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 “河南摄影第一村”揭牌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赵力文
3月4日上午,被摄影师群体口口相传的“摄影村”——三门峡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大王镇后地村,再次进阶为“河南摄影第一村”。当天,在该村小学举行了揭牌仪式,第十一届长江韬奋奖获得者、河南日报高级记者王天定与三门峡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党工委书记胡志权共同揭牌。
张明云、石旭民、杜杰等知名摄影家,当地党政领导,省市媒体记者、村民代表等出席仪式。大王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张鹏为王天定颁发“河南摄影第一村”顾问聘书,为石旭民颁发“河南摄影第一村”村长聘书。
“许多摄影师喜欢后地村,我也喜欢这里,这里有数千亩的明清古枣林,万里黄河从村头穿过,冬天万只白天鹅在村头翩翩起舞,这里的旅游资源、摄影资源非常丰富。”王天定在揭牌仪式上说,目前,摄影家已经把村里的摄影气氛营造得非常厚重,将来打造核心展区,可以面向全国全省举办各种形式的摄影展、摄影研讨,吸引各地摄影师、摄影爱好者前来,把村里的餐饮民宿、乡村旅游带动起来,让“河南第一摄影村”走向全国。
胡志权表示,村不在大,有特色就可以扬名。“河南摄影第一村”揭牌为后续发展带来重大机遇,示范区及镇、村要抓住机会,全力以赴搞好服务,推动乡村振兴。
后地村紧挨沿黄生态廊道,有8000亩枣树,其中4000亩是明清古枣林。随着生态环境改善,前来后地村采风的摄影师及摄影爱好者逐年多了起来,“春天赏杏花、夏天观荷花、秋天尝大枣、冬天看天鹅”。不少村民也搞起了农家乐、民宿,为来客提供餐饮住宿等服务。特别是每年冬季,离村不远的黄河湿地保护区有成群的大天鹅等野生鸟类栖息,吸引大批游客。这个沿黄小村如今成了有名的“摄影村”。
2020年3月起,石旭民等摄影家通过租房等形式长期入住后地村。一批具有摄影情怀的爱好者也时常相聚该村,并提出后地摄影艺术村的设想,让影像讲述故事,陆续举行了黄河记忆、红色故事、古树林木等多场摄影展,累计展出摄影作品超过1000幅。后地村小学也确定确定为摄影艺术进校园示范点。如今,在村里的墙壁、林木上,时常可以看到摄影作品。
据介绍,“河南摄影第一村”揭牌后,当地政府与摄影师们将进一步磋商,借鉴成功经验,用摄影艺术助力乡村振兴,探索发展美丽乡村新路径。