测算,随着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农村消费加快升级,预计每年可新增2万亿元左右消费需求。今年要从供给端和流通渠道发力,扩大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和名特优新农产品生产,扩大电子商务和物流快递的农村覆盖率,让农产品“上行通畅”、工业品“下沉顺畅”,促进城市食品消费升级和农村耐用品消费增长。

二是加强建设牵引投资。初步测算,未来5至10年,高标准农田、设施农业等乡村建设投资需求有近15万亿元, 对建材、水泥、钢筋、机械等基础产业的拉动作用很大。今年要扎实推进乡村建设行动,继续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大力发展现代设施农业,微信搜索菜农圈关注加入圈子,布局建设一批产地仓储保鲜设施、冷链集配中心和大型冷链物流基地,持续改善农村水电路气房讯等条件,优先建设既方便生活又促进生产的项目,以扩大农业农村有效投资为拉动经济增长添油助力。

三要发展产业助农增收。指导各地壮大农产品加工流通业,推进农文旅融合,大力发展农村电商 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持续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更大力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

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坚决防止出现规模性返贫,目前巩固拓展脱贫攻 坚成果情况如何?下一步将采取哪些措施?

答:2022年,各地不断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开展两轮集中排查,一户一策精准帮扶。截至2022年11月底,65.7%的监测对象已消除了返贫风险,其余也都落实了帮扶措施,没有发生整村整乡返贫的现象,脱贫劳动力务工就业规模比上年增加了133万人,达到3278万人。

当前,受新冠疫情、经济下行等因素影响,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也遇到一些新情况。我们将坚持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底线任务,采取更大力度、更有针对性的举措:

——培育提升产业。按照“土特产”三个字的要求,指导各地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把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用于产业发展的比重提高到60%以上,围绕农产品加工、乡村休闲旅游等重点特色产业,谋划实施一批整体性区域性产业项目,完善技术服务、人才培育、产品销售等帮扶措施。

——着力稳定就业。工资性收入占脱贫群众收入六成以上。一方面要发展一批就业容量大的县域富民产业,在农村工程项目建设中推行以工代赈,吸纳农民在家门口就业增收;另一方面是引导外出务工就业,加大对脱贫劳动力的就业服务和技能培训力度,发挥好东西部劳务协作、“万企兴万村”等帮扶体系作用,确保脱贫劳动力就业规模稳定在3000万人以上。

——推进创业创新我们将会同相关部门,落实创业扶持政策,建设一批创业孵化实训基地,有序引导大学毕业生到乡、能人回乡、农民工返乡、企业家入乡,以创业带动就业增收。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版权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会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